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麼樣一個人,你周圍什麼樣的人?你都不說,我怎麼給你分析。


或許是,特別是在你已經有這種感覺的情況下。


群體又蠢又壞,你融不進去,說明你沒問題。

群體沒毛病,你融不進去,說明你有問題。


未必是自己愚蠢。

涉及到兩方面的問題,就要在兩方面都分析。

可能群體有問題,可能自己做的不妥,或者都有問題,甚至可能都沒有問題。

如果群體和自己的期望差異很大,即使群體和自己都做的很好,恐怕也會與群體格格不入。

多換幾個群體看看,通過對比分析,大概就知道是不是自己做的不妥。


首先確認自己有學習有思考,然後明白最大的危害就是因為格格不入而自卑。


不一定


沒法融入集體說明你比這個群體要高並不是因為自己愚蠢因為你和群體在一塊會覺得他們蠢所以融入不進他們的話題。或者是你的性格和他們格格不入他們並沒有特別友善的接待你的融入。好好思考思考如果真的有必要融入這個群體再去想辦法融入如果沒必要那大可不必融入


是的!總是與群體格格不入,就是情商低的表現了!這還低調內向什麼的無關!情商低所以也可以說是愚蠢的表現!


要麼你自己有問題,要麼群體有問題


我覺得與群體格格不入與自身愚蠢是無關的呢,主要是可以分兩個方面來看待自己。第一自己是否性格上有一些缺陷,我這樣說可能有一點過分了,但是這確實是需要反思的,如果說是自己本身性格與人不和不善表達的話,那麼與群體格格不入就是很正常的了,這就與自己是否愚蠢無關最多是交際不行。第二的話,問清楚你自己的內心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想融入那個群體,因為很多時候不是群體排斥你,所以你格格不入而是你自己根本就不願意並且不敢去融入,剛伸出一小步,就被自己給嚇退了。


為什麼有人總覺得拋棄自己獨立思考能力,非得融入一個群體就聰明呢,誰知道那個群體要求削掉什麼才能融入。

玩過俄羅斯方塊吧,當方塊為了融合而大幅調整,要不是一起消失,要不是融化失敗。

當然,如果想培養最嫩的韭菜,菜農們肯定會推廣,快融入,啥都別想,人一思考,xx就發笑。


怎麼會愚蠢,證明你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能擺脫群體內常見的共性引導和過激引導帶來的思想偏差。特立獨行一般不是愚蠢,而是更聰明的表現。


找個自己的宇宙。


哲學家叔本華在《人生的智慧》中提到,人生幸福與否取決於三個方面的因素:

1、你是什麼樣的人?

2、你擁有什麼財產?

3、別人是怎麼評價你的?

第一個因素是核心,即你本身的特使是什麼樣的。有些人內心充盈而敏銳,能夠從大多數人視而不見的細節中有所感悟,體味到幸福。他們即使在一個人的時候也不會覺得無聊,一本書、一段音樂都會讓他們樂在其中。這就是為什麼一些心智很高的人往往喜歡獨處。

普通人則會將幸福寄託於身外之物上。孜孜不倦的謀求財富,樂此不疲的遊走於社交圈子,依靠滿足感官的意欲來增加自己的幸福感。

當然,如果只追求第一方面而忽視甚至排斥第二、第三兩方面,則會陷入唯心論的深淵,被孤立在社會網路之外。第一方面起決定性作用,但是三個方面需要整體協調。

所以,如果你總是與群體格格不入,並不代表你愚蠢,反而很可能是心智較高。但是需要注意不能過於自我封閉,可以試著尋求一些高質量的社交。


人生如戲,本來就是演給別人看的,誰會在乎你真正怎麼想,既然是戲,為什麼不演成喜劇?


你可以舉幾個例子豐富一下自己的問題

當你覺得不溶於這個圈子的時候,可以努力換個圈子。

這個時代,自殺的人都能建個群聊,怎麼會沒有人跟你保持一樣的想法呢

如果你困擾的大多是周圍的人說A是黑的時候,你覺得A是灰色的,並不是那麼黑的這種關於意見的問題,那可能你習慣冷靜的思考問題,不喜歡人云亦云,這是對的。

如果沒有共同愛好,那就更簡單了。打開豆瓣,貼吧,知乎,微信,各種社群,隨便你找

嗯,就這樣吧!


魯迅先生說過:虎狼總是獨自前行,牛羊才成群結隊。這句話不無道理,不過現如今社會過分的貫徹這句話也是行不通的。假設你在你的公司總是那麼「特立獨行」,很可能會引起老闆的不滿而限制自身發展。所以,在堅持原則的情況下適當的妥協,讓自己顯得合群一些會更好


與群體格格不入是有各種可能原因的,畢竟人際關係是複雜的無法以偏概全。以我的經驗看,有可能是性格因素,慢熱型的人的確難以快速與周圍打成一片。我當初就因為內向慢熱的性格非常難以融入一個新群體,但兩年之後竟也能在群體里非常歡快自在地和周圍人打成一片。雖然兩年的適應期看起來的確異於常人,但終究不是因為自己的愚蠢格格不入。此外,三觀、興趣愛好、不同的性格等也可以是格格不入的原因。不要覺得和大多數人不同就一定是自己有問題,世界之大,你或許只是恰好獃在一個大多數人都與你不同的環境。這個70億+的世界裡,幹嘛要只盯著那麼幾十幾百個人的圈子就懷疑自己愚蠢呢。

上面提到的都是我生活中所經歷所見聞的真實原因,不過我還真就也見過因為「愚蠢」而格格不入的。就比如一哥們兒情商是真的低,文字理解、問題解決的能力也真的是不堪入目,在一個以效率辦事,速度收工為目的的團體里自然就不被青睞了。

總之呢,格格不入原因諸多,個人認為反省自身並自我改進是必須且正確的,但沒必要妄自菲薄。


我在大三前一直覺得自己和群體格格不入,我出生在一個閉塞的小地方,但我喜歡新奇,別人學智能abc的時候我打了兩年天龍八部了,別人開始用雜誌追星我已經通過網路追國外的重金屬樂隊了,別人看虹貓藍兔七俠傳的時候我沉浸在對高橋留美子的欽佩里,別人情竇初開我在一部一部瘋狂追番,別人看快樂大本營我看漢娜蒙塔娜,反正就是嘮也嘮不到一起去,玩也玩不到一起去,他們說的我沒看過,我說的他們不知道。

但是其實只是和這些人不搭而已啊,你在遊戲里有幫派一起做任務玩遊戲,你在粉絲網有和你喜歡一樣的歌星的人,你在評論區有和你愛看同一部番的夥伴,你只是需要換一個圈子而已,雖然可能要你找好久,可能要找到好遠,但是世界就是這麼大啊,人就是這麼多啊,要多找一會也正常嘛。

我這個人從來沒違抗過已經安排好的規程,就是分到哪個班就去哪個班,考到哪個學校去哪個學校,沒經歷過轉班啊轉學啊,直到大三我因為實在受不了第一個寢室,請求換了一個寢室,啊,我的人生突然變得前所未有的舒暢了,我的軌道變了,我新認識了一些人一起玩,然後和新的人住在一個屋裡,這些人不是說和我完全趣味相投,但就是有比較搭的地方,大三大四雖然也是普通生活喜怒哀樂,但真的是我至今為止人生中最坦然舒服的兩年。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