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天道是指萬物可以自然返歸,即返者道之動之意。所以高者下之,卑者增之。看起來像是損有餘而補不足,實際上是萬事萬物的自然變化。

而人道的本意是法天地,所以需要生生不息,那麼首先就是人類自身的生生不息,因此聖人以自身之厚德鴻福布施於天下之人,使人得到生養教化之功。但是人往往是自私自利的,所以在人能夠化之前,看起來就是缺德之人損不足之德而益其富裕之財貨。如果人能夠教而化,那麼慢慢的人也是會損有餘無益之財貨而補不足之德行了,即回歸到人的自然而然狀態。

所以這裡的人之道是不詳不善之人道,而聖人的工作就是使不善之人道返歸正常自然之人道。


就是棄人之道而行天之道咯~~~

也就是說,要損有餘而補不足,比如念書,有弱科就得先突擊弱科,走平衡路線,否則會被短板效應坑到啊!同樣是10分【滿分150】,80到90的10分,肯定就比130-140那10分好加!所以在安排學習時間的時候就得「損有餘而補不足」咯~~~

要是按人之道呢?那你高分的科目肯定是你喜歡的,天天刷這科的題也刷不煩,想要完全放棄不喜歡或者不擅長的東西,專攻自己喜歡的,其實也是人之常情啦~~~但是高考還是要看你的總分……so……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宇宙的法則「天之道」,如拉弓射箭一樣,弓拉得滿,箭才能射得遠。我們中國人說,一個壞人還沒有受到惡報,是因為他「惡貫沒有滿盈」,等到壞事做得滿盈,如拉弓一樣,「啪」的一聲就射出去了。所以,上天之道是有一個道理的,也就是為什麼好人沒見到好報,壞人也未見惡報。西方人也說,「上帝要他滅亡,必先使他瘋狂」;中國人則說,「天將降大禍於斯人,必先厚其福而報之」。所以有時候得意不是好事,上天可能是要毀滅你,不然不會給你這麼好的福氣。

人不如意時,反而不會昏頭,而惡貫則容易滿盈,所以「天之道」像張弓一樣,「高者抑之,下者舉之」,弓對準目標射,太高時要往下一點,太低也不行,要技高一點才能射到。「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道就那麼公平,你這裡多了,他一定給你拿掉一點,少了又會補上一點。所以,佛學叫這個世界「婆婆世界」,譯為「堪忍」,說我們這個世界是缺陷的世界。《易經》也說這個世界是缺陷的,讓你有錢就不給你學問,有學問就沒有錢;給你子孫滿堂,就不給你別樣了,所以總是有缺陷不圓滿的。。

我常常對人說,老兄,你又有錢又有地位,家庭妻子樣樣好,你又要想成佛,那我幹什麼啊?樣樣你都有了,會有這樣的事嗎?像他們出家要成道的,樣樣都會掉了,只站在修道這一邊;站到這一邊,總是會少去那一邊的。像漢武帝、秦始皇,都是同樣的思想,既要當皇帝,又想成仙。天道不是這樣的,是「損有餘而補不足」,非常公平,像天平一樣公平。

「人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人類卻不像天那樣公平,人們錦上容易添花,更有損人而利己者,所以人道會受慘痛的報應。歷史到了大變亂時代,大的劫運就來了,這是歷史的因果。我們讀二十五史就知道,如何開國,最後就如何結束,對照起來是一模一樣。以因果的觀點來看歷史,非常有趣,像清朝滿洲人,孤兒寡婦帶了數萬人入關,歷經兩百多年時間,統治了四萬萬人,最後還是孤兒寡婦坐火車回去了。怎麼來就怎麼去,怎麼上一台就怎麼下台,一點都不差。

「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學道的人有一個原則,佛家叫「菩薩道」,「有餘以奉天下」,把我有餘的都會出來,幫助天下人,多布施給別人,只有有道的人才能做到這種事。

「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所以老子始終告訴我們「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個人做事也好,為天下國家也好,不要把你的成功看成是你自己了不起;「功成」是大家的;「名遂」,出了名已經不好意思;「身退」,趕快自己退下來,這是「天之道」,是天道自然之理。所以,把一切的成功奉獻給世人,布施給天下,老子叫我們效法天道,這是因果的大原理。

