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放棄自我只會討好迎合的音樂人,缺乏素養只喜歡賣人設的「音樂人」,沒有底線崇尚流量至上的營銷炒作,家庭教育不當沒有教養的小學生們,缺乏音樂基本認知愛吃豬食的聽眾。


傲慢。

「我給你聽什麼你就聽,我想要什麼流行就能讓什麼上熱搜。」

「我idol唱的自然是高端藝術品,你不喜歡就是你有錯,趕緊謝罪。」

請問哪裡來的底氣?這哪裡是一個能好好做音樂的環境呢。


謝邀。資本和流量正在毀了華語樂壇。音樂需要靜心,用心去做。一個創作型歌手需要時間做音樂,為了流量和金錢,歌手輾轉於各個平台,哪裡有時間打磨音樂。


如何拯救華語樂壇:

1 流媒體付費, 簡單說 版權不準獨家,讓軟體體驗決定用戶選擇哪個平台,平台只有付費了才能聽歌,否則只能試聽或者只能隨機播放歌曲

2 付費專輯禁止重複購買,嚴禁刷銷量。。。。

其實就是和音樂發達的日本歐美學習啦 流媒體按月收費 專輯一個ID只能買一個


某些畸形的飯圈文化以及其推波助瀾者


謝邀。

這個問題其實有點類似人類是如何破壞大自然的。

其實人類能破壞大自然嗎?

人類的不當行為最終只會招致大自然的反噬,最終被破壞被消滅的只能是人類自己。

沒有什麼能毀了華語樂壇,最終這些所謂的能「毀了」華語樂壇的東西,最終毀滅的只有他們自己。


1.聽眾審美沒有提高

「我們不喜歡XXX是因為他水平不夠,但是能欣賞XXX的人,審美水平已經是平均之上的了,更多的人,連欣賞XXX的水平都沒有。」

2.市場畸形

這方面最大的代表就是數字專輯。現在,數字專輯銷量儼然成為了粉絲吹牛的工具,雖然有一些歌曲看起來賣了幾千萬,但是鬼知道是不是小號刷的、公司回購的。實體唱片時代過去之後,整個市場都畸形了,資本控制下的市場愚昧而不自知。

3.對一些人,我們缺乏批評的自由

這個就不展開說了,我怕號沒了,畢竟資乎。


我一個華晨宇黑非常反感所謂華晨宇毀了華語樂壇這種說法,華晨宇本身沒有錯,他的歌有一部分的確是好聽的,他的創作能力的確是有的,他的唱功也的確是在線的,作為一個歌手他是合格的,他的音樂的確也是讓華語樂壇有了新的血液,華晨宇完全可以通過沉澱出好的作品去征服別人,而現在華晨宇的成長方式已經跑偏了,走了一種並不是特別好的模式。真正毀了華語樂壇是華晨宇這種的歌手飯圈化偶像化和背後大資本的逐利模式,我們過去認同一個歌手更多的是因為歌而喜歡人,現在的模式不同,通過包裝炒作樹立人設,然後再粉絲去喜歡作品,這種模式不僅傷害的是華語樂壇,更傷害的是歌手本身,為了流量與噱頭製作的作品滿足粉絲,粉絲再用傳銷式的推廣洗腦下一代,用軍隊式的輿論攻擊別人。這種模式即使沒了華晨宇也會有李晨宇王晨於,跟偶像一樣無非流水線的作品,資本看到這麼能掙錢,誰還會用心培養有靈氣的歌手。而歌手首先浪費了青春,失去了學習成長的大好機會,也失去了創作自己喜歡的作品的機會,當下一個商品推出來,過時的商品也就會被拋棄掉。華晨宇剛出道時的靈氣和潛力有目共睹,但這幾年並沒有通過進修改進自己的唱功,就如同傷仲永一樣,芳仲永本身是個天才,真正讓他泯然眾人的是他的父親。辛虧是華晨宇現在逐漸走回來了,最近的幾首歌看出了他想改變這個情況,當華晨宇真正放棄綜藝,遠離微博,踏踏實實寫歌,成為真正意義的領軍人是時間問題,但華晨宇的腦殘粉給爺爬。


住口 !你的華是不是四聲? 大不敬!


我覺得其實是更多元化的選擇。

以前人們的娛樂方式都更少,可能真的熱愛音樂的人更多。氛圍上年輕人大多數都愛音樂。

但是現在沒那個氣氛了,沒人買專輯,歌手單靠專輯和演唱會根本賺不到錢,主要是上綜藝和代言賺錢。歌手也是要吃飯的,沒錢賺誰還搞音樂啊?

