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精神小伙們入駐圈子!

奇怪的知識島 - 知乎?

www.zhihu.com圖標

20 世紀70 年代以來,西方心理學研究領域中出現了一個新興的研究分支——面孔吸引力心理學。面孔吸引力(facial attractiveness)是指目標人物的面孔所誘發的一種積極愉悅的情緒體驗並驅使他人產生接近意願的程度[1]。它傳遞著諸如年齡、性別、個人身份以及情緒等大量信息,在人類社會交往和交流中起著重要作用。

國外大量研究發現面部平均化(averageness)、對稱性(symmetry) 和性別二態性特徵(sexual dimorphic feature)是影響面孔吸引力評價的三大主要因素。而面部特徵值(feature size)、皮膚健康狀況和皮膚顏色等其他因素也對面孔吸引力的評價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

由於以往研究都是採用靜態臉作為實驗材料,忽略了面部情緒等線索,於是近幾年研究者開始將研究對象擴展到動態面孔上。21 世紀初期, 隨著認知神經科學的快速發展,研究者開始採用腦功能成像技術(主要採用fMRI),以其高解析度、無創傷性、腦定位等特點更深層次地探索與面孔吸引力有關的腦機制。

1.面部平均化(averageness)

面部平均化是指某一面孔與某種人群下大多數面孔相似的程度(大眾臉),它被認為是決定面孔吸引力最重要的因素[2]

「平均化假設(average hypothesis)」的觀點是,越典型的面孔越具吸引力。這一觀點最早可追溯到1878 年Galton 的研究。他將同一名被試的多張照片同時投射到一張圖板上, 創造出一個組合而成的頭像, 結果發現合成的平均照比原來任何一張面孔都要漂亮[3]

平均化的臉是更有吸引力的,但這並不意味著面部結構越平均化的臉,其面孔吸引力水平就越高。後續研究表明最有吸引力的面孔並不是完全平均的。

2. 對稱性(symmetry)

對稱性,即一張臉的一半與另一半相似的程度。對稱的臉比不對稱的臉更加具有吸引力。

儘管大量研究證明對稱性是影響面孔吸引力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是對於男女不同性別的對稱性與面孔吸引力的關係,科學界還未得出一致的結論。

造成以上研究結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面部對稱性體現了配偶品質(mate quality)的重要部分,如健康的基因,但這可能僅針對男性面孔[4];由於對面孔進行對稱性處理的手段不同, 從而導致了研究結果的不一致。

3. 性別二態性特徵(sexual dimorphic feature)

成熟男性和女性經過青春期第二性徵的發展後逐步形成了體態上的性別二態性, 即男性化(masculine)和女性化(femininity)。研究發現, 女性化的女性面孔被認為是極具吸引力的[5][6]。但是,性別二態性與吸引力之間的關係在男性面孔的研究中並未取得一致結論。

4. 面部特徵值(feature size)

許多研究者通過測量或操縱面部特徵值的大小來研究面部特徵值與面孔吸引力的關係。

例如, Conningham 等人(1995)發現擁有大眼睛、厚嘴唇、小鼻子、窄下巴、突出顴骨的女性更有吸引力。因此,Conningham 等人提出了「多重適應模型(Multiple Fitness Model)」, 該模型認為吸引力受多項維度影響, 每一個特徵都代表配偶價值(mate value)的一個不同方面。

他共區分了5 個維度, 每種維度都與具體的面部特徵有關。

這5 個維度是年輕(neonatal)、性成熟(sexual maturity)、衰老(senescence)、面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以及妝飾(grooming)。

Cunningham 還認為吸引人的面孔是面部中央具有年輕的特徵而面部邊緣具有性成熟的特徵。不同於平均化假設和對稱性假設,該模型解釋了兩張看似都很吸引人的臉是如何被區分的。

5. 皮膚健康狀況(facial skin health)和皮膚顏色(skin color)

在面部皮膚健康狀況與面孔吸引力關係上的研究取得了較為一致的結論。

大多數研究發現,健康的面部皮膚會提升面孔吸引力水平。普遍上,男性都認為皮膚沒有疹子、胎記、痤瘡、囊腫等損傷的女性更有吸引力, 光滑的皮膚可能象徵著較高的生育能力和健康水平[7]。不僅是女性, Jones 等人(2004)發現, 對從男性左右臉頰提取出的小塊皮膚吸引力的評價與男性整個面孔吸引力的評價顯著相關, 面部皮膚的健康狀況會影響男性的面孔吸引力。

