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沒有任何音樂基礎的人,最近覺得古典樂很好聽,開始想著了解這方面的知識,聽了一些公開課,雲里霧裡,連樂譜也看不懂,我在想是不是需要先學習一個樂器才能真正的有樂感?需要讀哪些知識?進行哪些練習,才能算對音樂入了門?求詳細指教!


我從業餘音樂愛好者過渡到專業的音樂學習者(馬上要讀博了),大概更能理解你的需求和困惑吧。

既然題主是對古典樂很感興趣,那麼比起學習基本樂理和讀譜,我建議你先從配器,或者說樂隊知識下手,熟悉交響樂團中樂器的音色,建立起系統的聽覺概念,比起學習一門樂器或者視唱練耳訓練,這個方法可以更快速的幫助你在聆聽的過程中,抓住音樂的走向

舉例子,比如同樣一個旋律主題,由不同的樂器/樂器組演奏,發生了什麼變化?不同的旋律主題,選擇了不同的樂器/樂器組,這樣的選擇可以怎樣理解,製造了什麼樣的效果?

我們欣賞音樂,大多是有自己的目的的,也就是想要獲取的內容,因此我不建議你人云亦云地去廣撒網,為了「理解音樂」而盲目補課。聽音樂,什麼叫懂?這個問題沒有答案,因為不同的人聽懂的內容是不一樣的,技術上和情感上也有不同的體會。所以我建議你先想想,在聽古典樂的這個過程中,你想獲得什麼?是希望談作曲技術?結合作品談作品創作經歷和時代背景?獲得情感的共鳴?還是單純的聽覺愉悅?這些問題,每個都會指向不同門類的知識。

所以,欣賞音樂並不一定要讀譜,也不一定要會一門樂器,全看你對音樂的喜好,究竟落在哪個方面。

如果希望綜合提升自己的音樂知識,我的具體建議如下:

1)你可以在線學習張寧老師的樂理和視唱練耳課程,鏈接如下:

從零學樂理公益課第一課 五線譜入門及譜號介紹 了解音與樂譜種類

【從零開始學樂理】第二季 【視唱練耳】第一集 入門

該課程的優點可以參見學習樂理知識,如何從零開始?張寧老師教學經驗豐富,目前網上的其他課程我不了解,但是張老師的課程絕對不會浪費您的時間和熱情,但一定要堅持下去。

也可以學習大名鼎鼎的耶魯公開課《聆聽音樂》,在網易公開課上有,這個課程比較綜合,聽一下可以了解音樂欣賞的思路,當然這種思路只是無數種思路中的一種而已,但畢竟是教授多年教學經驗中摸索的,對新手很友好,還結合了一定的專業性。。

2)你可以學習一本音樂史教材,學習音樂史有什麼用?很有用,至少可以幫助你建立一些音樂的風格概念,並且認識到,不同風格的音樂,欣賞與分析的路徑可能截然不同。

具體的話,比如《西方音樂通史教程》。這本書比較簡略,不至於厚到讓人拿起來就想放棄;譜例也不多,不至於讓入門者懷疑人生和自己的音樂熱情。見下圖:

西方音樂通史教程

進階可以讀以下這本《西方音樂通史》,這本就厚很多了,專業性也更強,可以選擇性讀一讀(反正我是沒有逐句讀完)

西方音樂通史

也可以讀國外的音樂教材的中譯本,格勞特《西方音樂史》,這個書很實用,也厚到令人髮指。

西方音樂史

3)你可以學習配器與樂隊知識,比如看看塞繆爾·阿德勒的《配器法教程》,不用全看,挑著最入門的、關於樂器的簡要講解即可。這本書配套的光碟一定要看,裡面有視頻演示不同樂器的音色和部分演奏法,可以搜The Study of Orchestration, 網上有資源。

4)音樂與人文,音樂評論方面,可以看看保羅·亨利·朗的《西方文明中的音樂》,這本書讀起來可以說是引人入勝級別的,不會像音樂史教程一樣乾澀,但內容又很豐滿。

西方文明中的音樂

如果你恰好感興趣的是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那麼不妨看看《古典風格:海頓 莫扎特 貝多芬》,這種專題討論很容易啟發我們提出自己的音樂問題,並認識到自己在音樂方面存在的偽熱情...

