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企業內容管理領域有一個劃分,一般內容分為如下形態:1)數據:就是硬碟裡面的數據塊;2)信息:數據經過處理,裡麪包含時間,地點,人物等信息;3)知識:怎麼做?信息裡面表達的內容是怎麼做到的。這部分內容就是信息;

4)理解:就是為什麼。為什麼這樣做就可以弄成那個樣子。呵呵。

5)智慧:最高級別啦。就是可以評估,判斷未發生的事情。希望能夠幫到你。

同樣的渠道和平臺,人和人的差別,體現在知識獲取和信息獲取的差距上(知溝)

——這是個信息大量過載的時代,碎片化的知識、海量的信息,我們如何去獲取對自己有價值和有用的信息呢?無疑…大家都懂,社會經濟地位高的人將比社會經濟地位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獲得最新知識和信息。除了那些特殊信息,我們這裡只指公共信息(就是普通信息),股票行情,政治時局類不算。差別在哪裡呢?同樣的平臺和渠道。

1、傳播技能: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在閱讀量和理解能力上具有優勢,這有助於他們從比較複雜的公共事務物和科學信息中提取知識。

2、信息儲備:之前的受教育程度和大眾信息獲取方式幫助教育程度高(社會經濟地位高)的人提供理解知識的背景,同時,注意力更為集中。3、相關性社交:大家都知道,圈子不同接觸面不同、獲取的東西不一樣。經濟社會地位高(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們圈子層次更高。4、對信息的接收和記憶:高層次的人他們對信息的態度更為積極和主動,判斷更準確,科學知識獲取更前沿。而地位低的人,大多數獲取的是垃圾信息和網路謠言。5、網路傳媒的性質:過載、碎片化、海量,獲取容易、方便,大眾選擇困難。

以上種種原因,主要分為主觀和客觀。主觀就是你的興趣所在,能力所及與自己的影響力如何;客觀就是,媒體報道的是他們願意報道的,傳播他們願意傳播的,大眾也是選擇性接收他們願意接收的。流行的、商業的、娛樂的應當注意??。


這個問題很好,也是我這幾年一直思考和學習的問題。我認為這世界上大多數人不一定能明白這些東西的本質內涵區別。

1。首先,信息和數據不是知識,它們只是客觀抽象純在於你大腦邏輯之外的東西。知識也不是什麼真理,它只是為了參與現代社會分工勞動而得到報酬罷了。還有,就算你研究哲學,科學,那也不是真理,知識只是人類大腦認知和心智的精神現象對客觀世界的總結罷了。

2。你每天面對的信息是雜亂無章的,只有通過大腦的邏輯整理,然後相對的學習,理解,記憶,長期儲存在你的大腦裡面可以隨時調用使用,這纔可以成為你自己的東西,簡稱為知識。但是因為人類的感知,大腦是對客觀世界的反應,所以只能不斷的通過研究來接近真理,但是這不是絕對真理。比如如果你讀一下科學發展史,你就知道科學家也不斷的在推翻自己的研究成果,從最初的地心說到日心說,再從牛頓的經典力學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到現在最新的物理學理論量子力學,這些研究都不是統一的,有推翻之前理論的動因。

3。那麼我們的本質問題是怎麼瞭解什麼知識是高級的?什麼學習方法論來有效學習這些高級的知識纔是問題的關鍵。假設我們把學習的內容看成為語言學,也就是先學習文字,背單詞,理解,然後閱讀和實踐。大多數人都是從這裡起步的,但這只是初步的學習過程。如果一直停留在這裡,那麼以後理解高級的語言內容就比較困難,因為他的邏輯推理能力和思維擴展能力被限制了,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邏輯推理和離散思維能力較差。好的思維,高級的思維應該是哲學內的,它包含邏輯推理,人類知識的集合,分析等等。也就是說我們現在所學到的各種知識的底層就是哲學,通過對哲學的研究和發展,纔出現科學和現今的分科學制度。再比如數學,很多學習文科的會發現要理解數學很難,其實它也是語言學,只不過後面的邏輯和推理大腦深處調動和模擬抽象活動包含的內容很多,因為學文科的人長期受到刻板文字的閱讀和理解訓練,所以在他們大腦裡面能調動的是對文字語言理解的匹配思維,但是一旦面對更複雜的抽象數學問題,大腦沒有能調動的匹配理解和思考模式,所以他們一下子就會不知所措,感覺到頭疼。我以前自己的數學就很差,偏好文學類的書籍和閱讀,後來因為勵志要學編程,再後來又接觸到人工智慧所以才慢慢發現這後面需要大量的數學理論和邏輯推理基礎。我也是花了幾年的時間閱讀數學材料,數學歷史,哲學內的書籍和邏輯學等等慢慢的理解到數學背後的邏輯思維,需要的大腦模擬邏輯思維匹配,纔好不容易才從以前的文科思維調整過來的。然後才意識到數學不只是計算活動和一些商業方面的應用,它實際上是整個人類邏輯學的抽象思維高度發展,抽象意味著它可以模擬任何學問,包括文學語言等。

如果你瞭解了數學背後的高級語言邏輯推理思維,那麼你可以比較容易的上手任何知識,比如音樂,藝術,經濟,法律語言等,原因是這些學科背後都是有邏輯推理的,你可以用邏輯思維來整理這些學位,讓自己更容易的理解和學習,所以說只要理解了哲學和數學這些高級語言,其他學問也會迎刃而解,你幾乎可以自學任何學問,達到無師自通。


信息被很多人下過定義,大概有50多種,但大致可以分為3個範圍:廣泛意義上的信息,一般意義上的信息和狹義的信息。

廣泛的信息被認為是與物質和能量構成客觀世界,是個物質和能量等量齊觀的一般信息指的就是知識!狹義的信息是指能夠消除隨機不確定性的東西。通俗的講就是,幫助人反映事實,預示趨勢,調整行動的東西。再簡單的講就是,你看了明天的天氣預報,有雨,你明天出門就會帶傘!這個天氣預報有雨就是信息。我覺得,你的問題應該就是狹義信息和一般意義的區別,所以區別就是:知識是人在認識過程和活動中的積累,而信息就是消除隨機不確定的東西。知乎的第二次回答,有錯誤希望指出。


我認為分成4種層次(從低到高):

信息 - 雜亂無章的輸入

知識 - 結構有序的總結

能力 - 久經歷練的輸出

智慧 - 反覆推敲的覺悟

舉個俗點的例子:

信息 - 今天a喫了飯

知識 - 還有誰也喫了飯,共同點是什麼,喫了什麼,什麼可以喫/不可以喫...?

能力 - 利用知識,我也可以喫飯了;

智慧 - 為什麼要喫飯(人生價值上)?


知識是在眾多信息提煉出來並被大家所認可的存在。信息具有時效性,但知識沒有(這個是相對的,不排除以後證明某理論是錯誤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