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孩子的成長期,是在家庭和學校度過的,當一個孩子經受了家庭暴力和校園暴力的摧殘,經過十年、二十年,當孩子長大以後,和沒有遭受過這些的孩子相比,到底會有多大的區別?


其實人都是有抗壓和自我修復能力的,他們往往會努力表現得很正常,不希望被看出來與旁人有所不同。

他們甚至會看起來很活潑開朗,只有在面對感情相關的問題的時候才會出現問題。

過於敏感自卑或者討好型人格,有時候會懷疑自己是不是永遠也不可能幸福了。

除了深夜輾轉難眠的自己,誰也不會理解這樣的痛苦有多深刻。


其實因果性的強弱還在討論,並沒有確定的因果關係。有很多經歷過痛苦的孩子仍然過得很好。


我有一個好友,從小便是家裡媽媽強勢,他有什麼做的不對等待他的便是一頓毒打,或者說不管他做的對不對。在學校裡面同學欺負他,他還手,通知了家長等待他的還是捱打……慢慢的他長大了,從小的經歷使他變得很自卑,不喜歡與別人交談,總是喜歡獨處,朋友也不多,很多時候都是打遊戲玩手機,總而言之,這兩種暴力行為對他心理影響特別大。有一天他告訴我他患了抑鬱症,我勸他去看看醫生,因為有時候我也不知道要怎麼去開導他。雖然我本人不是現居家庭所生,但是養父母也對我挺好,所以我可能也不能理解他的內心活動,我只能多勸他看開一點。我很內疚自己的無能為力、希望他能慢慢強大,可以自己撐起自己的天下


有,而且很大,除非後期有非常強大的心智,否則家暴的影響會如影隨形一生!工作生活婚姻各個方面都會受到影響!


很大,自信心,三觀,自尊心等等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搞不好是一輩子的陰影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和其他人不具有附屬關係,別人沒有權力向他強行施加,所以父母無權打罵命令逼迫子女,無權讓子女順從聽話,對父母只是報恩,對長輩只是崇拜他們為社會做了更多貢獻、為後輩的開拓奠定了基礎,對師長只是敬重他們辛勤培育學生精神的,並沒有尊卑之別。(這些尊敬不應該是覺得自己低人一等的尊敬,而是對他們精神的崇高敬意,應該像對於作出了突出貢獻的朋友那樣)長輩強加某些東西給晚輩是文明落後的表現,隨著文明的進步,這種現象會逐漸消失,就像君臣觀念會隨著文明進步逐漸消失一樣。為什麼一些子女捱了父母長輩打罵不敢還手還口?因為他們心裡有奴性,而他們也會以同樣的方式欺負晚輩,同樣是因為奴性,就像舊社會的人,他們對於上級,就像奴才一樣,畢恭畢敬的樣子,而對於下人,就有著很強的控制慾望,頤指氣使,認為那些下人都得服從自己

實際上,長輩與晚輩應該互相尊重,長輩為社會做了更多貢獻、為後輩的開拓奠定了基礎,而晚輩繼承了他們的事業,開闢了新路,晚輩同樣值得長輩尊敬為什麼有那麼多人認為父母與子女、老師與學生、長輩與晚輩有尊卑?這是因為受了奴隸制文化餘毒的影響。就比如說在古代,皇帝要向皇太后下跪稱「兒臣」,那麼「臣」是什麼意思呢?附屬物、奴隸、奴僕!可以說,受奴隸制文化的影響,中國古代社會等級森嚴,可以說,某一等級的人是上一等級的人的奴僕,天子也不例外,他們是已經逝去的天子的奴僕,所以他們祭祀時都會對先帝自稱臣,同時,他們也會對太后自稱「兒臣」,而皇后也會對皇帝自稱「臣妾」,於是,下等人成了上等人的財產,必須為上等人服務、服從上等人的指令,於是就有了「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因為在古人眼中,臣是君的財產、奴僕,子是父的財產、奴僕,必須服從命令,現在認為晚輩與長輩有尊卑之別、晚輩必須服從長輩所加上的東西,就是這種思想的餘毒。有人會問:「{難道連一點小錯都不能容忍嗎」但要注意,這個小錯反映出的是原則性問題,對於小事情,我們當然不需要採取大舉動,但是,我們要採用對治其原則性錯誤的小舉動

