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見文言不全等於古漢語,清末民初時依然是主流,引入西方文化的各類書籍也都使用文言文,再加上新名詞和歐化中文的滲透,文言不也在變化?

死語言,又稱滅絕語言、滅亡語言、死語、絕跡語言,指一種已經不再有人以之作為母語的語言。

就單回到清末民初這個時間點、回到那個語言環境來看文言,文言是否根本不是死語言呢?


根據死語言的定義,這裡的語言是指口語而非書面語。雖然現代語言學家將書面語與口語同時包括在語言的範疇內,但中國古人將二者分得十分清楚。古代文言只是書面語,除了口語,古代文人還造了很多非口語的因素。因此,文言從一開始就不同於口語,中國古人從來沒有把文言當成母語,所以也就沒有什麼死活的問題。作為書面語,文言自春秋戰國繁榮以來,直到清末,一直是正統文人的表達工具;而下層文人或文化水平不高的人,則傾向於運用接近口語的白話。白話文運動主張廢除文言,主要是學習西方,使國人更容易掌握,是啟民智的重要措施。


文言文沒有一個母親教自己的孩子說,也沒有與任何一種口語綁定,你可以用任意一種方言閱讀,甚至可以用朝鮮越南日本的漢字音閱讀——完全滿足「死語言」的定義。


謝邀。像literary language這種半死不活並且不一定用不用作口語的東西--這怎麼算它的language death?

以那個清末民初的詭異文體版漢語為母語的人應該沒有,但是應該有很多會聽不會說的half-speaker們吧。所以也可以說沒死呢。

(或者說沒死透呢:因為語言死亡不是「嘎嘣」就死了,而是有一定時間差的。先來一代會聽不會說的half-speaker(我發現東北話的「半語子」居然是個契合的翻譯),然後下一代就沒什麼了。)

說文言是死語言的是西方中心主義,把西方人對語文的看法和標準套在漢文上。而中國語文,本應沒有死不死一說。


死語言是指沒有人以之為母語的語言。例如古希伯來語,羅馬的拉丁語。

應該是融入到日常用語中了,因為文言的主旨應該是以字表意,而西化的語言是以詞表意,是一個互容的現象,而且畢竟有群眾基礎,要不《聊齋》也就不會盛行了。


謝邀!文言比白話更有深意,讀起來有唇齒留香的意境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生死契闊,與子成說!抱歉,不懂這個問題。不過我喜歡這種語言,而且我相信,我的後代也會喜歡的。
你看現在語文課本上有沒有文言文課文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