此外, 國內最近的一項研究同樣證實了面部皮膚健康水平與女性面孔吸引力之間呈極顯著的正相關, 可見這一結論具有跨文化和跨性別的一致性[1]

除了面部皮膚健康狀況,研究者還發現,皮膚顏色對人類配偶選擇同樣有顯著的影響。男性比較偏好皮膚顏色淺的女性,比如白皙的皮膚,因為這和較高的生育能力聯繫在一起[8]。但是Fink, Grammer 和Thornhill (2001) 卻發現,男性更偏好皮膚略帶紅色的女性。並且 Fink, Grammer 和Matts (2006)表明,皮膚顏色分布(skin color distribution)不受臉型和皮膚表面構造的影響,獨立地影響女性的面孔吸引力, 皮膚顏色分布均勻的女性被認為更年輕和更具吸引力的。

6. 動態面孔與面孔吸引力

早在1994 年, Bruce 就對面孔吸引力的研究提出了質疑, 他認為面孔的研究不應該局限於靜態面孔。

因為在現實社會交往中,真正展現的是動態面孔而並非靜態面孔,對靜態面孔的研究會忽略影響吸引力的一些非結構化特徵,如情緒表達、年齡、身份、知覺到的人格特徵以及其他重要線索。

在總結前人研究不足的基礎上,Roberts 等人(2009)的最新研究發現,靜態面孔與動態面孔的吸引力評價是可以呈高正相關的,但相關強度受實驗設計的影響:

(1) 兩種情境下的評價者是同一批被試還是不同被試

(2) 評價者是同性還是異性

(3) 動態面孔呈現的情況(如有聲或無聲)


面孔吸引力的腦機制研究

研究顯示,人們對面孔吸引力的判斷具有跨文化與跨年齡的一致性[9][10][11]。但這種一致性背後的腦機制又是怎樣的呢?

人們對美麗面孔的反應至少包含了三種成分:

a. 對客體本身的知覺加工

b. 對客體的情緒反應

c. 對客體美麗的判斷

對面孔吸引力感知的研究假設包括純美學(aesthetics)意義和獎賞價值(reward value)兩部分。

獎賞被認為是個體行動的驅動力,其神經基礎可能涉及到杏仁核、眶額葉、腹側紋狀體等多個腦區。

參與面部信息處理的相關腦區

杏仁核能夠編碼有獎賞價值的刺激以及評價社會刺激(Baxter Murray,2002),能被諸如快樂和悲傷的情緒激活。在這些被激活的區域, 杏仁核被認為是對美麗面孔發生反應的情緒效價表現(Senior, 2003)。這些情緒效價包括對獎賞的期待和對慾望的滿足。

研究發現,右側杏仁核與面孔吸引力之間存在非線性關係[12],即相對於中等吸引人的面孔,在呈現極吸引人的和極不吸引人的面孔時,杏仁核激活程度最高。

對吸引力的判斷,不同於情緒喚醒,涉及到部分前額皮質。面孔吸引力同令人愉快的食物、氣味、味道、動聽的音樂、金錢的獲得一樣,作為一種獎賞刺激引起了腦中獎賞迴路的激活[13][14]

研究發現,吸引人的面孔激活的區域有眶額葉[12][13][14][15][16][17]和伏隔核 [13]

儘管以上研究都探討了對美麗面孔的情緒反應和判斷時的腦機制,但是只有極少數研究探討了對美麗面孔知覺理解的神經基礎。

Winston,O』Doherty, Kilner, Perrett 和Dolan (2007) 發現,即使是讓被試判斷具有吸引力面孔的年齡時, 被試的眶額葉依舊被激活。他們解釋是因為當個體看到具有吸引力的面孔時,刺激物的獎賞特徵使獎賞迴路自動激活。

