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閱讀的方法有很多,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如何將推測策略納入繪本,教會孩子閱讀?

推測是根據已經知道的事物來想像不知道的事情。

而繪本閱讀中的推測策略是指學生通過已經獲取的圖畫與文本信息,對繪本內容進行猜想和推斷,並在後續閱讀中加以印證的過程。

下面以《我爸爸》為例,簡單談談如何運用推測策略推進繪本閱讀。

1、激趣——引發閱讀期待

繪本閱讀不同於孩子們日常語文課上的文本閱讀,受教材限制,教師常常通過多媒體呈現繪本內容,這為閱讀推測策略的實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假設孩子之前在家中沒有讀過教師授課使用的繪本,那麼整堂課的內容對孩子來講便是陌生而新奇的。

於是在課堂上,教師與孩子共同讀繪本的過程就成了一段新鮮的奇趣之旅。

以安東尼?布朗的《我爸爸》為例,教師在課前出示了繪本中的一些圖畫:卡爾?劉易斯、帕瓦羅蒂、馬、黑猩猩、足球、泰迪熊、太陽……讓孩子猜猜這些圖畫中的人物、動物、事物與爸爸有什麼關係?

有的孩子說爸爸可能熱愛運動,是卡爾?劉易斯的粉絲,而且也愛踢足球;有的孩子猜測,爸爸還特別會騎馬;還有的孩子認為爸爸可能喜歡帕瓦羅蒂的歌,也會給孩子買泰迪熊做禮物……

老師並不忙著揭示答案,只是讓孩子們打開繪本,看看繪本所繪、所寫,和你想的是否一樣。

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對於未知的事物總是保持好奇。

教學中,孩子如果對繪本有了期待,就會產生閱讀的衝動。

運用猜測策略,恰到好處地變「循規蹈矩」為「別出心裁」,讓孩子在「閱讀期待」中,展開閱讀,滿足好奇。

2、調整——把握課堂節奏

如果想按照繪本內容、圖文對照按部就班的上完一堂課,對老師來講恐怕是一種煎熬。

如前文所述,很多教師在教學操作中,一不留神就上成了看圖說話課,同時因繪本內容的限制,繪本課變得冗長而沉悶。

在《我爸爸》的教學中,教師通過推測策略,輕鬆地激發了孩子們的閱讀期待,而接下來的閱讀節奏也將發生很大的變化。

孩子們通過讀書,很快就發現了安東尼?布朗創編繪本的智慧和秘密,於是在師生對話中他們開始訴說自己的收穫:馬——他吃得像馬一樣多!卡爾?劉易斯——我爸爸跑步比卡爾?劉易斯都快!泰迪熊——他有時候像泰迪熊一樣柔軟……

教師隨機追問,作者喜歡用比喻來寫爸爸,除了把爸爸比成馬,他還用哪些動物來比爸爸呢?

由此教學直奔重點,讓孩子體會作者用比喻寫爸爸的匠心所在。運用推測策略,教師很好地把握了課堂節奏,讓繪本閱讀疏可走馬、密不透風,為語用的落實,做好了鋪墊。

3、創美——營造閱讀情境

繪本閱讀因為圖文結合,而更富感染力。

在教學中,教師藉助推測策略用心營造閱讀情境,創設溫馨美好的閱讀氛圍。

對全文從始至終出現的爸爸的方格睡衣,老師繼續讓孩子進行推測——為什麼爸爸出場永遠都是這一身衣服?包括繪本中的動物也都以這樣經典的方格圖案來繪製?

有的孩子認為,那是爸爸最喜歡的睡衣;有的孩子猜測,爸爸穿睡衣跑步都比卡爾?劉易斯厲害,說明爸爸在孩子心目中是無所不能的;還有的孩子認為,這可能是爸爸送給作者的禮物……

教師結合資料,讓孩子們了解到,安東尼?布朗的父親在他17歲的時候因病故去,這件睡衣是爸爸留給孩子的遺物。

因此這經典的方格子圖案就充滿了繪本的角角落落,這本書是安東尼?布朗獻給父親的紀念,在與生活結合的情境之中,孩子們再讀繪本,更深地感受到了作家的內心對父親的愛。

4、印證——體味文本特點

《我爸爸》一課,作者不僅善於用比喻來寫爸爸,還善於用對比來寫爸爸,用對比來寫爸爸有什麼好處呢?孩子推測作者用對比是為了把爸爸寫得更棒吧!

於是,教師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了孩子,他們在繪本中快速尋找著,很快就有了答案:爸爸比大力士更有力;比卡爾?劉易斯跑得快;比帕瓦羅蒂唱得好;比壞蛋大野狼都厲害;爸爸像房子一樣高大,又像泰迪熊一樣柔軟。

教師順勢引導,爸爸到底是高大的還是柔軟的?

孩子們發現,每一位爸爸都有許多面,他們有時堅強勇敢,有時內心細膩。

教師繼續根據學生的推測質疑,爸爸真的比卡爾?劉易斯跑得快,比帕瓦羅蒂唱得好嗎?

