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騙子,還經常把他當作反面的論據。


謝邀。

個人認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叔本華並不認同黑格爾的霸權式理性主義的哲學,以及黑格爾全面批判康德哲學的原因。

@Dr.Yao 先生說,叔本華之所以討厭黑格爾,是因為二人都以康德哲學的傳人標榜自我。從引據叔本華的文本上看,我只看到了叔本華不友好的一面而已。其實更大的一個問題是,黑格爾從來沒有認為自己是繼承康德哲學的。

雖然黑格爾是踩在康德的屍體上前行,但從《邏輯學》來看,康德一直被黑格爾認為是他的要超越、批判的最大的對手。這種批判並非是揚棄式批判,那只是勉強可以說傲嬌的馬克思對黑格爾情有獨鐘的表現,在黑格爾之於康德這裡,並不存在。

黑格爾要批判康德的,不僅僅是他預設了物自體的理性幻象,還更在於他要批判康德武斷使用的邏輯工具,即對形式邏輯的批判。

康德哲學在黑格爾眼裡極具重要意義。在《哲學史講演錄》中,黑格爾在論述了康德哲學後說,康德哲學「是很好的哲學導論」。按照斯蒂芬?普里斯特的說法,黑格爾這裡的意思其實是在表明:康德哲學是他自己(指黑格爾)哲學的先導。

但「先導」的意思絕不是說黑格爾把自己的哲學視為在康德哲學的原則基礎上,完成康德哲學沒有完成的任務。黑格爾說過:「 費希特的哲學是康德哲學的完成」,「完成」在這裡的意思是「並沒有超出康德哲學的基本觀點,最初他把他的哲學看成不過是康德哲學的系統發揮罷了」。

由此可見,羅伯特?皮平將黑格爾哲學解讀為對康德哲學的完成是相當牽強的。黑格爾絕不會認為自己的哲學像費希特哲學一樣,只是康德哲學的完成而已。

相反,在黑格爾早年,即法蘭克福時期,便已經開始對康德哲學進行批判了,並且此批判直指康德哲學的根基,「即擁有認知能力的精神與『物自體』之間的對立,轉而傾向某種哲學元論"。 「他擬了一個大綱,出發點是生命概念,生命被理解為無限,他把生命概念等同於精神概念。從此告別了康德!」更為重要的是,現存的有關黑格爾思想發展的原始資料也並不支持「黑格爾哲學是康德哲學的完成」這說法。

事實上,黑格爾不僅從未認同過康德的基本觀點,相反,他從開始就把批判康德作為闡明自己觀點的一種特殊方法。

黑格爾不但在相當程度上把康德看作到他為止近代西方哲學的最高成就和「近代德國哲學的基礎和出發點」,而且還把康德視為把握和克服整個西方哲學根本問題的樞紐;認為只有從根本上克服和超越康德哲學,哲學的根本問題才能得到解決。

所以,黑格爾對康德哲學的批判不但是根本性的,也是全方位的:包括康德的三大批判,康德哲學的所有領城,如知識論、形而上學批判、實踐哲學、判斷力理論,乃至康德的自然哲學、法哲學和國家理論,無不涉及。

同時,黑格爾的康德批判始終從他自己的哲學思想和原則立場出發來展開闡釋和批評,許多康德主義者對此甚為不滿,認為黑格爾這樣做,對康德無疑是不公平的。當然,還應當看到,黑格爾對康德哲學的批判雖然是全方位的,但因為他的批判不是從所謂「學術」出發,而是從真正的根本問題出發,所以,不可能真正做到面面俱到。

因此,他批判的主要對象聚焦在二元論:「康德哲學的所有領城中,黑格爾關心的主要被告是二元論。」這其中有著極為深刻的歷史原因和哲學原因。

所以說,黑格爾對康德的根本性批判,使得叔本華非常不滿意黑格爾的觀點,所以才以如此惡毒之語攻擊黑格爾以及他的哲學。

以上,便是我的見解了。可爭議。


這裡有張原圖,看看叔本華到底是怎麼罵黑格爾的。

說黑格爾是plump愚蠢的,ekelhaft噁心的,Scharlatan江湖騙子,pernizios惡性的,以康德傳人自居,腐蝕了年輕人的頭腦。

叔本華討厭黑格爾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兩個人都覺得自己是康德學說的正統傳人,但是明顯黑格爾比叔本華要紅。

一句話,文人相輕咯。


我們來講講為什麼叔本華這麼有底氣罵黑格爾,以及為什麼他最後贏得了巨大的名聲。

叔本華罵黑格爾,自然也不會喜歡黑格爾的哲學。叔本華是康德思想的繼承者。


我們前面說過,康德哲學的一大問題是,物自體這東西其實是自相矛盾的。黑格爾的解決辦法是取消主體和客體的對立關係,也就是說,「我」的理性就代表了真實的世界,根本沒有物自體這個東西了。


