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其實是有的,不然就沒有那麼多以地區為名字命名的音樂風格了。

只是這個障礙非常好打破,比語言障礙好打破多了。能用聲音傳達的情感是有限的,只能傳達模糊的大體框架,當人們對細節沒有高要求的時候,會認為自己懂得了這個聲音想傳達的情感,就算實則不然,人們也不會反覆核對信息的正確性,在傳遞信息的角度上看,音樂根本就沒有正確性可言。

加上全世界對聲音表達感情的方式上本就是相同的。比如用高亢的聲音表達激昂的情感,用低沉的聲音表達悲傷的情感,頓音能表達強烈的氣勢等等,只要擁有正常的聽覺都能感受得到。

對大多數人來說,音樂也是人們生活娛樂的一部分,而不是某種莊嚴的交流方式。沒有那麼多附加的功能加在音樂上,自然也就更利於輕鬆地傳播。


因為音樂是藝術的表現形式,無論你聽的什麼歌,作者想要表達的感受都是一樣的,不管是黑人白人還是黃種人,都是人,古人所謂的對牛彈琴,不也就是這樣么?涉及到文化因素,它的定義就非常廣闊了,現代音樂不也是從民族音樂中誕生的么?你不看國外名著么?我們不學習國外的先進科技么?說白了大家都是人,向下面那位講的一樣,諾貝爾獎這種級別的獎項,它有國界么?你問這個問題我感覺意義不大,當你問出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就知道,還沒有國外作品打動你的心。

·如果把這個問題提問給當年還處在高中時代的我,我一定會毫不猶豫、斬釘截鐵地回答:「因為人們對於音樂的感知力是先驗的,所以音樂可以做到無國界。」我相信這個觀點肯定早有人提出,放在今天來看自然也不是什麼新鮮事,甚至也算不上什麼高明的見解。但是當年的我尚不具備豐富的音樂理論知識,完全是憑著自己的經驗獨立總結出來的。秉持著這一觀點,我基本可以用此來解釋當時遇到的所有關於音樂審美方面的問題;而且我一直覺得,音樂的先驗性也正是其魅力之所在。所以長久以來,我一直對此深信不疑。

·我記得當時自己是這樣思考的:首先可以體察一下人們對於色彩的感知——覺得紅色是暖色調是因為生活中的很多紅色的事物就是溫暖、炎熱甚至是滾燙的,覺得藍色是冷色調是因為生活中很多藍色的事物就是寒冷的,覺得綠的給人自然的感覺是因為自然界的很多事物就是綠色的——這完全是經驗導致的。但是人們對於音樂的感知卻與之截然不同,從來沒見過生活中讓你心情愉悅的事物的聲響就是類似於大三和弦的聲響,也沒見過讓你憂傷的事物的聲響就是類似於小三和弦的聲響,讓你忐忑不安的事物也並不具備類似於減七和弦的聲響——但是以上心情都能由對應的和弦所激發,而且人人都如此,所以它一定是先驗的。

·但是後來我動搖了,在這個問題上的立場變得愈發不堅定。大學以來,我看了越來越多關於論證音樂好不好聽以及什麼樣的音樂激發人什麼樣的情感只是後天習慣造就的文章,甚至還有很多基於此的實驗。雖然實驗結果可能不盡相同,說服力也各異,但總體上都對音樂先驗論構成了極大的威脅。甚至有人乾脆指出,美並不具有普世原則,一切只是人的習慣而已,對於音樂也是如此。這種觀點甚至激進到了認為音程本無協和與不協和之分,所謂兩個音的振動頻率比越接近小的整數比就越協和,只不過是你聽慣了那樣的音程,一廂情願地認為它協和罷了。

