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第一期和最後一期可以很明顯地看出


痛仰是節目之前,商業做的最好的樂隊,深耕三四線城市,堅持做百城巡演,群眾基礎好。在圈外看來基本是搖滾的代表。歌手們喜歡痛仰,一是沒聽過別的,二是樂風典型國搖,商演上多少也見過。

褲子們懶得要死,很少做巡演,20年可能巡演只做了兩次還是三次。然而他們深耕北京,啟迪了一代北京樂隊開始玩搖,融入了一些北方文化中很會心的東西。

刺蝟石璐

這是國足樂隊說的


看完了十幾個回答,感覺都答不到點子上,自己聽音樂,尤其是搖滾樂算是比較深入的,幾乎從貓王時代的衝浪搖滾淺到21世紀的搖滾樂下的大部分的分支淺層次的捋了一遍,所以從音樂性這一點出發,談談鄙見,看看能不能與大家碰撞出不一樣的看法。

在今年樂夏的帶動下,國搖算是實現了自上世紀90年代搖滾樂黃金時代後的第二次井噴。

自17年盯鞋巨頭ride、slowdive的重組,以及台灣dream pop勢力的崛起,現在的獨立音樂市場不再只是土搖的天下,各種眼花繚亂的風格出現在大家眼中,就拿近幾年台灣獨立音樂來說,能在內地佔有一席之地的,幾乎全部都是dream pop,溫柔迷幻的浪漫氣息,導致了大量女孩走進了live,為獨立音樂經濟市場做了巨大貢獻。

(好吧,寫到這裡才審題,正在修改答案,上面的算科普吧,不改了,改後面)

題主的問題是歌手與樂隊對待新褲子和痛仰的差別。首先可以這樣理解,歌手,我可以理解為是流行歌手,就是簽約公司,經過包裝後的歌手。而流行歌手大多不懂搖滾樂,更不知道搖滾樂演變的眾多分支,說白了,他們更多的只會被類似流行歌的旋律感動,也就是他們認為的:好聽。而樂隊們我可以這樣理解,那就是同行。同行之間如果想得到打心裡的認可,那一定得從音樂性角度出發,必須得是因為你做的音樂讓我服氣,咱倆都是玩搖滾的,你糊弄不了我。

看了樂夏節目的人可能有印象,新褲子在某一期節目上提到了一個樂隊:

就是彭磊T上印的圖案:

Joy division。

英國後朋克樂隊。

有一期新褲子表演前奏還採用了 JD的 love will tear us apart 。總之這是一個英國後朋克時期非常偉大的樂隊,這裡就不詳細敘述了。

這是一隻對新褲子影響很大的樂隊。了解新褲子的朋友會知道,新褲子從最初的朋克,土搖,到後來的新浪潮,玩起了合成器與disco,跟這個樂隊脫不開關係。而喜歡後朋的人知道,JD在主唱Ian自殺後,其餘成員組建了另一隻樂隊:New Order。

正是這個樂隊,在英國的後朋克末期,轉型玩起了電子,從而引出後來的電子舞曲,disco,把合成器推到了新的高度,並得到了市場的認可。

那是80年代的事情,而那時候的國內,搖滾樂的雛形還沒形成。

回到問題上,樂隊,也就是同行為什麼更喜歡新褲子,而不是痛仰,問題就在這裡,音樂性。在2000年,是新褲子的disco girl 這張專輯首先用了電子元素,在龍虎人丹這張專上開始走新浪潮風格,所以在那個時期的中國,新褲子做出了最超前的音樂類型,那會兒大家還土搖呢,吸引眾多年輕人做音樂的也是土搖。而痛仰這邊那個時候還未轉型,還在硬核。

這是其一。

其二是,在痛仰轉型後,開始把雷鬼融入到自己的音樂中,但是風格與一開始的差別太大,甚至讓人產生懷疑:這還是不是搖滾樂。因為大家把痛仰看作國內硬核的未來之星的,他們的首專真的棒。所以也在業內產生了兩種不同的聲音,出現了眾多對痛仰的嘲笑與質疑。而反觀新褲子,幾乎聽不到同行的質疑。

其三是,新褲子做的音樂,融合的太好了,太好聽了。

你如果去捋一遍英國或者美國的搖滾樂大綱,再不濟翻翻北歐國家,你再回到國內會發現,在音樂上真的差距太大了……而新褲子,我聽了很多的歐美搖滾樂之後,回過頭來還是覺得他們做得好。這一點我是佩服的。