還有就是我真的覺得現在的歌手也很少有特別熱愛音樂的了。

看過張惠妹的一些採訪,我覺得那是真的熱愛音樂而且最終歌手生涯又成功的人。她在人生最崩潰的時候,哭過以後還是在想演唱會的細節。她會在深夜和好友打電話只為分享一首自己喜歡的歌。她的專業水平更沒的說了,那個時候衡量唱歌怎麼樣的標準還是好聽,而不是現在的穩就夠了,阿妹本來音色就超好,可深情可搖滾,現場又唱的好,和音張嘴就來。她還出了超級多專輯,留下很多金曲。

但是現在新聲代的歌手(指周杰倫林俊傑後面的一批),就算是最火的,又有誰能達到這個水平呢?

華語樂壇沒落了,悄悄地。


怎麼回答這個問題呢?

不是專業人,不說專業話,只作為一個普通的聽眾說一下自己想說的。

那些所謂的飯圈和一些音樂平台。首頁推薦的要不然就是流量小生,要不然就是自家提拔的所謂音樂人,這會讓大量聽眾是知道這個人,然後點進去聽他的作品,然後了解他這個人,作品卻沒有什麼特色。

總體的大陸音樂APP都熱衷於什麼排行榜,在前面的都是某些短視頻APP的歌曲排行榜,而那些古典音樂,搖滾,藍調,RB,鄉村音樂都在頁面的下方下方再下方,你點進去會發現華語的或者說是大陸的音樂人基本就很少。我自己覺得同質化太嚴重了。

而那些飯圈的人,我自己認為就是不應該存在的群體。你們飯圈喜歡的是什麼?這個人的作品?那你是歌迷?影迷?書迷?還是喜歡這個人,喜歡他的一切?不要整天宣傳你們喜歡的那些人的音樂作品,試問一句你聽得進去嗎?不要總是摁著別人的頭讓人家聽你喜歡的那個人的作品,你那麼喜歡宣傳他,他知道嗎?你以為你在維護他為了他好,其實你在毀了他,你們包圍起來的世界會讓他迷失,讓他不知道自己是否在進步。

無論是什麼音樂人,都應該遵循自己的本心,做自己想做的音樂,如果只是為了所謂的流量和資本,那當我沒說。

這個音樂市場的大佬們整天砸錢做的音樂作品,除了為了錢,還能是什麼?商人就是要盈利,如果商人真的有為音樂進步而努力的心,可以參考一下灣灣的藝術類鼓勵計劃(不知道怎麼說,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總之,在當前大陸的音樂市場,正在作孽的有三個。


華樂很好,人才輩出,百花齊放。


我真是佛了,知乎這種高知匯聚的平台,竟然把責任全部歸於飯圈? 我可就奇怪了,飯圈的受眾畢竟不是所有人吧,真正的音樂愛好者的基數其實不小的,那為什麼沒有好的音樂?

你先回答,最近幾年華語樂壇是否真的沒有好的音樂?

答案必然是否定的,最近幾年幾乎是華語獨立音樂創作力最強的幾年,依託各大音樂節,本土原創音樂不斷的脫穎而出。(舉例;大陸的島嶼心情,野外合作社,台灣的草東沒有派對)這些音樂的質量和深度和編曲完全超過了之前所謂的華語樂壇。

但是問題在於,他們沒走起來,就是依舊在一個小圈子裡火。

廣大知乎群眾是不是覺得只有真正優秀的流行音樂才能代表華語樂壇?宋冬野的《郭源潮》在台灣金曲獎打敗了周杰倫拿下了最佳作詞,可是這首歌呢,在國內的傳唱程度和那年的周杰倫根本不能比。那你能因為他沒火,就代表他不是好的華語音樂么?

結論:經歷過港台的黃金時代,缺少了優質的流行巨星,但是丫又不願意聽一些除了大流行以外的音樂,乾脆把其他音樂類型歸類為小眾。(嘻哈、搖滾、民謠、電子在世界上基本上都是主流音樂,到了國內一概變成小眾) 導致大眾覺得華語樂壇死了。

華語樂壇其實根本沒死,飯圈自己玩他們的,但是作為大眾音樂愛好者,如果還是只把自己的愛好限定在傳統的港台流行,那真正的優質華語音樂作品會一直被埋沒。


作為音樂人過於關注人設和專輯銷量,畢竟人設不好就帶不來大批粉絲。銷量差,資本就不會去包裝你。你就沒有曝光度,作出好音樂也沒人聽。例如汪峰在歌手翻唱《下墜》前,不是號稱這首歌在qq音樂的評價是0嗎。(音樂人的問題沒辦法展開細說,因為他們包裝自己的目的是為了自己的歌可以被聽眾聽到,但為什麼如此包裝難道不是為了迎合聽眾口味嗎?指望人人都活成竇唯也不現實不是?)