孩子們會心地回答——在孩子的心中,爸爸永遠是最棒的!這是用對比和誇張的手法讚揚爸爸。

教師據此小結,安東尼?布朗就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寫的,在他心目中,爸爸就如同太陽一般。

這樣,不僅講了繪本故事,更讓孩子在推測與印證中明確了作者創編繪本的初衷、思路和方法,從語用的角度把握了繪本的文本特點。

葉聖陶先生說課文無非是個例子,繪本也一樣是個例子。

在繪本閱讀中,巧妙使用推測策略,能讓孩子學得更有興趣,更富情趣,更能體現他們作為讀者的志趣。

想知道有關於閱讀的更多內容,請關注書果星球~(公眾號shuguostar)


繪本是最適合孩子閱讀的讀物,因為繪本能從方方面面增長孩子們的見識,還能給孩子最正確的引導。

我作為一個家長,就從自身陪讀的經驗中總結一些小方法吧。

首先我會固定的時間給孩子閱讀,讓他養成習慣,如無特殊情況我一定會堅持,這樣讓他把閱讀當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然後我會摟著她一起閱讀,因為平時就算她再淘氣,只要我摟著她,她就會成為安靜的天使,乖乖聽我讀。

然後我會隨時觀察他的注意力,讓他多參與,比如我會問他你覺得這本書里的小兔子為什麼會這麼做,他在找什麼,找到了嗎。我們會把故事拆解開來,也會加入自己的想法。

最後我還會讀完的時候問些小問題,一起和他回憶繪本的內容,一起沉浸在親子閱讀美好的時光里。


繪本以圖畫為主,文字較少的特點,適合較小年齡段的孩子閱讀,但也正因為這個特點,讓大人束手無策,尤其是無字書這類繪本,更是不知道該怎麼講?

甚至還有些家長對繪本閱讀有著識字等諸多的誤區。那在掌握方法之前,不妨先了解一下這些閱讀誤區。

娃娃愛閱讀:專業剖析:帶你走出早期閱讀誤區,看看你中招了嗎??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另外,也可以在陪孩子閱讀之前,看一看相關的繪本導讀或者繪本講讀示範,下面就發幾個視頻,供學習和參考。

娃娃愛閱讀:怎麼給孩子讀繪本?可以先聽聽這個繪本導讀視頻完整版?

zhuanlan.zhihu.com圖標娃娃愛閱讀:娃娃繪本館繪本精品講讀|全國十佳童書第1名《勇氣》?

zhuanlan.zhihu.com圖標

然後還有一些親子閱讀中可能會需要用到的一些互動小遊戲:

娃娃愛閱讀:怎麼給孩子讀繪本?12種親子閱讀小遊戲,讓孩子愛上閱讀。?

zhuanlan.zhihu.com圖標

以上,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希望越來越多孩子愛上閱讀,快樂閱讀。


0-3歲親子共讀:

簡單版——孩子聽,寶爸寶媽講。

升級版——通過極具表現力的動作、表情、語言來誇張的演繹繪本。

3-6歲孩子自己讀:

簡單版——孩子自己看看繪本。

升級版——孩子自己看繪本,看完後鼓勵他跟家人朋友講一講看到的圖畫內容,或者畫一畫自己最喜歡的圖畫內容。

3-6歲親子共讀:

簡單版——寶爸寶媽講一講,寶貝聽一聽。

升級版——在講之前,從書中找到可以作為拓展的內容,可以是遊戲、繪畫、歌唱、舞蹈、情景搭建、角色扮演等多種形式。


任何好書,如果沒有爸爸媽媽的陪伴都會黯然失色。親子閱讀不是一個口號,更需要家長去實踐,因為這段親子時光會貼上美好時光的標籤,留在孩子成長的記憶里。


不知道你所指的方法是什麼方面?

1.如果是閱讀渠道可分為線上閱讀,線下書本閱讀。線上閱讀很好理解,比如線上app ,還有喜馬拉雅,微信號等等一些小程序都有關於繪本故事的內容,家長可以找到一些免費的,如果預算許可,買一些特權也行。家長優學苑就有免費的電子書,不過缺點就是對孩子眼睛不好,而且需要家長引導,不然孩子拿手機平板玩別的去了。這樣看來書本閱讀還是有利一些。

2.如果是按閱讀方式可分為家伴讀,自主閱讀和電子讀書。家長最好能夠抽出時間陪孩子閱讀,幫助孩子形成好的學習習慣,等孩子適應後就能夠自主閱讀了。如果有條件的,還可以買那種閱讀小機器人,書放上去就能夠讀出來,這樣孩子也比較有興趣。

http://weixin.qq.com/r/zChzazbEXWsirXII933e (二維碼自動識別)


一 做好充分的閱讀準備

製造一個適合閱讀的氛圍,待孩子的情緒保持在一個穩定的狀態後,從封面、勒口、封底的內容入手開始講解。繪本的封面一般會寫明故事的名稱,以及作者、譯者信息,封面圖通常是該書的精彩展示。

二 適當的閱讀指引

對於低幼的孩子來說,由於認知能力和閱讀能力所限,可以加入輔助性的語言,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圖文的意思。

三 營造身臨其境的氣氛

比如為了描述「滾動」的情景,可以運用肢體語言:用手比划出由高處往下滾動的樣子,把書中的擬聲詞用表演的形式展現。還可以帶動孩子一起有韻律地唱起來,營造出快樂的閱讀氣氛。

四 設計互動以加深印象

一般的故事都會有高潮或者小小的波折,這可能會讓聽故事的孩子著急。通過閱讀完整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解決了困難,那麼孩子的緊張情緒也隨之迎刃而解了。通過閱讀,使孩子能從中思考,逐漸學會遇事不慌張不焦慮,並能積極面對困難!

五 寓教於樂,點到為止

部分食育繪本中,畫得太過可愛的擬人化食物反而會讓孩子不敢吃它們。閱讀時可以指著食物微笑的小表情說角色在邀請孩子品嘗它。不要刻意說教,可以把想對孩子說的「什麼東西有營養,要多吃點」之類的話,交由故事來說,孩子會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