公眾號南山當歸摘自《老子他說》


「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節選自《道德經》,第七十七章)

或可作此解讀:

天之道:抑+舉/損+補=反向對沖=中和/抵消=「去極性/無極性」。

人之道:損+損/余+余=同向疊加=累積/增強=「加極性/有極性」。

根據道德經全篇的語境有:道=無為。

再結合此章有,無極性=無為=道。

因此,天之道符合老子的核心思想,應該向天之道靠攏。

此處,人之道則不然中的「則不然」三字,或許是通過對比天之道的「合乎道」,凸顯人之道的「不合乎道」(背道而馳),暗藏嘲諷,否定意味。

因此,本質上,在老子眼中,大約是:

天人合一 = 人法天 = 人之道的去極性/無極性。


宇宙之中有天道、地道和人道。天道是宇宙萬象的運行規律,地道是地球萬物的運行規律,人道是人類社會的運行規律。本來人也是地球萬物中之一物,既要遵循天道、地道的運行規律,又要遵循人類社會自身內部的運行規律。人之外的其他動物只能遵循自然界「物競天擇,弱肉強吃,適者生存」的運行規律。

同樣,植物也只能遵循自然界四季變化的規律而生長。但人類社會不能完全遵循自然界的「物競天擇,弱肉強吃,適者生存」的運行規律,人類社會還存在社會倫理道德的運行之道,人類在很大程度上要遵循人類社會的這個倫理道德運行之道。所以,自然界運行之道和人類社會倫理道德之道並存,當人類自身的覺悟高,社會文明程度高時,「人道」高於「自然之道」,反之,人類社會文明程度低,人類的素質也低,「人道」為「自然之道」所取代。因此,「人道」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人類社會生產力不斷發展,出現了剩餘產品,這些剩餘產品由誰來掌控,由誰來支配?若依據自然之道,肯定是由強者來掌控和支配,弱者無能力來掌控和支配這些剩餘產品。弱者在社會大系統的運行中只能是處於被佔有、被侵佔的地位。這種「弱肉強吃」的自然運行之道又有背於文明社會的運行規則,所以,就會產生有別於自然運行之道的社會倫理道德之道,也就是「人道」,用「人道」來規範強者的行為和道德,使強者擁有的優先權控制在一定的道德範圍之內,也就是說強者心中的佔有慾不能太過份,不能無底線,從而使整個社會保持在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公平公正、合情合理的範圍之內,從而體現出人類社會不同於自然界的運行規律,相對來說有「人道」,而不像自然界那樣,貫徹的是「弱肉強吃」這一條簡單的規律,強者想吃誰就吃誰,或遇到誰就吃誰。

所以,為規範人類自身的行為,特別是強者的行為,以保證整個社會的正常運行秩序,一方面由人類自己制定出刑法來對人本身的不良行為進行懲罰威懾,另一方面從教育入手,對人的內心進行教化熏陶,讓人從自己內心認同遵循「法、禮」的規範,使人遵循「人道」來為人處事。

因此,道家在人文教化中倡導人們無為,不要去爭名爭利,如果整個社會人人都能這樣,那麼人類社會就不會有永無休止的紛爭,也就不會發生「弱肉強吃」的事情。但人性中既有善性又仍留有獸性,像老虎總要吃肉的本性這是改變不了的,教育老虎改為吃草,這是不可能的事。人性有時就如獸性,人性中也有自私貪婪、好名好利、好色好權的本性,就像老虎好吃肉一樣,所以道家的教化思想在現實社會中有時很難對人心產生教化作用,特別是在大爭的社會中更是無用。

儒家在社會人文教化中試圖從人性中的善性出發,努力從人的內心去教化、去激發人內在的善的因子,以「仁義禮智信」來教導人們,來規範人們的行為,苦口婆心地勸說人們去遵循「人道」。儒家的人文教化思想在一個政治清明、經濟發達、社會安定、人們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的社會人文氛圍中才有可能發揮作用,同樣,如果是在一個大爭的時代、大爭的社會裡,有時也是很難發揮作用的。因為在一個大爭的時代、大爭的社會裡,人人為了生存,就會像老虎一樣,使自己的本能之性佔據主導地位,為了自身的生存就必須去爭,人性中「弱肉強吃」的獸性就會暴露無遺。而人類社會的倫理道德之性是要靠人的內心來掌控自己心中的不良情慾,也就是孔子說的要「克己」才能「復禮」,若不能做到「克己」也就實現不了「復禮」的目標。