叔本華的解決方法不同。他認同康德的形而上學,但是不認為物自體是完全不能認識的。理由很簡單。


因為「我」自己就是物自體啊。


沒錯,物自體是超越理性,不能用理性知識體驗的。但是我們觀察自己的時候,可以不靠理性,而是靠非理性的「直覺」。用文縐縐的話說,叫「審視內心」。當我們處於這種狀態的時候,就可以體會到物自體。


而且物自體只有一個。


前面講康德時那個「藍色眼鏡」的例子,可能會讓很多人認為物自體是有很多個的,而且和表現出的事物一一對應。比如桌子有一個它對應的物自體,「我」也有一個「我」對應的物自體。


叔本華說,這是不對的。


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在區別兩個事物的時候,離不開空間概念。比如兩個東西形狀不同,擺放的位置不同,等等。可是物自體不具備空間屬性啊,所以我們不可能把物自體區分成一個一個不同的樣子。

叔本華認為,萬物的物自體是統一的,只有一個。


這個物自體,叔本華給它起了個名字,叫作「生命意志」。


既然物自體是一切事物的本質,而叔本華又認識到了物自體,那麼也就等於他認識到了世間萬物的本質。因此叔本華和黑格爾一樣,認為自己已經解決了全部的哲學問題,世界的終極答案已經在自己手裡了。


在具體說「生命意志」之前,我們先說一件別的事。


哲學研究的東西很抽象,每個哲學理論之間的差別又很大,這就使得哲學有一個特點:每個流派都有很多自己專屬的名詞,不能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有些詞像「物自體」,這個詞是哲學家自己創造出來的,含義比較獨特,各派哲學家們對它的定義都差不多,我們隨便用沒什麼問題。


但是「生命意志」這個詞呢,在叔本華的理論中有專門的意思,跟我們平時聊天時的含義不同。我們在談叔本華哲學的時候,大多就直接寫「生命意志」或者「意志」、但請記住這是一個專有名詞,不要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


除了「生命意志」,後面尼採的「權力意志」,存在主義的「存在」等等術語,也屬於這個情況。


那麼生命意志是個什麼東西呢?


簡單地說,是一股永不停歇的力量。這股力量驅使著萬物去運動,去發展。


比如人和動物的食慾性慾,比如植物破土而出的慾望。

動物沒有理性,可是動物生下來就知道覓食、交配、躲避危險,在很多情況下比人的求生能力還要強。動物這麼強大的生存能力哪兒來的呢?叔本華認為,這是背後的生命意志驅使的。


生命意志的概念比一般的生物慾望還要寬泛,還包括沒有生命的事物在內。叔本華認為,宇宙中萬事萬物背後都有生命意志在驅動。小到磁石相吸,大到星球運行,背後的本質原因都是生命意志。


在叔本華看來,生命意志是世界上最本質的東西,是不可抗拒的,是永不停歇的。


因為物自體是非理性的,所以生命意志也是非理性的,也就是盲目的。


對於人來說,生命意志主要表現在人的生存慾望。中國儒家主張用理性的人倫綱常來剋制男女私慾,這在叔本華看來是不可能的。因為他認為人的求生慾望來自於物自體,比理性更本質。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電子書查看完整內容

電子書

哲學家們都幹了些什麼?

林欣浩

讀客出版社

¥10.21 會員免費


叔本華攻擊黑格爾,善意地想是他與黑格爾在哲學上的巨大分歧,而惡意地想就是叔本華嫉妒當時統治德國哲學界的黑格爾了。

以今天的「科學常識「來看,如果說黑格爾是江湖騙子,覺得黑格爾哲學荒誕不經,那麼叔本華和他的哲學也好不到哪裡去,甚至更糟糕。

從作為康德哲學的繼承者來說,其實費希特、謝林和黑格爾都是超出了康德的,尤其是謝林和黑格爾,雖然他們的哲學確實與康德有著密切的聯繫,但他們的哲學已經遠非對康德哲學的單純繼承和發揚,而是徹底的超出。

而叔本華的哲學,老實說,相當粗糙,簡直就是康德、柏拉圖、婆羅門教等思想的大雜燴。當然,從叔本華抓住作為物自體的先驗意志大做文章,應該說是比費希特、謝林和黑格爾更準確地把握了康德哲學的本質。