但卻有研究者提出,也有可能是被試對吸引人的面孔的知覺反應使獎賞迴路被激活[18]。知覺特徵,例如平均化、 對稱性、面頰構造、下半部臉的相對大小和下巴寬度都會影響對一個人面孔吸引力的判斷。這些知覺特徵的影響作用意味著,發生在客體識別前存在一種影響一個人審美判斷的低水平視覺加工,這可能在知覺有吸引力的面孔中起著重要作用[19]

目前,只有一篇研究探討了發生在吸引人的面孔識別前的視覺加工。Chatterjee,Sabrina,Smith 和Aguiree 的一項最新fMRI 實驗中,向被試者呈現500 張成對匹配的女性面孔,成對的兩張面孔有可能完全一致,也有可能面孔二在面孔一的基礎上採用計算機變形技術進行0%~100%不同程度的變形處理。

被試者的任務一是分別判斷成對的女性面孔的吸引力, 任務二則是判斷面孔二是否與面孔一相同。

被面部吸引力激活的腦區

結果發現,當被試明確判斷面孔吸引力時, 腹側枕葉、前島葉、背側頂葉、背外側前額葉的激活程度會隨面孔吸引力水平的變化而發生相應變化。而當被試判斷面孔二是否與面孔一相同時, 儘管該任務與吸引力判斷無關, 但當呈現被計算機變形後美麗的面孔二時,腹側枕葉區域如梭狀回面孔區(fusiform facearea)、外側枕葉以及鄰近區域都被自動激活,並且激活程度隨面孔二吸引力水平而變化。

以上結果證明,無論被試任務如何,腹側枕葉區都會自發地被美麗的物體激活[18]。該區域可能涉及了客體識別前的視覺加工,例如對對稱性的理解、編組。


偏好有吸引力的面孔的理論解釋

人們偏好有吸引力的面孔主要有兩種解釋,一種是進化論取向,另一種是認知取向。

雖然兩種觀點的解釋角度不一樣,但是兩種理論解釋之間並不相互排斥。

1. 進化論取向

持進化論觀點的研究者提出了配偶品質假設(mate-quality hypothesis)。該假設認為, 吸引力提高了配偶成功的可能性, 吸引力特質和對這些特質的偏好可能是性選擇的結果[20]。對吸引力的知覺是人們尋求一名具有好品質的配偶的適應性結果。

研究者還提出了優良基因理論(good genestheory)來進行解釋。該理論認為,人們對面孔的評價源於進化,而具有吸引力的面孔被認為是健康基因、較好免疫能力與生殖優勢的標誌,所以我們比較偏好擁有吸引力面孔的人。相反,面孔不佳似乎意味著不健康、難以保證種族的延續,因此我們會有意避開他們。

可見, 面孔吸引力與健康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繫, 預測面孔吸引力的因素也可以預測健康。已有大量研究證明,面孔吸引力的影響因素與健康水平緊密相關[21][22]

進化論取向的觀點有一定合理之處,進化給與的基因是一種原動力,促使人們學習在環境里哪些線索是與健康、存在、生殖成功或者其他與物種適應領域相關的。個人從早期生活就開始學習這種信息,發現這些吸引力線索,在有限的個人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形成關於吸引力的判斷[23]

但是進化論的觀點也受到了很多的批評。例如有研究者認為進化論的觀點過於強調生殖成功,還有研究者認為吸引力判斷在跨文化研究上缺乏足夠的證據。

2. 認知取向

持認知觀點的研究者提出了知覺過程假設。他們認為,對吸引人的面孔的偏好可能是大腦加工信息的副產物( 例如識別或知覺)[5]

具有吸引力的特質(如平均化、對稱性等)只是引起了知覺系統的強烈反應。

對平均化面孔的偏好可能反映的只是對熟悉刺激的偏好[24],因為他們更接近典型面孔的心理表徵,因此更容易被視覺系統所加工[25]

如果偏好是大腦加工信息的副產品,那麼則不會只局限於是對潛在配偶的偏好,還應泛化到其他相似的刺激中。事實證明確實如此。平均化的刺激和對稱性的刺激在其他範疇中也是吸引人的[24]。這些偏好的泛化意味著正是一般信息加工機制的作用。

該觀點最初目的是為了解釋面孔偏好的根本原因。但後來卻解釋了直接原因,例如產生偏好的心理機制。這些機制包括抽象化的範疇原型機制、從樣例到原型的泛化反應機制以及對極端樣例強烈反應的學習機制[5]