在一個大多數人爭名奪利的大爭的社會裡,如何去教化、去要求人們在心中「克己」呢?這就是「人心惟危」社會了。即使說在社會現實里真得存在一批人,他們內心深處很想遵從儒家的人文教化思想,從自己做起,在為人處世中講仁義禮智信,但在現實社會裡,他們就有可能會經常「吃虧」,會經常被人「坑蒙拐騙」,人經過多次的「吃一塹」後,也會「長一智」的,最終也會變得聰明起來,變得有心機起來了,也只好遵循「適者生存」之道了,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保護自己。

因此,儒家的教化思想在大爭的時代有時也是很難發揮作用的,儒家的教化思想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是一個明證。同時,墨家提出的「泛愛」的教化思想,主張在現實社會實行「無差別」的愛,無親疏遠近之差別,這有時更是不可能實現的,是更行不通的。因為中國曆來就是一個講親情、講友情的社會,中國人的愛是由近及遠,由己及人,都是有親疏遠近及內外之別的,都是先愛自己的親人友人,再推及他人,對自己「親、近、內」的人的愛和對「疏、遠、外」的人的愛肯定是有所不同的,所以墨家的「兼相受」的無差別之愛只是一種理想和願景而已,有時是行不通的。

由此可見,儒家提倡先由愛親人、愛友人,再推及愛他人,從理論上說,這倒是有實現的可能,這也是人心發展的一個合理過程,但在現實社會裡也有可能不是這樣。同時,道家說人有大爭必有大患在身,有小爭必有小患在身,不爭故人莫與之爭,或許還是有一定的道理,也說不定呢。


本來合一,人的私慾戰勝了天理。如果人可以認識真理,回歸本來就好了。


人之道這裡指的是世俗法則,而不是天人合一里所指的那個本真的人。合的是萬物之靈守拙不華的人,而不是世俗的人之道


讀書要通讀,不要斷章取義。

老聃講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綜合全文來看,這句話是一種批判。告誡人們何為天道,但多數人卻反其道而行之,為追求慾望不擇手段,這是錯誤的做法。老聃告訴人們,順應天道法則才能實現天人合一。

所以,二者並不矛盾。


要合於天道,而盡於人道。


天道就是陰陽相生,整體上都是陰陽平衡。你看太極圖就是範本。

人一般是追求陽剛或者追求陰柔。追求的是至剛至柔。如果一個人跟天道一樣,那必然是陰陽合和的凡人。沒有任何特殊的地方。

這就是河洛理數所說天數25地數30符合天地規律的人那一般是一生碌碌無為的命格。

請慎思。


馬兒在原野奔跑,啃食青草,是出於天性,給馬兒釘上鐵掌,套上轡頭,是人用智巧,就是天人相背。但人的本性並不需要馴服馬匹,這樣無非是為了能夠省些力氣,多得便利而已。所以道家說「絕聖棄智」,少用智巧,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而人稟賦性命,也是順天合道的,但後天猶如混沌被鑿開七竅,見素抱樸的本性已經淪亡,將智巧視為應當,所以乖背於天。其實本不需要許多智巧,能分清楚什麼是天,什麼是人,就足夠了。


有對立啊,但是也能統一呀!講究順其自然,道生一,先達一,順其道也。


其實這句話是錯的

為什麼呢?

因為人生太過短暫

看到有錢人越來越有錢,窮人越來越難過。就武斷的定義出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

其實根本就沒有什麼人之道,所謂的人之道只是有餘的過程而已,當真的絕大部分人都食不果腹衣不遮體居無定所之時,所有的一切都會被砸碎重來,這就叫做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每個朝代不外如是

根本就不用刻意的去靠攏天道,去天人合一,因為人本身就是世界的一部分,你想逃脫都無法逃脫,又何必去刻意靠攏呢?

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是因為余的還不夠多而已。


天之道,人之道。

如何天人合一?

其關鍵在於此人之道為「顛倒想」

若人覺悟,則人之道通於天之道。

則自然「天人合一」


這點《道德經》不是給出答案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要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人就得效法天道。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