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手機刷機時首先要按型號選定ROM,而不同型號的手機卻不能用同一版本ROM,拿華為mate7來說,同樣是mate7聯通版和移動版有兩個版本的ROM而不能互刷,而我在給電腦做系統時這個問題卻似乎不存在,Windows系統似乎適配每台電腦不論台式還是筆記本,這是為什麼


兼容也可以啊,幾個G的刷機包你願意不?
統一介面的問題,沒有一個規範,今天這個匯流排,明天這個,沒有中間層統一,而電腦也就是pci usb pga 固定的幾樣,驅動容易。


我覺得非常重要的原因: 1. Linux內核本身介面就不怎麼穩定,做到二進位兼容比較難。可能是因為它是「單內核」,設計上就不考慮把驅動完全分開(Linux驅動是可以編譯成「模塊」,但是載入後是直接進入內核運行的,所以不是同一份源碼編譯默認是不讓載入的),windows作為「微內核」,驅動都是運行於內核之外,設計上就要考慮模塊之間的通訊,兼容性天生要比「單內核」好; 2. 即使拋開第一點不說,Android嚴格的許可權限制也是不會讓你安裝驅動的。
謝邀,高估我了,我就談談我的理解,大方嚮應該不會錯。

電腦的硬體配置比安卓手機的硬體配置要簡單的多,window系統理論上只需要和電腦的主板,顯卡,cpu兼容就好了,其他的硬體驅動由電腦廠家自己做,而且cpu廠家兩家(因特爾和AMD)獨大,所以這兼容性就簡單多了。

安卓手機也差不多的道理,安卓手機的cpu有好幾家,比如高通,聯發科,三星獵戶座,國產的還有華為海思,構架不一樣,要安卓系統能正常在手機上運行,要手機廠家自己對安卓系統進行改動,才能運行在自己家生產的安卓手機上, 還有很蛋疼的是,硬體上(如五花八門感測器),都要寫軟體做驅動,一起放在ROM裡面,才可以讓手機正常工作。但是不同手機上的硬體來自不同的廠家,驅動也不能共用,所以你應該理解了吧。 據我了解,電腦則不是這樣,自己去下個驅動就能正常使用。 還有移動版聯通版的rom不能共用的問題,要支持聯通移動電信的3G4G網路都要裝不同的硬體,所以ROM不能互刷很正常,也不是必然的,小米的MIUI系統就是,整和到一起,米3米4(聯通電信)的系統都可以共用,應該是把「驅動」一股腦兒裝進了一個rom,然後根據機型,系統自動區分,執行合適的「驅動」

這是我的理解


首先,不存在Windows比Android兼容性好的說法。

造成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Android是一個開源的操作系統。

這意味著,各手機廠商的ROM只要帶上自己的硬體驅動就可以了。

如果有個Android ROM把所有硬體驅動全帶上,理論上也可以適配任何Android手機。


Android是基於linux的,linux內核可以通過選擇驅動程序而編譯的很小,這樣就可以更好的適用於手機這一類設備。你的rom只有200m大,內核可能只有10m大,想搞成windows那樣,內核的複雜度不說,光是體積你幾個G的容量就沒了。然後開機全load起來,幾個小時就充電去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