資料來源

《心理科學進展》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0, Vol. 18, No. 3, 472–479

《面孔吸引力的回顧與前瞻》李鷗,陳紅 (西南大學心理學院,認知與人格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重慶 400715)

參考

  1. ^ab史新廣. (2007). 女性容貌吸引力及其與人格和心理健康 的關係研究. 碩士學位論文. 蘇州大學.
  2. ^Baudouin, J-Y., Tiberghien, G. (2004). Symmetry, averageness, and feature size in the facial attractiveness of women. Acta Psychologica, 117, 313–332.
  3. ^Galton, F. (1878). Composite portraits. Journal of the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8, 132–142.
  4. ^Komori. M., Kawamura, S., Ishihara, S. (2009b). Effect of averageness and sexual dimorphism on the judgment of facial attractiveness. Vision Research, 49, 862–869.
  5. ^abcRhodes, G. (2006). The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of facial beauty.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7, 199–226.
  6. ^Komori. M., Kawamura, S., Ishihara, S. (2009b). Effect of averageness and sexual dimorphism on the judgment of facial attractiveness. Vision Research, 49, 862–869.
  7. ^Fink, B., Grammer, K., Thornhill, R. (2001). Human (Homo sapiens) facial attractiveness in relation to skin texture and color.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sychology, 115, 92–99.
  8. ^Van den Berghe, P. L., Frost, P. (1986). Skin color preference, sexual dimorphism and sexual selection: A case of gene-culture co-evolution?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 9, 87–118.
  9. ^Langlois, J. H., Kalakanis, L., Rubenstein, A. J., Larson, A., Hallam, M., Smoot, M. (2000). Maxims or myths of beauty? A meta-analytic and theoretical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6, 390–423.
  10. ^Rhodes, G., Harwood, K., Yoshikawa, S., Nishitani, M., McLean, I. (2002). The attractiveness of average faces: cross-cultural evidence and possible biological basis. In G Rhodes, LA Zebrowitz (Eds.), In Facial Attractiveness: Evolutionary, Cognitive and Social Perspectives (pp. 35–58). Westport, CT: Ablex.
  11. ^Bronstad, P. M., Russell, R. (2007). Beauty is in the "we" of the beholder: Greater agreement on facial attractiveness among close relations. Perception, 36, 1674–1681.
  12. ^abWinston, J., O』Doherty, J., Kilner, J., Perrett, D., Dolan, R. (2007). Brain systems for assessing facial attractiveness. Neuropsychologia, 45, 195–206.
  13. ^abcAharon, I., Etcoff, N., Ariely, D., Chabris, C., O』Connor, E., Breiter, H. (2001). Beautiful faces have variable reward value: FMRI and behavioral evidence. Neuron, 32, 537–551.
  14. ^abO』Doherty, J., Winston, J., Critchley, H., Perret, D., Burt, D., Dolan, R. (2003). Beauty in a smile: The role of orbitofrontal cortex in facial attractiveness. Neuropsychologia, 41, 147–155.
  15. ^Kampe, K., Frith, C., Dolan, R., Frith, U. (2001). Reward value of attractiveness and gaze. Nature, 413, 589.
  16. ^Kranz, F., Ishai, A. (2006). Face perception is modulated by sexual preference. Current Biology, 16, 63–68.
  17. ^Ishai, A. (2007). Sex, beauty and the orbitofrontal cortex.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 63, 181–185.
  18. ^abChatterjee, A., Thomas, A., Smith, S. E., Aguirre, G. K. (2009). The neural response to facial attractiveness. Neuropsychology, 23, 135–143.
  19. ^Chatterjee, A. (2004). Prospects for a cognitive neuroscience of visual aesthetics. Bulletin of Psychology and the Arts, 4, 55–59.
  20. ^Rhodes, G., Simmons, L. W. Peters, M. (2005). Attractiveness and sexual behavior: does attractiveness enhance mating success?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6, 186–201.
  21. ^Zaidel, D. W., Aarde, S. M., Baig, K. (2005). Appearance of symmetry, beauty, and health in human faces. Brain and Cognition, 57, 261–263.
  22. ^Fink, B., Neave, N., Manning, J. T., Grammer, K. (2006). Facial symmetry and judgments of attractiveness, health and personality.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1,491–499.
  23. ^陳欣. (2008). 國外有關外表吸引力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常 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 26, 30–35.
  24. ^abHalberstadt, J., Rhodes, G., Catty, S. (2003).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familiarity as explanations for the attraction to average faces. In S.P Shovov (Eds.), Advances in Psychology Research (pp. 35–49). New York: Nova Sciences.
  25. ^DeBruine, L. M., Jones, B.C., Little, A.C., Unger, L. (2007). Dissociating Averageness and Attractiveness: Attractive Faces Are Not Always Averag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33, 1420–1430.