可是叔本華把意志視為非理性的生命意志,並且教導人要平息這個生命意志的原始衝動以擺脫痛苦的人生,這就與康德那樂觀主義背道而馳了,並且叔本華的這種悲觀主義也是令尼采極為不滿的。叔本華是悲劇的,他在哲學史上最大的意義恐怕是作為先行者為尼采開啟了意志哲學的道路吧。


1818年12月《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版,與叔本華想像中不一樣的是該書反應寥寥無幾,加上德國出現的穆爾危機(叔本華得到遺產的三分之一強交給穆爾打理,但澤A.L.穆爾的銀行停止了付款)讓他縮短了義大利的旅行,為了傳播自己的哲學,叔本華決定找一個學術職位——在大學執教。

叔本華先後向海德堡大學,哥廷根大學和柏林大學拋出了橄欖枝,但最終決定前往後者,因為柏林大學的動物學教授馬丁?海因利希?利希騰施泰因(Martin Heinrich Carl Lichtenstein)寫信告訴叔本華,黑格爾在柏林大學重新燃起了學生對哲學的興趣,加上柏林大學的學生大約一千一百多,比其他大學的多。

格奧爾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爾出生於1770年,比叔本華大18歲,黑格爾1817年在海德堡大學開「哲學科學全書綱要」這門課時有20名學生選課,「哲學史」有30位學生選課,「形而上學和邏輯學」更是有70位學生選課,在當年出版的《哲學科學全書》更是讓他聲名鵲起,1818年更是被邀請到柏林大學哲學系擔任講師,每週五次課,時間在下午4點到6點,開的課分別是「哲學科學全書」和「自然法與政治科學」。

叔本華寫給柏林大學哲學繫系主任菲力普?奧古斯特?伯克的信中提出了一個要求:每週開課六次,與黑格爾同一時間段授課。這樣明顯的挑釁雖然引發不少教授的狂怒,但他涵蓋了四類不同動機的試講還是安排在1820年3月13日13點,這也是叔本華和黑格爾第一次正面交鋒:

黑:當一匹馬臥倒在大街上時,其動機究竟何在?

叔:是那身處其下,與這一疲勞的馬容易出現的傾向息息相關的大地。如果它所站的地方瀕臨深淵,那它就不會臥倒在地。

黑:你認為動物的機能類似動機?因此說,心臟的跳動、血液的循環等都是諸多動機的結果?

叔:這些不叫動物的機能。在生理學中,人們將它們稱之為動物身體的有意識活動。

隨後叔本華引用了阿爾布萊希特?哈勒(Albrecht Haller)《生理學》(Physiology),黑格爾接著問「哦,但人們並非將其理解為動物的機能。」在叔本華回答前,利希騰施泰因卻打斷了對話,聲稱叔本華用的動物機能這一術語準確無誤,口試結束。叔本華後來告訴一位友人,他通過這次試講揭露了黑格爾「一無所知先生」的面目,和叔本華不一樣的是,黑格爾看來,為一個雄心勃勃的無薪教師舉行考試一定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當時黑格爾一方面為自己的助教問題被懷疑為「民眾煽動者」而擔心,一方面忙於和施萊爾馬赫論戰,還有忙於寫作《法哲學原理》。這樣黑格爾投票讓叔本華通過了試講,此後黑格爾的生活也沒有因為叔本華的出現而改變。而叔本華在1820年夏季學期開的課上僅僅吸引了5個學生,這些學生也沒有完整聽完一個學期,叔本華也沒有把這門課程講授完,他這些「一般哲學」的講座課程從未講完過任何一門,他對黑格爾發起的挑戰可以說是完全失敗的。

叔本華對黑格爾的討厭可以延伸到他在大學時對費希特的反感。懷著崇拜,他在1811—1812年間選修過費希特的課程,在他死後留下的遺稿中有兩百多頁的講座筆記,開始記載是「這是晦澀難懂的,解釋得也不夠清楚,但也許是我未能理解一些觀點,因為費希特的授課確實是清晰的,而他說話的語速也很慢。」不久他發現費希特講解重複囉嗦,自己得出的觀點總是與老師的相反,到最後崩潰地寫道「在這次講座(第十一次講座)上,除了他所寫下的東西以外,他還說了一些逼迫我產生想要允許拿手槍頂著他胸膛,然後對他說出這樣一些話的願望:你現在必死無疑,毫無逃脫之僥倖。但為了你那可憐靈魂的緣故,告訴我們,你說了那樣一大堆雜亂無章的話,究竟是因為你對於某種東西有著明晰的概念,還是因為你僅僅是在愚弄我們。」與之相同的是黑格爾在耶拿大學時的講演被稱為「好像結核病人一樣」,他的口吃和喜歡用「因此」開始每句的第三部分或每第三句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叔本華看來把深奧的思想用最簡單的語言表達出來是最困難的,而費希特和黑格爾所為就是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同一個觀點,用晦澀難懂的語言來掩蓋自己思想的貧乏。