有人會問:「不能打也不能罵,孩子還怎麼教?難道把孩子都當成小皇帝嗎?」這明顯是混淆概念。如果孩子想要什麼你就給什麼,什麼都滿足他;另一方面,你不肯讓他自己的事自己做,獨立解決自己成長中的問題,不肯讓他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體驗社會生活、接觸到社會上的各種事物,連他想參加什麼活動都不讓,擔心他參加活動會發生什麼事、出什麼意外,生怕他喫什麼虧、出什麼事,不讓他受一點委屈,把他什麼事都包辦了,他遇到什麼事你都幫他做,他遇到什麼問題煩惱你都給他解決,把他當成溫室裏的花朵,不肯經受世界的磨練鍛煉、讓他更加適應社會,那纔是把孩子當成小皇帝,比如說他遇到了什麼成長的難題,你不讓他獨立解決,反而是自己包辦這個問題,生怕他因為這個煩惱受委屈,那纔是把他當小皇帝;他想去擊劍,你不讓他去,怕他受傷,那是把他當小皇帝,他想買什麼昂貴的東西,你都給他買,那是把他當小皇帝;而不打罵怎麼是把他當成小皇帝呢?不打罵並不代表縱容他,並不是他想要什麼你就給什麼,就比如說他看到商場裏一件昂貴物品時,他死纏著你讓你給他買,這時候你對他不予理睬即可,不打不罵又怎麼是縱容、把他當小皇帝?又沒有順著他買東西

可以說,這些家長誤解了把孩子當成小皇帝和虐待子女的意思,他們把不滿足孩子的口腹之慾、讓孩子經受社會的鍛煉當成虐待子女,把尊重孩子的人格尊嚴當成把孩子當為小皇帝還有人會問:「難道中國式教育沒有用嗎?比如說蕭百佑不就」一門三北大「嗎?那許多高考狀元的家庭教育都是很文明的,家裡很民主,你怎麼就不說了?應該這樣說,只要父母平時不成天打麻將、玩手機,多花些時間管孩子,不管是文明教育還是打罵教育,都能使子女有成績,但文明教育尊重了子女的尊嚴,所以更好。我們舉個例子,以民為本的政府如果盡心儘力,能把國家治理得很好,但君主專制的政體也並不一定治不好國,如果君王勤於政事,大臣直言敢諫,地方官不貪污,國家也能風調雨順、安定太平,但誰更好呢?當然是以民為本的政府!我們不能只考慮國家是否安定太平,還要考慮國家的每個公民是否得到了應有的尊嚴,君主專制的國家固然能治理好自己,但它內部有這樣的意識:國家是君王擁有的,子民都是君王的奴僕,這就決定了。而對於以民為本的政府,它內部每個公民都得到了應有的尊嚴,所以說,以民為本的政府更好。同樣的道理,文明教育和打罵教育都能使子女有成績,不過,我們在評價家庭教育時,不應該只考慮業績,還應該考慮子女是否得到了應有的尊嚴,文明教育尊重了子女的尊嚴,所以更好。另外,打罵教育固然取得了成績,但是它培養出來的孩子的人格是不健全的,尊嚴人格沒有得到尊重,他的人格當然也健全不起來,儘管他某些方面表現很好為了讓一個人做一件正確的事對一個人強行施加壓力,這樣儘管他做的是正確的事,他不過是出現了正確境界的某些表象,他並沒有真正達到正確的境界、真正使心靈臻於至道,你所做的,不過是在他的身上偽造臻於至道的表象,他自身的平衡也被打破了,要想讓一個人臻於至道,就必須除去這種壓迫,恢復它固有的平衡就拿西方文明來說,他們開始也認為「省了棍子,慣了孩子」,但是隨著文明的進步,他們逐漸開始禁止體罰,這就說明長輩強加某些東西給晚輩是文明落後的表現,隨著文明的進步,這種現象會逐漸消失,就像君臣觀念會隨著文明進步逐漸消失一樣本來,如果中華文明按照正常軌道演進,也能夠逐步禁止父母打罵子女,只可惜,每一次遊牧民族的征服都是一次文明的倒退,歷經元清兩次遊牧征服導致的文明倒退,中國的家庭教育至今都很野蠻黎巴嫩詩人紀伯倫寫過這樣一首小詩:你的孩子其實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之火的兒女,