審美是一個很主觀的概念,既有先天因素(如偏好對稱的五官,更低的腰臀比)的影響,又有後天社會文化因素的影響。

坦尚尼亞的Hadza部族,一個與世隔絕的狩獵採集社會,他們的面孔偏好與跟外國人有接觸的非洲人民族有明顯的區別。檢驗顯示,歐洲人認為歐洲人和Hadza的面孔都漂亮,但是Hadza只覺得Hadza的面孔漂亮[1]。其他研究表明,面孔吸引力判斷標準受大眾傳媒及其他社會因素影響[2-3],而Hadza這種個案,我們當然很容易可以把原因聯結去他們的生活環境上。

而實際上,先天因素更多體現為對「健康」的偏好。

健康的皮膚有以下兩個特質:

適量的黃色素和紅色素:皮膚蒼白信號疾病,表示免疫系統虛弱、血液不流通、血液缺氧、缺乏陽光等,因此皮膚色素失平衡,藍色素過度顯現。視覺上這是很多病症的象徵,例如貧血和低血壓。紅黃色素信號血液含有足夠氧分,心臟和免疫系統運作正常 。深色:偏向深色的皮膚有更高的防晒能力、凝聚力、抗菌力[4]、抵抗力[5]等。 陽光接觸是生產維他命D的最好方法,也可以說是唯一可靠的方法。雖然維他命D有「維他命」這個名字,但是實質是一種荷爾蒙,所以普遍口服的維他命D是不會產生同一樣的效果(D還有D2和 D3之分, D2更沒用)。當身體擁有充足營養(維他命D、氨基酸、銅、鋅等)的時候,皮膚的防晒能力會上升,更容易可以晒黑。主流宣傳會強調陽光是導致皮膚癌和皮膚老化的主謀,但是這個說法有問題。防晒油可以阻擋紫外光,不過會差不多完全取消維他命D的合成能力(SPF8會減低95%,SPF15會減低98%[6]),日後我會寫一篇獨立文章講解一下這個範圍。黑色素下降是老化的其中一個主要特點。老化會增加皮質醇(Cortisol),皮質醇對整體健康有重大負面影響,會提高視覺年齡[7],直接產生老化的主要特點:黑色素下降、皮膚退化、肌肉退化、骨頭退化、免疫系統減弱、腦部退化、脂肪儲蓄提高(主要在上背和腹部)等。

健康身體:

身高和身體框架:高大、肩寬、骨粗,信號基因潛能。

高肌肉質量和低身體脂肪:信號高睾酮水平和新陳代謝快。高睾酮表示心臟強壯、骨頭結實、生殖系統有效、頭腦敏銳。動物身體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水分、脂肪和骨頭。蛋白質和水分系統比脂肪和骨頭系統更動態。當經歷到飢餓或者壓力的時候,身體會失去肌肉比脂肪快,所以基本上,低肌肉質量是人類第一個會留意到的不健康象徵。多年來醫學界會使用身高體重指數(BMI)為量度基本健康的方法,但是由於BMI不會分別肌肉質量和脂肪質量,很多時候會出現不準確的效果,因為任何體重的人士都可以缺乏肌肉質量或者儲備過量的脂肪。高身體脂肪對健康有很多負面影響(肥胖會提高很多疾病的風險,例如糖尿病和心臟病)。低肌肉質量對老年成活率有負面影響[8],與多種慢性病有聯繫[9]。

低睾酮和高睾酮面部特徵

健康面部:

強壯麵部特徵:健全面骨發展程度信號健康和高睾酮水平。高睾酮特徵有寬顴骨、低發線、高內眼角距離、眼睛小、額頭小、寬下顎等。青春特徵:信號整體健康、營養充足、荷爾蒙平衡。特徵有高上眼皮厚度(深眼窩是老化和營養不良的其中一個主要象徵)、顴骨前進(支撐眼睛,減低下眼凹陷)、無皺紋、正外眥角度(正角度是外眼角比內眼角高大概5度左右,負角度是老化的象徵)、厚嘴唇(嘴唇收縮普遍是老化象徵,表示缺乏膠原質)等。

上眼皮厚度:上眼皮凹陷是典型營養不良的象徵

外眥角度:負角度是老化的象徵,會讓面孔產生一種好像熔化的感覺

引用自 @尼堪巴圖魯

而另一項研究則表明,我們擇偶的選擇可能並非長相,而是穿著打扮。

一些研究表明,似乎僅憑臉部特徵,女性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辨認出這些「渣男」[10]。

但2012年華盛頓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黑暗三角特質的高吸引力,不是因為天生的長相,而是因為他們更喜歡打扮自己[11]。研究人員召集了一群學生,在他們進行人格測試後,讓他們拍了兩組照片,一組照片是他們自己平時的裝束打扮,另一組讓他們換上統一的服裝,摘取首飾卸下妝容。異性打分結果顯示,在平時著裝時,黑暗三角特質明顯的人的吸引力更高,統一著裝時卻沒有這種優勢。可是這些自大、無情、城府狡詐的「渣男」,為什麼額外注意打扮呢?性格的雙刃劍效應就在這裡體現出來了,傲慢自大的性格使他們更希望獲得別人的羨慕,而且追求短期性行為的內在動力也讓他們更在乎自己的外表[11]。

而另一有趣的指標則是面部寬長比:

心理學家給了一個叫面部寬長比(Facial Width-to-Height Ratio,簡稱FWH)的指標,即面部寬度(兩側顴骨點之間)除以面部高度(從上唇到鼻根或眉中)的比值。

他們甚至還給出了一個數字定義,低於1.7就是窄臉,高於1.9就是寬臉。

按上面講的方法測量喬布斯年輕時的大頭藝術照,截出來是這個樣子:

有多寬呢?1.92。

現在的問題是,我們天然就覺得,一個人臉寬臉窄和攻擊性強弱有關,這種不假思索的潛意識,是否能得到事實的支持?還是這幾個心理學家,他們統計了曲棍球運動員的長相與這些人的比賽表現,他們發現臉更寬的人,違規犯規或因為其他攻擊性行為,被處罰概率明顯更高一些。什麼是寬臉運動員?我們看看幾個著名的足球明星。

英國球員魯尼

德國球員巴拉克

最有代表性的寬臉,是德國球員卡恩,他的寬臉有種半人半獸的威懾力

研究表明,寬臉球員有如下特徵:以自我為中心的衝動、無畏的主導意識,馬基雅維利式的自我中心主義……也就是說,相比之下,臉更寬的人,只考慮個人需求、不顧他人利益,往往會無視習俗和規則。

並且,寬臉的人更喜歡撒謊和利用別人,習慣將問題歸咎於他人寬臉的人攻擊性更強,而且冷血程度和自我中心程度都更高,法蘭克福大學的研究說法是,臉的寬度與青春期的睾酮水平正相關。

這是不是也某種程度上解釋了,男人不壞女人不愛?

參考文獻:

