———————以下原創 禁各種—————

自從我開始一個人生活之後,「失落感」已經成了很熟悉又讓我很厭惡的狀態。

但普遍是在這幾種情況下:

1、得知我喜歡的人獲得了一些成就或者榮譽

2、與朋友聚會之後在回家的路上

3、看到類似《偶像練習生》的淘汰生存節目的時候,特別是當看到某人為了某事而堅持的時候

我自己琢磨了一下,這大概是由於我們找不到以及不能給予自己價值感而產生的不安情緒的一種

第一種情況 因為不能肯定自己的價值、沒有努力的目標,在得知喜歡的人又進步了的時候,就有一種「我還能追得上他嗎?」的不安和自卑。

第二種情況 「歡愉之後的空虛」我把它分成兩種,一是對於「歡愉」的自我譴責 因為在你心裡還有比玩樂這更有意義更在乎的事情需要去完成 而自己卻選擇玩樂。 二是對於「空虛」的恐懼 你意識里知道自己要努力 可是卻沒有方向 不知道要做什麼 所以一旦空虛感襲來 而你又找不到事情可以轉移注意力 就會陷入另一種自我譴責。

第三種情況 同樣是沒有目標導致的。看到別人有值得自己去努力去付出的東西,而你想努力,卻不知道為了什麼去努力。大概是一種無力感吧。

這種情況,就需要尋找自己的目標,學著肯定自己。

首先要明確:什麼東西在自己心裡最重要?是某人、金錢,還是熱愛的某事。

之後就是開始思考:為了某人/這件事/賺錢,我該達到什麼要求?

第三步:為了達到這個要求,我需要付出什麼?我需要學習什麼?我需要作出什麼改變?

希望你能找到點頭緒??


我也有同樣的困惑,人際關係一直是我的硬傷,我害怕聚會,在聚會中我難得和別人說上一句話,無時無刻不想逃,聚會結束後我又陷入深深的自責,很久才能走出來。


非常感同身受。自己靜靜地看著一群人鬧騰,完全理解不了的那些浮誇的逗樂,自己顯得那麼格格不入,微笑尷尬到臉部肌肉都發僵。


我呀,所以聚會能不去我就不去,我不喜歡聚會感覺很無聊,他們還玩的特開心。。。


聚會不過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一種方式。

格格不入又如何?

你是你,為啥一定要隨波逐流呢。

人生很短,開心就好,融入不進去不開心,以後少去便是。


我也會啊,我也不喜歡去酒吧什麼的,就是不一定按照別人的生活方式去過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