以上是回答為什麼樂隊喜歡新褲子。往下再說說痛仰。

其實我個人的觀點是,兩個樂隊都很棒,痛仰轉型後的音樂也很棒,在我自己心裡跟新褲子五五開。只不過在業內,新褲子收穫的好評更一邊倒。而你仔細了解,會發現大部分業內人士也是喜歡痛仰的。因為他們前期的硬核也是國內的高水準,而他們後期的音樂也算是開創性的,而且也很好聽。

但是痛仰被詬病最多的問題就是,越來越軟,與人們期待的中國硬核的未來之星形象越來越遠。但是軟不代表不好聽,痛仰後期的歌越來越像普通的流行歌,不得不說,許多歌渲染情緒做的確實到位,而這正好符合了流行歌手們的審美,旋律優美,好聽。再加上他們歌里的主題,大多是帶有一些理想主義色彩,而這更是容易讓一直處於被社會收割狀態的社畜們引發共情。流行歌手們也不例外。所以他們的受眾群開始從搖滾樂迷逐漸轉向了流行樂迷。

總結來說,樂隊喜歡新褲子,是因為在搖滾樂領域,他們做的優秀,讓同行信服。而歌手喜歡痛仰,就跟搖滾樂這個概念關係不大了。不知道這樣說明不明白。

啊第一次寫這麼長,希望有幫助。

想多bb一點,其實痛仰在業內也是有著較好的口碑的。只是有一些「滾青」,以貶低痛仰來顯得自己懂搖滾樂,其實挺幼稚的,在這裡指那些拿 復讀機 來作梗的傻逼們,切記,離他們遠點。好吧,也包含那些脫離音樂評判的貶低。真正喜歡搖滾樂的且算得上資深的樂迷,體現在對音樂的包容上,我相信他們不會說出那麼低級的話。拿這個區分真假滾青倒是挺好用的,當然,除非現在的滾青是貶義詞。

還有我看到有因為痛仰的編曲簡單,萬年不變蹬蹬蹬而批判的,這個根本就不是評判音樂好壞的標準,這是耍流氓。滾石500已經把這個事兒講的明明白白了。而且他們一定沒聽過地下絲絨。

音樂沒聽多少就提出各種批判,認為自己鶴立雞群,只有優越感能讓你挺直腰板。可憐,可悲。

我支持痛仰,你們可以打我了。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首先這個假設的依據存疑!因為數據樣本太少吧。

既然前提都不一定對,那我也瞎猜吧:

樂夏之前,其實大眾對這兩個樂隊的概念很模糊,如果不是老搖滾,都把他們聽下來的人實際上不多!

歌手為什麼喜歡痛癢呢?

公路之歌后,痛癢其實很文青,更彰顯逼格!所以,我的總結是,他們在小眾音樂里其實很大眾,所以很多歌手會受到他們直接的影響。

樂隊為什麼喜歡新褲子?

新褲子相反,他們用通俗甚至爛俗的音樂形式,包裝的是更高的行為藝術或者更深刻的社會概念,所以,大眾聽了覺得,這不是另一個花兒嗎?只有樂隊圈兒的人,才能近距離了解他們的想法,不在這個圈兒的,也就是覺得好聽或者帶勁!

但其實新褲子的歌曲流傳度其實更早更廣,所以他們屬於大眾里的小眾樂隊。

以上屬於瞎猜,真實的原因是:彭磊把歌手都拉黑了,讓人家怎麼說你好呢,樂隊雖然也被拉黑,但基本都一個德性,誰也不怪誰,甚至還多出一些欽佩…

編不下去了…


雖然題主這個結論不一定是準確的,但是作為樂迷很想談談感受。

我兩個都很喜歡,兩支樂隊的歌天天輪換著循環播放。

但非要選擇一個「更」喜歡的,還是會選新褲子。

簡單粗暴地說理由,我個人覺得,新褲子的文化性更強,對我個人影響的範圍更廣泛更深入。

痛仰的吉他手多厲害你們也都感受到了,亞東給了很高評價,不論從現場的效果還是自己聽作品,單聽吉他都覺得好聽過癮,都能自己蹦起來或者聽的熱淚盈眶,我想也許歌手們更在乎的方向是偏音樂性的。這個音樂性太專業我就不瞎說了。

而新褲子在我心裡就是個文化標誌了。除了音樂更前衛以外,彭磊的書、電影作品、收藏的玩具、新褲子文化周邊的東西有很多,帶動的國潮風、彭言彭語、咪咪嘎嘎漫畫表情等等都在深入生活中,影響力要更大。

我猜很多樂隊們更喜歡新褲子,除了他們在音樂上的創新嘗試之外,也同樣希望有他們一樣的影響力,成為一種精神的象徵和文化代表。

對,還有一個原因,拋開音樂之外,新褲子相對而言沒那麼苦大仇深和嚴肅吧,哈哈,誰都喜歡相對輕鬆的。

個人拙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