叔本華第一次在文字上攻擊黑格爾是在1836年出版的《自然界中的意志》,即黑格爾逝世後的第五年,書的導言寫道「此為,和以往一樣,絕對無意義的黑格爾哲學(其3∕4是現金交易和1∕4是胡思亂想)也可能還是深不可測的智慧,而沒有人會想到在他的書面前提上莎士比亞的話『瘋子的舌頭和沒有頭腦的廢物』,以及印上一條寫有『用我的黑霧保護自己』字樣的墨魚作為這些書的飾徽,墨魚在自己的四周放出一片黑霧,使人看不清它是什麼東西。」還有1844年《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二版,1847年《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第二版,1854年《論視覺與色彩》第二版,1859年《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三版,這些作品比初版增加了對黑格爾謾罵的部分。

1837年4月叔本華在報紙上看到一則挪威皇家科學院的有獎徵文競賽,題目是「人類意志的自由能從自我意識得到證明嗎」,對此產生興趣,於是1838年6月挪威皇家科學院收到了他的答案,並在1839年1月科學院授予叔本華的文章以桂冠,除了金質獎章,還任命他為科學院的成員。這讓叔本華欣喜若狂,隨後他在1838年5月看到丹麥皇家科學院的一則有獎徵文競賽,題目是「道德的來源和基礎可否在直接蘊含於意識(或良心)之中的德行的理念中和在對其他由此生髮的道德基本概念的分析中談得,仰或可否在另一個認識根據中探得?」再接再厲叔本華於1839年7月把回答寄出,但是丹麥皇家科學院卻是在1840年7月才做出了回答,雖然只有叔本華一個人投稿,但科學院認為他的這篇文章對題目有誤解,加上「好幾個近代傑出的哲學家竟被不得體地提到,這不能不使人們感到惱怒不快」而不配獲獎。這讓叔本華怒火中燒,他認為丹麥皇家科學院說幾個傑出的哲學家是費希特和黑格爾,隨後在1841年出版的《倫理學的兩個基本問題》中的序言中叔本華用了最長的篇幅把黑格爾狠狠的罵了一頓,並在黑格爾的成名作《哲學科學全書》中找到三段話分析一番,最後得出的結論是黑格爾連普通人的智力都沒有。

叔本華把自己哲學的失敗歸根於黑格爾,這無疑是叔本華討厭黑格爾的主要原因,首先在柏林大學的失敗,接踵而來的是在有獎徵文上的失敗,這無疑加深了叔本華的怨恨,加上叔本華本身的性格「天生多疑、敏感、狂暴、驕傲(叔本華《手稿遺稿》)」,讓他缺少了平常人的冷靜,他對黑格爾的一些批評甚至是人身攻擊,比如在《論觀相術》中「所以,我要勸告明智的國人,若是他們大吹法螺,要鼓吹某位極平庸的人30年過後便是一位偉大的天才,就不要選那長的像啤酒店老闆模樣的人,有位哲學家就具有這麼一副長相,大自然在他臉上打下的『凡夫俗子』的烙印是何等地清楚」,黑格爾曾經是《班德堡報》的編輯,叔本華便在《論美》中指桑罵槐地寫道「因此,由於職業的緣故,報紙寫手都是危言聳聽的高手;這是他們增加吸引力的手段。正因為這樣,他們就像那些一有風吹草動就狂吠一番的小狗。」對比兩人的哲學,人們可以輕易發現有許多不同的觀點,除了學術上的分歧,叔本華看不起黑格爾的就是為了飯碗,隨意修改自己的觀點來迎合政府或者潮流的發展。

若說叔本華討厭黑格爾,倒不如說他討厭自費希特謝林黑格爾等一派。但細究起來,叔本華和黑格爾也有一些相同之處,比如兩人都說 「任何真正純粹的哲學都是唯心主義」,兩人都為傳播歌德的色彩理論做過努力,兩人對女人的看法都不高。有趣的是兩人對中國的看法也不一樣,黑格爾認為象形文字不如拼音文字,中國的歷史是靜止的;而叔本華則大大讚揚中文,甚至說朱熹的思想與他有相同之處。

參考資料:

《叔本華傳》浙江大學出版社2018年5月1版

《黑格爾傳》商務印書館2015年7月1版

《叔本華論說文集》商務印書館2010年11月8次

《倫理學的兩個基本問題》商務印書館2010年10月6次

《叔本華美學隨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2月4次

《叔本華思想隨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2月4次

《自然界中的意志》商務印書館1997年

《世界史哲學講演錄1822—1823》商務印書館2014年9月1次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