  1. Apicella CL, Little AC, Marlowe FW. Facial averageness and attractiveness in an isolated population of hunter-gatherers. Perception. 2007;36(12):1813-20.
  2. Sarwer DB, Grossbart TA, Didie ER. Beauty and society. Semin Cutan Med Surg. 2003;22(2):79-92.
  3. Little, A. C., Mannion, H. (2006). Viewing attractive or unattractive same-sex individuals changes self-rated attractiveness and face preferences in women. Animal Behaviour, 72(5), 981-987.
  4. Elias PM, Williams ML. Basis for the gain and subsequent dilution of epidermal pigmentation during human evolution: The barrier and metabolic conservation hypotheses revisited. Am J Phys Anthropol. 2016;161(2):189-207.
  5. Gunathilake R, Schurer NY, Shoo BA, et al. pH-regulated mechanisms account for pigment-type differences in epidermal barrier function. J Invest Dermatol. 2009;129(7):1719-29.
  6. Wacker M, Holick MF. Sunlight and Vitamin D: A global perspective for health. Dermatoendocrinol. 2013;5(1):51-108.
  7. Noordam R, Gunn DA, Tomlin CC, et al. Cortisol serum levels in familial longevity and perceived age: the Leiden longevity study.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 2012;37(10):1669-75.
  8. Han SS, Kim KW, Kim KI, et al. Lean mass index: a better predictor of mortality than body mass index in elderly Asians. J Am Geriatr Soc. 2010;58(2):312-7.
  9. Prado CM, Purcell SA, Alish C, et al. Implications of low muscle mass across the continuum of care: a narrative review. Ann Med. 2018;50(8):675-693.
  10. Holtzman, N. S. (2011). Facing a psychopath: Detecting the dark triad from emotionally-neutral faces, using prototypes from the Personality Faceauru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5(6), 648-654.
  11. Holtzman, N. S., Strube, M. J. (2013). People with dark personalities tend to create a physically attractive veneer.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4(4), 461-467.


神經美學領域的專家安簡·查特吉曾經在2017 年TEDMED演講,分享他關於好看的一些知識。他曾經出過一本書

審美的腦:從演化角度闡釋人類對美與藝術的追求 新京東去購買?

通過神經科學和進化心理學的雙重視角,關注美、快樂和藝術三個令人感興趣的主題。作者引導讀者穿越廣泛的話題,從面孔、身體和景觀的視覺感受,到人類如何享受食物、性和金錢,以及古代藝術和現代藝術的比較和分析。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 科學家們利用進化心理學和神經科學作為工具,試圖解答「美」的問題,至少是在人類的臉部和體型的範疇內看人類是如何找「好看」的配偶。

發現對方的美,對所有人而言都是主觀的,有助於群體生存的因素佔主。很多研究都顯示了人類為定義「好看」,在潛意思里有一些基本常量來衡量一張臉,其中包括均衡,對稱 和荷爾蒙效應。

  1. 均衡臉 averaging

「均衡」過的面孔比單一的面孔更加吸引人。人種平均化的臉代表了個群體的中心傾向,有混合特徵的人代表著不同種類的人群,擁有了更大的遺傳多樣性,也能更好的適應環境。比如,混血兒有著很多顯性基因,讓人感覺更加具有吸引力,這是為什麼「洋娃娃」在中外都很受歡迎。

2. 對稱性 symmetry

中國相面經常會有個說法:額、鼻、口三庭端正,通常能說到人心坎里,因為大家有個通常的感覺,對稱的臉要比非對稱的好看,而異常的發育經常會與非對稱有關,在植物,動物和人類身上, 非對稱性一般來自於寄生蟲感染。

對稱是一種健康的標誌。 在20世紀30年代一個叫做馬思琦米蘭 · 法克羅奇司的人 (Maksymilian Faktorowicz) 在設計美容千分尺時發現了對稱美的重要性。

90 年前的美容千分尺發現對稱美

利用這種設備, 他可以檢測到一些較小的非對稱瑕疵, 然後使用他自己公司的產品彌補這些瑕疵, 這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公司, 就是現今世界上最有名的美妝品牌之一 「蜜絲佛陀(Max Factor)。

蜜絲佛陀Max Factor水漾觸感粉底霜 遮瑕隔離粉底膏京東去購買?

3. 荷爾蒙效應 the effects of hormones

雌性激素和睾丸酮在塑造吸引力特徵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雌性激素促成了與生育力有關的特質。 男性通常會覺得年輕且成熟的女性更有吸引力,一個長著娃娃臉的女孩可能意味著生育力不強, 所以男性會覺得大眼睛,厚嘴唇和尖下巴像是年輕的跡象, 這樣的女性會更有吸引力, 同時,高顴骨也象徵著成熟。