《古典風格》

關於這一類別的書,他們的作者往往都有極其深厚的音樂功底,你不一定能理解他的每一句話(反正我是常常不理解),但是至少可以看看他們在音樂中都關注到了什麼,他們關注的東西是不是自己也感興趣的,擴展自己對音樂的認識。

以上是我的一點推薦,希望對你有幫助。


嘗試用理性的方法去解決個感性的問題,南轅北轍。


百度 樂譜怎麼讀/樂理基礎 這類的就好了

樂譜的基礎是很簡單的,你只要知道一般高音譜號下,五線譜下加一線是do,其他的所有音都能推出來。

像是一些標記,這些一般基礎樂理科普都有講,大致上也就是,表示節拍,快慢,強弱,長短,連斷,反覆,開始,結束。

你可以這麼去理解樂譜,作曲家寫樂譜,是為了讓腦內的想法體現在紙上,本質上鋪子只是一種形式,演奏出來的效果,才是作曲家真正想要的。

所以樂譜本身不是死的,它是作曲家腦內旋律的直接體現,看一個曲子的鋪子之前,可以先聽聽人家的演出效果,知道作曲家想表達的是什麼意思,然後再回頭去看鋪子,很多標記啥意思,一下就懂了。

建議搞個電子琴,或者下個鋼琴app啥的,鋼琴電子琴琴鍵排列是很規律的,光照著鋪子,只用右手先學會一個簡單的小曲子,就足夠初步理解樂譜了。

至於鑒賞,你首先至少得把主旋律鋪子能扒出來,知道人家樂句與樂句之間,有什麼樣的規律,段落與段落之間,有什麼聯繫,和弦的運用是怎樣的,調性是什麼,配器又是怎樣的。

先理解音符和節奏,才能理解樂句,才能理解結構,先理解作曲家寫的是什麼,才能明白人家想的是什麼。


首先呢,我們先來看一下鋼琴上的音:

哈哈,想必第一次看見如此多的黑白鍵很是頭疼吧。別急,雖然看起來似乎有特別多的音,但其實鍵盤上「獨立」的音只有12個,其餘的音只不過是不同的八度罷了。

在說八度這個概念之前呢,可以簡單說下五線譜。五線譜,就是由五條線組成的,在這五條線之間呢,自然會形成四個間,如圖:

每一條線和每一個間上都可以畫一個音符,以此表示不同音高的音。當有遇到這五條線不夠用的時候,就需要加畫一些線,這稱之為加線

然後呢,我們常常會看見一些像小蝌蚪一樣的東西,它們其實就是音符

每個音符都略有不同,這是因為不同音符的時值(一個音符發聲的時長)是不同的。不同時值的音符的組合就構成了音樂的時間要素——節奏。當然,這裡只是非常草率的介紹。詳細的關於節奏、節拍等的概念,就需要題主自行查看樂理書籍了。

五線譜中還有一個重要的東西,譜號

譜號的作用是為了方便記譜,防止有太多的加線。

鋼琴一般是兩行譜表,分配給左手和右手(就像第一幅圖片里展示的那樣)。

除了上述這些外,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就需要題主自行查閱樂理書籍了。

好的,接下來就是八度了。對於八度這個概念呢,打個比方,可以說是一小杯含糖量為3%的糖水與一大杯含糖量為3%的糖水,它們的甜度應該是相同的,只不過是量不同罷了。八度也是如此,例如圖上小子組的c與中央C或者大字組的c其實本質上是一樣的(不太嚴謹的說法),只不過只是音的高低不同。換句話說就是聽感是非常相似的。