作為聽眾缺乏基本音樂素養,抖音推什麼就喜歡聽什麼,對於音樂風格和聲樂技術沒有獨立判斷能力。可是畢竟聽眾大部分都是非專業人士,無法具體的分析一首歌本就無可厚非。但現在網路普及到每家每戶,每個人都可以上網表達自己的觀點,某部分聽眾判斷能力明明只停留在我聽著舒服不舒服或者這個歌手唱歌時有沒有換氣聲,卻還要在網路上大放厥詞諸如咬字不清晰,唱歌沒感情,只會飆高音。(別誤會,我就是同情黃霄雲,你咬我啊。)這種言論會瞬間勸退同樣缺乏基本音樂素養的其他聽眾,也許會導致某些可能是好作品的音樂無法流傳開。

表達一下個人觀點:所有拋開技術談感情的都是耍流氓。碧昂絲的listen有沒有感情?但營造這種感情的聲樂技術聽眾聽的出來嗎?騰格爾在歌手唱的那些歌曲有沒有感情?你敢說騰格爾沒有運用一點聲樂技術,全是大白嗓子干吼?

前兩年火的《沙漠駱駝》就是一首節奏感強烈,大白嗓子干吼的歌,但是鄧紫棋在聲樂技術還沒有完善的時候唱的《what have u done》也是一首節奏感強烈,吼出來的歌,而且歌詞頗有深度,如今這首歌也沒有大火到類似《沙漠駱駝》的程度啊。

一:粉絲對華晨宇之流的盲目推崇。

二:音樂人對單曲的推崇和對專輯的排斥。

三:音樂題材的限制和審核過於敏感,很多好作品卻無法出現。比如小人的《真相不止一個》。

四:太多音樂人對於歌詞作曲唱功陷入了一個誤區。無非兩個極端。一,宥於情愛不可自拔,審美狹隘。二,脫離情愛投身社會,世界,生態等冷門卻有思辨性題材卻根本達不到那種思想高度。這樣寫出來的詞,要麼過於庸俗,要麼看起來陽春白雪,卻經不起推敲。

五:沒有代表作,好的音樂人一直不火,終於有了代表作,卻只能是一首口水歌。靠著口水歌火了之後或許也想過寫有態度的歌,做有態度的音樂,但是卻受市場裹挾最後作罷,陷入怪圈

六:總的來說,國內從來不缺好的音樂人,只是缺少好的創作環境,還有最為關鍵的,日漸下降的聽眾審美力。(抖音占很大一部分的鍋)


想到什麼就說什麼吧。

1.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導致現在獲得音樂的途徑變得輕鬆簡單。聽眾更容易接收到新作品,但歌手們高質量的作品的產出效率並為改變。甚至,有所倒退。

2.飯圈文化的流行,把偶像與歌手劃等號。靠臉唱歌,發單曲,賺快錢。然後粉絲無節制刷榜,霸佔公共資源頭條熱搜。

3.音樂綜藝節目的火爆,導致觀眾對「好」音樂作品僅僅局限在某一個點上,比如「高音崇拜」,比如一首歌必須「燃」、「炸」、「high翻全場」

4.質量一年不如一年的選秀,加上網路,導致成為歌手的門檻越來越低。

5.什麼熱度高,能賺快錢就做什麼。說唱火了我就把生命獻給說唱,RB流行那我的血液里就流淌著RB。這樣的歌手音樂人不要太多。

6.粉絲腦殘,無腦輸出自己鐘意音樂人的作品。這裡特指那些有實力有作品的音樂人,音樂人無錯,只是粉絲腦殘惹眾怒而已,但也足夠毀掉一個優秀的音樂人。

7.自詡致力於推廣某某風格的原創音樂人,一套和弦走天下,欺負大眾不通樂理的「音樂人」。比如,致力於推廣國風的某些「音樂人」

8.某些歌手倚老賣老,人品差,特別是在一些選秀上扼殺新聲力量(這詞兒用的有點過)。

就這些吧,看看還有什麼可以補充的。


不是聽古典音樂的人

不是聽流行音樂的人

不是聽搖滾音樂的人

不是聽布魯斯音樂的人

不是聽韓語歌曲的人

不是聽英語歌曲的人

不是聽日語歌曲人

而是一些告訴你

你不喜歡他喜歡的東西

你就是

無知

沒有素質

不懂音樂

不懂創作

不懂演唱

那些人。


畸形的飯圈文化,正在毀了華語樂壇


是一群不願意花錢又喜歡居高臨下胡亂點評的人。


華宇樂壇,晨不發音 (溜了溜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