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下圖:

圖1:電路1

圖1中,我們用開關K把電阻R2兩端短接,然後用萬用表測量(交流電壓檔,能測直流電壓嗎?)B、C兩端之間的電壓降,會發現 [公式] 。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說此時B點和C點的電位[公式] 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事實上, [公式]

我們再看下圖:

圖2:電路2

電路2是交流電。對於圖2的交流電路1,當開關K打開後,電燈兩端的電壓降是零,萬用表測量必然是零值。此時燈泡兩端的對地的電位也是零,我們用手觸及問題不大;對於圖2的交流電路2,當開關K打開後,電燈兩端的電壓依然是零,萬用表的測量值亦為零,但燈泡兩端的電位是火線電壓,我們敢用手觸及嗎?

由此可見,題主的觀點是錯誤的。至於為什麼?請題主仔細看圖吧。

====================

最後給題主提幾個問題:

圖1中,A點、B點、C點和D點的電位叫做節點電壓,而 [公式] 則是電阻R2兩端的電壓。試問:

1)電阻兩端的電壓與節點電壓,它們是根據何種定律確定出來的?它們之間的關係是什麼?為何圖1中需要有參考地?

回答:

電阻兩端的電壓是根據歐姆定律定義的,而節點電壓則是根據基爾霍夫第二定律定義的。

對於電路的節點電壓,必須要定義出零電位參考點。如同測量山體的相對高度,我們必須要指定出零電位參考點才行。

圖3:相對零高程參考點與零電位參考點的類比圖

由圖3可見,零電位參考點與相對零高程的參考點存在相似性。

例如圖1中,假定圖中的電池電壓是6V,而電阻R1是1Ω,R2是2Ω,R3是3Ω,則電流為6/(1+2+3)=1A,A點的電壓是6V,B點的電壓是5V,C點的電壓3V,D點的電壓當然就是0V了。如果參考地在電池的正端,則A點的電壓是0V,B點的電壓是-1V,C點的電壓是-3V,D點的電壓是-6V。

2)圖2中零線在電力變壓器中性點處接大地,它的目的是什麼?零線接大地與圖1中的參考地之間的異同點是什麼?它們各自的目的又是什麼?

回答:

電力變壓器中性點接地的目的就是建立以大地為零電位的參考點。在IEC60364和國家標準GB169895中,把電力變壓器中性點接地叫做系統接地,或者叫做工作接地。

所以,圖1和圖2的接地方式的目的都是為了實現零電位參考地,但圖1電路中的參考地電位不等於大地零電位,而圖2的接地措施則確保電路零電位參考電位等於大地零電位。

在IEC60364中,把系統接地用T表示。

在圖2的負載端,負載的金屬外殼也接地,這叫做保護接地。IEC60364中把保護接地用字母T表示。

我們看下圖:

圖4:IEC60364定義的TT接地系統

圖4中我們能明確地看到工作接地與保護接地的區別。

回答完畢。


兩端為零,對地是否為零。對地不為零,照樣干翻


區別一下「電位」和「電位差」。電對人的危害本質是有電流流過人體,有電位差有電流,有電位無位差不會有電流。所以,僅觸這兩端是安全的。


如果這個人與地面絕緣,僅僅雙手握住電路兩端,是安全的


萬用表是懸空的,你人是站在地上的……樓上回答的一句話總結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