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這篇文章有一些疑問,原畫140多張加上中割少說得200張,就算全原畫也超出了1k,故提問


謝邀。

題目內容提的到文章胡說八道。tv動畫單層每秒最多24張,特別特別罕見的情況如柏青哥動畫會採用每秒30幀的律表,但是是非常少見,不做常規例子。

題目內容遇到的情況大多原因是分析的視頻壓制方式是30幀每秒的,這樣分解出來的結果是30張每秒,而不是正常的24張每秒。

以上。


這個文章的作者完全誤解了anitama科普的意思。

anitama那個文章的意思是,動畫的「製作流程」和「觀眾看到的實際產品」不是一回事:

我們看到的動畫,一個不同的畫面算一張,以區別於幀數這個概念。但是動畫製作時不是這樣的,一個畫面可能在繪製時是分好幾層來畫,每層都是一張單獨的動畫,最後攝影階段拍攝成一個畫面,算錢的時候肯定要按照原始張數來算錢,否則人家動畫師要瘋了;相反,畫面上一個物體平移,本來就只有一張動畫,但你看到的是幾十幀不同的畫面,不能因為生成了不同的畫面就說作畫張數增加了。

anitama那個文章針對的是「用作畫張數來計算動畫流暢度」這個現象,如果十張動畫組成一個畫面,或者一張圖播72秒這種耍賴方式,把張數除以秒來計算流暢度的方式就完全沒意義了。

但是如果把所有屬於同一畫面的動畫層算一張動畫,那麼動畫的張數就是以24幀為上限。

EVA在真嗣和明日香合體攻擊的那一集,是先按照正常速度做好動畫,然後用後期技術調整播放速度,來配合音樂,這種情況下確實可能出現動畫張數大於幀數,但是非常罕見。

他舉的那個例子,打個比方,我拍一個人的動作,一拍三,每秒8張作畫,但是製作的時候把一個人分成不同的動畫層來畫,頭髮分一層,左眼一層,右眼一層……分了12層,這樣算下來,我一秒的作畫張數就是48張!超過迪士尼4倍!

這不是胡攪蠻纏么?


可以,但沒必要


這文章一看就是沒幹過動畫瞎寫的,現在的動畫哪裡好意思說什麼經費燃燒,簡直是笑話,和上個世紀的短番價格折算一下比最起碼少一個零,這段5秒142張動畫還差不多,原畫自己畫幾張再自己割混充142張原畫(原畫加動畫),有可能還不到,所謂的24幀就是人眼看的不卡頓的最低限度,30幀只是更加流暢而已,不是說1秒24張30張,一般一拍三理論最高5秒40張,割細點理論最高就79張,再細點157好了,5秒1000多張動畫傳統動畫這麼做公司早倒了,還有這段均割的演出效果也不好,沒有節奏感,不知道有什麼好表現的,就是張數多而已,有啥好表達的,整個第一集也就是包出去的動畫張數多而已,人物看上去運動表現反而有拖滯感嚴重的感覺,說白了就是覺得在慢放,因為原畫就不多→_→,最後說一句,節操玩蛇做東西有態度???有錢態度就稍微有那麼些,但它這實力上限也就那樣,這文章說什麼經費燃燒,一個聊天日常番有啥好燃燒的。

真的什麼叫流暢的,去看早期的貓和老鼠,那叫又有流暢度又有節奏感


知乎請來的。

完全是胡說八道,動畫有些時候確實為了確保畫面流暢,不會只在一秒內就用8張畫,但是製作的時候就默認了一秒只需要24張,所以最後只會用24張,用多了反而麻煩。

如果是3D部分,倒是可以直接渲染輸出為30幀/s。


沒有多麼不可以


你把一張時長2s靜止單張的複製100次,那麼現在2s100張和2s一張看起來有區別么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