·不得不說,這種觀點對我的衝擊還是極大的,而且我也漸漸發現自己在學習音樂理論的道路上遇到的很多現象似乎都能佐證這一觀點。比如高階的樂理書或者和聲學教材都會強調音程的協和與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不但取決於不同的音樂環境,更是與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人們的音樂審美觀念有關。西方歷史上曾經視大小三六度為不協和音程,如今我們卻認為它們是協和的。除此之外,我自己也對這一觀點進行了一些思考,其中對我啟發最大的是在學習二聲部對位的時候,對於純四度應用的限制。純四度單獨聽起來十分協和,況且其兩音的頻率比要比大小三六度還要符合小的正整數比這一判斷音程協和度的定律。理論上我們應該認為純四度比大小三六度更加協和,但在二聲部對位中,它卻被視為一種不協和、不穩定的音程;反而對於大小三六度,我們卻認為它是協和的。如果說這不是後天習慣導致我們認為純四度甚至不及大小三六度協和的話,我們真的很難從先驗的角度給予合適的解釋。

·所以現在我再來看這個問題,可能音樂無國界只是因為當今的通訊手段發達了,你可以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異域的音樂,進而熟稔並喜歡上它的音樂風格,而並非你先天地就能理解這種音樂。當然話雖然這麼說,我至今也沒有完全拋棄音樂先驗論,因為如果我們對於音樂的感知力真的完全沒有先驗的成分存在的話,我們能不能人為地寫出一種把大三和弦「解決」到減七和弦還能讓人覺得自然而然的音樂呢?或者說,經過刻意的培養,我們能否訓練出一些人覺得小二度的音響十分和諧,而覺得純五度的音響刺耳到難以忍受的地步呢?如果以上都能做到的話,我想我大概是可以宣布無條件放棄堅持音樂先驗論的,否則對此我還是會持保留意見或者中立態度的。


這是一個電影的片段

從這個片段中很容易看出,音樂真的可以將國家、民族等隔閡消除。

一群哈薩克老大爺和一個白人大爺,因為語言不通,氣氛尷尬。哈薩克老大爺們合計著給白人大爺表演一個節目吧,所以嘰里呱啦在那商量。白人大爺覺得,肯定又是什麼民族特色音樂啥的,從白人大爺臉上僵硬的表情和嘆氣聲可以看出來,不太高興。但是當哈薩克老大爺們用民族樂器唱出 hey jude 的時候,白人大爺眼前一亮,接著跟著一起唱,到最後激動的收尾,我覺得這就是導演想要表達的意思 音樂無國界。


最近剛好關注了心理學的書籍,淺薄分析下(望指正),從心理學大師榮格的「原型和集體無意識」角度來看,音樂無國界體現了人類底層基因中對事物的無意識一致的感受和直覺。無意識並不僅僅來自個人經驗,它有著超出個人後天習得的先天性基礎。

這也許就是我們聽音樂的時候,雖然感覺說不上來,但是可能一致都認為好聽的底層心理因素吧!

其實不光音樂,無論什麼成長背景,對藝術的一部分感受力也許都刻在基因里了。


對一些人有,對一些人沒有…但這些有選擇權的人起碼是幸運的。一畝三分地活一輩子也夠…也不夠…

音樂是有國界的,因為中國沒有「嘻哈」


你想想日本的歌為什麼總能對上我們中國人的胃口你就知道了


音樂,各個國家有不同風格

帶有各個國家的歷史和傳統

但其實,人類的歷史和傳統都是有共性的

西方的哲學家在探討人與世界的關係的時候

東方的哲學家也在探討

這邊發生戰爭的時候,那邊也有內亂

那種傳達的思想和情感是可以產生共鳴的

無論戰爭、和平等的主題,或喜怒哀樂的情緒

是人類都共同經歷過的

所以音樂是無國界的


上帝讓人說不同的語音令人們無法製造巴別塔,但音樂是讓人們重新交流起來。換句話說,人的生理構造十分相似,同一段旋律給人的感覺幾乎是相同的,後世的音樂風格只是根據地區和習慣等等來區分的,但它們給人的感覺都是相同的。


那為什麼諾貝爾獎也無國界?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