好的,知道了八度這個概念,那麼鍵盤上的88個音一下就可以縮減為12個音了。大部分的音樂,或者常見的音樂吧,其材料都不會超過這12個音。

但是呢,作曲家創作時所用的音階(音依據高低次序,依次排列起來)與這略微有些不同,他們往往會使用一些被稱作調式的東西。

最常見的是大調調式和小調調式,他們是按照特定的音程(用來衡量音與音高低差異的量度,類似於長度)關係構成的。例如說C大調,就是我們常常接觸到的:do re mi fa sol la ti,這是它們的唱名(用來唱的,它的作用好比英語里的音標);它們7個音呢也有對應的音名(音的名字,就像張三李四什麼的,是為了交流時方便人們知道你說的音是哪一個音),也就是C D E F G A B;其中第一個音是主音,在這裡(也就是C大調中),當然就是C了。對於大調的具體音程關係呢,題主可以自行查看樂理書籍,我在此就不贅述了。關於這個還有一點要提到:如果我們參照大調的音程關係,然後把12個音中的每一個音都作為主音去構造大調音階,那麼我們就可以得到不同的大調音階了。

當然,它們的模式是一樣的,都是大調;但是,它們又有不同,畢竟它們的音是不同的(最粗淺的講:它們的音名至少是不相同的)。

小調和這類似,不過是另一種和大調不同的模式。

知道這兩種調式之後呢,我們就可以說一下和聲

什麼是和聲呢,其實就是幾個音一起發聲,就像下圖這樣:

可以很明顯的看到,縱向上是不止一個音的,這就是音樂的和聲。幾乎所有古典音樂都是這種由和聲構成的多聲部(在有兩行以上的旋律或兩個以上的音同時進行的音樂作品中,每一行旋律或構成和聲進行的每一條音的線條即可稱作一個聲部音樂。音樂的諸多色彩其實就來源於和聲,並且縱向上不同的音又可以獨立出來,形成自己的橫向線條,由此就構成了復調音樂(歷史上,復調應該並不是起源於和聲,在此只是為了方便解釋):

其中紅色和藍色分別是不同的旋律,當然這首曲子後面甚至不止兩條旋律,題主可以去聽下巴赫的《賦格的藝術》里的第一首。

之後就是曲式(粗淺將,就是音樂的結構,然後如何去組織音樂材料)、配器(粗淺講,就是不同樂器它們的特性,以及如何把它們搭配在一起)方面的內容了。這方面題主如果感興趣可以自己去查看相關書籍。

所以,總結起來,題主需要一些介紹基礎樂理、和聲、復調、曲式、配器等的書籍,當然如果只是為了進一步提高音樂修養,不做深入研究的話,粗略了解就可以了。對於書籍的話,其實是有很多的,可能適合每個人的也不一樣,所以題主可以多多查閱,然後選擇自己容易看懂的進行閱讀就可以了。


很高興能夠遇到有喜歡音樂的人

建議可以去看看官大為的網站「上和弦」

慢慢從第一集看起來 可以做跟著上面一些練習

樂理 音樂歷史 古典 流行方面均有涉獵

樂理一定要結合實際來學

不然學起來真的會很枯燥

這個人講的都還不錯 至少我這個學習音樂的也能在中間學到一些東西

然後就是給自己定一個時間線 會更好理解

不同時期的作品會有不同的風格

我這裡給你一個粗淺的時間線

古希臘 古羅馬 中世紀 文藝復興 巴洛克

古典主義 浪漫主義 20世紀

根據時間線了解當時作曲家的特點

也可以去找那個時期代表的作曲家的作品來聽

我建議古希臘古羅馬和中世紀可以以了解資料為主

文藝復興時期開始找音頻資料 結合歷史來看

最後可以推薦你的書籍

《音樂理論基礎》李重光

《西方音樂簡史》余志剛

如果更加深入的去了解的話 可以買一下諾頓音樂斷代史叢書 不過我不建議一開始就買

最後我個人的一點建議是 多聽 多聽 多聽

有些作品並不是聽一兩次就能理解的

對與音樂要有一種包容的態度和嚴肅認真的對待

相信你能在裡面得到很多東西

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你需要學習視唱練耳。

去看我專欄吧。


謝邀啦!

推薦一個最簡單粗暴的方法:報一個樂理班。

除此之外還可以自己多分析一下古典音樂,交響曲子的結構之類的。

加油哦!


《基本樂理》


樂理買本書看看就行,要能讀譜,萬惡的視唱練耳了解一下……打底一年入門。


彈鋼琴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