他們通過你來到人世,

卻不是你的化身,他們整天和你生活在一起,但並不屬於你。我們要懂得,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他不屬於我們任何人,他只屬於他自己。一個迷失了自我的孩子,很容容易被外界所左右,或逃避退縮,或跟風盲從,或沒有目標沒有方向,成為碌碌無為的人。因此,我們一定要明確這樣一個思想:孩子不是我們的附屬品,他是一個獨立的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人格和尊嚴,是我們所不能主宰和左右的。

經歷過這些的孩子會大部分會變得敏感自卑,就像我初中那段時間,常常自我審視,我哪裡做的不好導致大家或者父母會這樣對我,然後在生活中變得小心翼翼,一點小事會造成情感的爆發。

有時候人家沒有聽到我叫他,我就會想他為什麼不理我,我要不要給他道歉,要不要去問問怎麼回事,然後幾個小時在那裡揪心糾結,但是其實人家就是沒聽到而已。

上學的時候特別注重自己的存在感,老感覺自己跟大家格格不入,所以經常做出一些誇張的事吸引人家的注意力,反而適得其反讓大家越來越討厭我。然後我就陷入一個死循環,我為了討你喜歡才這樣做可是你就是不喜歡我,然後越想越委屈。

害怕被人安慰,按理來說傷心難過的時候特別需要有人來安慰你,聽聽你的心聲,但是我難過的時候就會想,他會不會是礙於平時跟我的關係,出於禮貌才來安慰我,我覺得他可能不是真心安慰我,但是我又真的很難過,所以怕耽誤他的時間,就會說沒事讓我安靜一下,然而內心十分渴望有人陪陪我。

諸如此類的事還有很多很多。後來的我變得不愛交朋友,不敢接受新的事物,甚至在陌生人和不熟悉的人面前說話會結巴。

現在我大學了,這些事情就像已經被風吹走了一樣,留在昨天。現在我變得很容易辨別一個人的行為,好像在他身上看到自己曾經的影子,對於交朋友也看淡了許多,融入不進去我就不融了,相對於同齡人的衝動,在不少事情上都有自己的想法看法,相對來說比較成熟。

不過,在某些方面還是有後遺症的,一在很多人面前講話就緊張手腳發抖,很多陌生人的地方就會變得拘謹,不擅長跟陌生人交流,不輕易相信人和事,甚至不相信愛情。那些事情雖然都過去了,但是在心裡會銘記一生。


有影響。 被校園暴力的孩子會逐漸失去自信,變得自卑,會開始慢慢的嫌棄自己,覺得自己在別人面前抬不起頭,時間長了,會慢慢變得孤僻,沉默寡言,不願意交朋友。有時會將校園暴力延展到虐待小動物,這個時候需要父母的耐心指導。接受了新生活,被人包容,收到朋友的鼓勵,應該會漸漸的樂觀,開朗的吧!


謝邀,膽小怕事,沒有主見,軟弱。。


心理上會不健康,在自己工作學習生活中會收到家庭暴力校園暴力等帶來的負面影響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