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代都有混日子的人,而且不分年齡,在人群中的比例還不算小。

有些人天天看起來很忙,從早奮鬥到晚,但都經不起細想。

有多少人每天都是在重複著一樣的事情,像推著石頭上山的西西弗斯一樣,到了山頂,再回到原點,重複著同樣的動作。

大部分人都是活在舒適區里,但許多人搞錯了一個概念。

本能地覺得活得舒適的人,就是活在舒適區里,而那些看起來活得很拼的人一定都是在思進取,不混日子。

但活在舒適區里,就是用自己已經習慣的方式去「奮鬥」,遇到繞不過去的難題,也總會覺得是自己推石頭不夠努力,再繼續努力,總能撞過去。

雖然都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但許多人未雨綢繆的方式,也不過是在白費力,自欺欺人罷了。

用行動上的勤奮掩飾思維上的懶惰,遇事懶得想,就想別人告訴他們一條「清晰」「明確」的道路,然後自己悶頭干就完了。

能夠意識到這一點的人,永遠都是少數。

尤瓦爾赫拉利也在他的簡史三部曲里多次談到,未來這個社會上的大部分人都會是「無用階級」,連被剝削的價值都沒有,每天靠社會發放的「福利」過活,而這部分人存在的唯一價值可能就是通過「玩遊戲」的方式來訓練各種AI程序了。

今日簡史+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京東去購買?

沒有喜歡的工作,上班很痛苦怎麼辦??

www.zhihu.com圖標電子書人類簡史作者 尤瓦爾·赫拉利去查看?

電子書今日簡史作者 尤瓦爾·赫拉利去查看?


真屌絲就別跟著瞎起鬨了,其實題主是來炫富的,這個富是富餘的富。

我自己名下在徐匯有套房子,存款夠放大額存單。

越來越大手大腳,工資基本只夠自己用,還好本地人沒有房租壓力,還有點理財收入每個月能存個三四千。

工資全花光,說明生活質量要求極高,底氣很足,理財月收入三四千,那得幾十萬本金,徐匯房子上千萬了吧。

這才是題眼,大多數人也想不思進取,可是沒有她這個資本。

嚴格來說,她這叫「詩意的棲居」。一窮二白,房租都緊張,再跟她想法一樣,才叫不思進取。

再說她不是也挺上進的嗎——準備考公務員——這玩意不容易考的,需要很上進的。


工作不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嗎?

如果隨便工作,就能過上自己期待的生活。

為什麼要做天天996福報的奮鬥逼?

葛優躺不好嗎,錢夠用即可,有房有車,工資就夠用,有生活情調。

工作馬馬虎虎,不思進取,混個日子,上班等下班,下班後做點自己的事情,難道就是一種罪過。

如果不是為了搞錢,如果不是窮,誰還想上班哦,我就想天天在家,有吃有喝有玩,不知道多爽。

有個段子說的好,小李,你努力加班工作,明年老闆的賓士就可以換成勞博基尼了。


所謂的不思進取其實就是前兩年網上熱炒的「佛系」,

造成這一切的根本原因在於:經濟的快速發展導致絕大多數的中國人處於一種不上不下的生活狀態。

現在的社會經濟結構極大增加了階級上升的的成本,但同時又降低了基本生存的成本。

也就是說對於沒有家世背景的普通人而言,如今的社會降低了基本生存的難度,卻也提高了成為有錢人的難度。

你不會因為戰爭饑荒經濟崩潰流離失所甚至餓死,但也不再能享受到集體主義的各種紅利,即便領低保你依舊可以吃到大米白面,乘坐公共交通,享受信息社會帶來的便利,但你也不再能畢業包分配,單位分房子,貧富差距的加大讓你愈發清晰地看到這個世界有多大,有錢人的生活有多爽。於是乎,手裡的白面饅頭突然就不香了,廉價的公共交通突然就不爽了,因為有錢人在吃魚翅和牛法國鵝肝,在坐賓利悍馬瑪莎拉蒂。

在這種情況下,絕大部分沒有太大的野心,不求留名青史也不攀比嫉妒的人,認為自己滿足基本需求就行,不想給自己太大壓力,住不起house住個小二居不也行嗎?吃不起高檔牛排擼個烤串也不挺好?

即便不思進取,也還能湊活著,集體主義社會文化的淡化也不再給年輕人套上一個「建設祖國報效人民」的歷史性枷鎖,你活著就是為了你自己,頂破天再加上你父母。

所以不思進取這種心態在如今的社會,不值得驕傲,卻也沒有什麼丟人的。


因為不思進取,得過且過,天天混日子,這樣的生活,真的很舒服很爽啊。

思進取了,就會真的取得成功嗎?

不得過且過,就能過上想要的生活嗎?

天天不混日子,就有好日子嗎?

大部分人積極進取,不混日子,也不是真的有什麼遠大理想,偉大抱負,說白了就是為了多賺一點錢,而賺錢是為了什麼?為了滿足自己的物質慾望啊。

當你發現自己輕輕鬆鬆開開心心,每個月能攢下3、4000, 已經可以自我滿足了,幹嘛非要花時間精力,再往上爬一爬,搞的自己沒那麼輕鬆沒那麼開心,卻只能多賺個1、2000塊呢?

在我看來,工作不上心,天天混日子的生活方式,遠比工作超賣力,一直996的生活方式要健康得多,快樂得多。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