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材中,過磅價、檢尺價、支價有什麼區別?有什麼好處。


舉例:

304 材料 1.46MM*1220MM2440MM的單價是452元一件,折算公斤單價是:13.137元一公斤,但材料的實際厚度1.43MM的,實厚1.46一件板的重量是:34.4kg,實厚1.43一件板的重量是:33.7KG,實厚1.46與實厚1.43材料相差0.7KG,如果是檢尺價格就相差(0.7KG*13.137=9.196)9.196元一件,商家就是這樣吃了厚度差價的錢。如果是量大,過磅算是比較合適,量小就檢尺價。

但現在客戶如果說要過磅算的話,商家都會把噸價調高!比如:452元一件的1.46的板材折算出來單價是13.137元一公斤,商家是不會13.137元一公斤賣給你的,商家會這麼算:452/實際厚度1.43/寬1.220M/長2.440M/比重7.93=13.412元一公斤。商家就會以13.412元一公斤的價格報給你!說道底還是為了吃你厚度的錢!過磅算一般都量大很難去點數才會過磅算,量少容易點清數量就會按檢尺價。

過磅價=在沒有磅差的情況下,是很合理的,不用擔心材料的個(件)數少了。

檢尺價=簡單明了


我就服一些人,簡單的事情總喜歡搞複雜

比如你想啃甘蔗,老闆把甘蔗按稱重計算的,叫過磅價

老闆把甘蔗按長度計算的,叫檢尺價

老闆不按重量不按長度隨便挑按每根計算的,叫支價

至於好處,看你的智商,你永遠賺不到超出你認知以外的錢就是這個道理


過磅價是實際稱重的價格。檢尺價是通過公式計算出的理論重量的價格。支價一般就是檢尺價,如果有多餘的工序會加上工序的成本價。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好處各有不同。

有句俗語:南京到北京,買的沒有賣的精。

只要別貪便宜,就不會吃大虧。特別是鋼材行業。

如果非要說這三種那種比較好,對買方來說的話,正常價格的話,過磅比較好。

最後打個廣告,需要鋼材的,或者對於鋼材有什麼不懂的問題,可以聯繫我,交個朋友。對於可以幫助的事情都是無償的


謝邀。一般過磅是為了防止偷貨,因為運輸途中無法監控,有些不良司機會到偷貨點抽支或者裁剪,華南這種現象比較普遍,尤其是螺紋鋼,一車拉百十噸,就算偷了幾支也很難清點。

檢尺價就是抄牌價,按理計算,這個操作起來相對比較簡單,對於一些無法過磅的小工地來說是比較方便的。


區別和好處這個就要看買方是什麼人,行內還是行外,如果是行業內的交易,不管是哪種方式,基本都是一樣的,沒有什麼區別,他們僅僅是計重方式不同,舉例說明下你就明白了,所謂檢尺價,就是理論計重,比如螺紋鋼計重公式是:

每米的重量(Kg)=鋼筋的直徑(mm)×鋼筋的直徑(mm)×0.00617。

12螺紋鋼每米重量=12x12x0.00617=0.888kg(小數點後三位四捨五入)

螺紋鋼常規的長度9米合12米兩種,9米的每根重量=9*0.888=7.992kg

為什麼會存在過磅價和檢尺價(支價就是檢尺)需要先知道這麼件事情。國家允許鋼材理論重量和實際過磅下來的重量存在千分3-5的上下負差(根據不同的鋼材種類),所以所有的鋼廠在生產的時候都會下偏,簡單點說我們買到1噸的鋼材,實際上只有970公斤左右。

為什麼說沒有什麼差別,如果你懂鋼材。假設1噸鋼材檢尺4000元賣給你,你要求過磅價,那給你報的價格最少需要4120元/噸。因為少了30公斤*4元/kg=120元。

支價,現在就很好理解,螺紋鋼12*9米每噸=1000 / 7.992 =125支(每噸支數)。

4000 / 125=32元/支

過磅價:4000元/噸

檢尺價:4120元/噸

支價:32元/支

所以理論上來說他沒有什麼區別,每噸都是4000元,重點是買的人是誰!!!


謝邀,這方面我也不是很了解


謝邀,真的不懂


過磅價,供貨商吃磅,花樣百出,無法控制;檢尺價,是理論重量,而工地的材料單,是翻樣後根據檢尺計算的理論價,不會吃虧!盤條檢尺困難,只好過磅,可以根據每捆的習貫重量,估出重量,供貨商,吃磅也不容易!

過磅,供貨商有吃磅可達20%以上,買過鋼材的都吃過過磅的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