睾丸酮則產生了男性化的特質。 這包括更重的眉毛, 更尖的臉頰, 更大的,方形的下巴。 但是這裡存在一個有趣的諷刺。 在許多的物種當中, 恰恰相反, 睾丸酮會抑制免疫系統。 所以關於睾丸酮旺盛是一種健康跡象的說法在總體上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而在這一點上,邏輯開始發揮作用了。 科學家利用障礙性原則, 取代了健康的跡象。

最常被引用的障礙性的例子是雄孔雀的尾巴:這個既美麗又笨重的尾巴並不會幫助孔雀躲避天敵, 或者去接近雌孔雀。 為什麼孔雀會進化出如此奢侈的附肢出來呢?就連查爾斯 · 達爾文都不能用自然選擇的理論去解釋,在沮喪之外,他還創建了一種理論,叫性別選擇

孔雀展示它們的尾巴是一種性誘惑, 這種誘惑的手段會使雄孔雀有更高的幾率去交配。現在新的研究顯示,雄孔雀是在對雌孔雀展示自己的健康狀況——只有特別健康的生物才有能力去維持如此誇張的附肢。在免疫系統當中,只有非常健康的男性才能維持睾丸酮的水準。 這就好比有錢男性要用名表、跑車等來炫耀經濟上富有。

許多人聽說了這種進化觀點, 認為我們其實是在通過潛意識尋找健康的伴侶。 但是我覺得這個觀點也許並不正確。 年輕人擇偶時並不知道如何對健康做出判斷。 但是他們並不需要那麼做, Why?

當我們看到高顏值的人時, 我們的大腦里發生了什麼?

有吸引力的臉會刺激大腦後部一部分視覺皮質中一個叫梭狀回的區域,主要是用來審示面容的, 相鄰的區域稱為側枕葉, 是用來審閱目標的。 此外, 吸引人的臉龐激活了 我們大腦前部深處的獎賞和娛樂中心部位, 其中包括一些複雜的區域名稱, 比如腹側紋狀體, 眶額葉皮層, 和腹內側前額葉皮層。 我們的視覺大腦在審閱臉部時 與監管愉悅的中樞相呼應, 從而加強了對美的感受。

「美即是好」的傳統刻在我們的腦海中。 在眼窩前額皮層內, 有重疊的神經活動 對美麗與善良做出反應, 當人們沒有明確地 思考美麗或善良時, 這種反應也會發生。 我們的大腦好像會自動把美與善對應起來。 而且這種反射可能是 關於對「美」諸多誤解的生物觸發器。 吸引力強的人一生都會 受到各種各樣的厚待。 他們會被認為更加聰明, 更加值得信任, 甚至會得到更高的工資 和更少的懲罰, 即使這種判斷是毫無根據的。

這些發現揭露了美的醜陋的那一面。最近發現了臉部有缺陷的人會被認為沒有那麼好、不善良, 不太聰明和不怎麼又能力,也沒努力。

不幸的是,我們都有一個 「丑即是惡」的刻板印象。 由於大眾媒體的傳播, 這個刻板印象可能 被利用且放大了, 其中面部的醜陋 通常被作為一種象徵, 來刻畫反面人物。 我們需要去理解這些隱晦的偏見, 如果我們想要去克服它們, 並致力於發展一個人人平等的社會, 以人們的行為為基礎,而不是以貌取人。


本末倒置了,適合交配有利於繁衍的會被當做人類定義的好看。從生物學角度解釋就是,適合交配有利於繁衍的人如果你不覺得好看,你的基因就沒法繁衍被進化淘汰掉,比如說現在胸大的女性會在漫長進化中被認定孩子有足夠的奶喝,屁股大盆骨寬有利於生產,皮膚白皙光滑有彈性能夠提現個體生活物質豐富生存壓力小等等。假設平胸腰粗大鼻孔能夠有利於繁衍生存,你也會認為這就是好看。

人類必定會認那些基因回報率高的人為好看。


不是「更喜歡和長相好看的人交配繁衍」,而是「更容易找到配偶,進行交配繁衍的人的長相,我們稱之為好看」……

事實上,很多動物對配偶的外觀都是有挑剔的。

至於為什麼進化出了這種特性,原因有很多,包括但不限於外觀可以直接或間接顯示了個體的健壯、健康程度甚至生育能力等,因此與之結合,可以更好的將基因遺傳下去。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