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秀枝/沈浸式赏艺 带动艺术产业的革命


    艺术赏析行为的改变,一直在加快脚步,这回因为疫情,更是铺天盖地,有著一夜惊醒产业中人的震撼。

    过去,美术馆、画廊,可以自视清高,单项输出,现在非得用力思考:展览内容,是否突然静态展览模式。

    也就是说,是否加入演出、互动、沈浸式,让参观者身历其境,而非只是挂香肠式,把作品挂上墙,因为观众已经不再是安静的旁观者而已。

    带著这样的惊觉心情,于7月31日下午,结伴到台北科技大学,体验黄心健《穿越身体Through the body》沈浸式剧场&VR《失身记》试映,果然感同身受,不虚此行。

    黄心健是台湾知名的新媒体艺术家,长年致力跨域整合的STEAM教育与出版,擅长结合VR(Virtual reality)、互动、表演艺术、装置艺术、动力机械、程式运算等的大型新媒体跨域制作。

    他获奖无数,3年前,捧回了第74届威尼斯影展最佳VR体验奖;去年《失身记》作品,除了获高雄电影节国际短片竞赛-VR竞赛「评审团特别奖」外界,今年该作品再度获得国际知名的奥地利电子艺术中心(Prix Ars Electronica)「荣誉奖(Honorary Mention)」,堪称成果丰硕。

    有关《失身记》的作品内容,是以台湾本土历史为文字,讲述戒严时期军政府的高压统治、外来殖民文化与本土记忆的交融,透过VR装置的引导,《失身记》使观者置身一位政治犯死后出窍的逃逸灵魂,在农历七月鬼门开之时,摆脱了痛苦的肉身与牢狱的束缚,寻觅一条回家的路。黄心健透过VR及沈浸式剧场呈现,让人仿佛置身在故事中,同悲共苦,揪心感动。

    黄心健近年也大力投注心力在国内艺术家的回顾展览上,让老作品诠释方法,出现新视角。

    我们一起体验了《郭雪湖VR:望乡三态》与刘国松VR:宇宙何许》。当头戴VR头罩后,手按遥控器,整个人腾云驾雾了起来,仿佛回到1930年代,坐著传统手拉车,跟著已经作古的艺术家郭雪湖,在《南街殷赈》的情境中,游逛迪化街市集,品尝爆米香、手捻茶花蕊,令人动容。

    还是与88岁高龄的艺术家刘国松,重返1970年代,搭乘阿波罗号太空船,登上外太空,回味《奔月》心情,探索浩瀚天际,新鲜有趣,美不胜收。

    这种入境与入戏的感动,久久不能自己,在科技发达日新月异之下,也让我更加肯定艺术赏析行为的彻底改变。

    虽然艺术还是艺术,然而沈浸式的参与及互动,必然加速艺术产业的重新洗牌。画廊、美术馆,都面临了严峻的营运考验,而艺术媒体呢,想到这里,不禁让人不寒而栗。

 


作者为典藏杂志社社长

●更多文章见作者脸书,经授权刊载。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