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信不疑只是入戲太深,遲早會走出來的。

像?三體?第二部這樣,靠一種思維跟一個遠超地球文明的文明談判並拯救人類的故事,應該還比較少見,第一次看到都會有些震撼,我也是花了些時間才齣戲的,按照劉慈欣的論述去想確實很合理。

但過後思考一下會冷靜一些,有些邏輯還是過於簡單了,比如猜疑鏈,其前提是雙方無法交流,因此無法判斷對方的意圖,然後彼此懷疑,且懷疑對方也在懷疑,然後懷疑對方也在懷疑你在懷疑他,無知無休,但是實際上,交流的成本未必就一定很高,三體和地球文明相差如此懸殊,尚且打破了語言的障礙,卻三體人既然具備思維透明的特性,類似的文明在宇宙可能也並不少見,彼此坦誠的話大概也就沒什麼猜疑可言了。

另外,技術爆炸,道理沒錯,地球文明的科技大發展也就是進兩三百年的事,但是,既然三體人都可以用智子鎖死地球科學的發展了,鎖死他人的技術爆炸應該也不難。

而且三體第三部也說了,黑暗森林在真正的宇宙戰爭中只是一種擊斃對方炊事員的冷槍,是玩兒陰的,真正的星際戰爭規模浩大,遠比黑暗森林打擊壯觀。

這當然是在科幻的框架下的設定,能把科幻當成現實的人也未免太投入了。

中國缺少與?三體?匹敵的作品去沖淡這部小說的魅力,因此會讓人「一入三體誤終身」的感覺,可選擇的多了,那種顫慄的亢奮感就可以冷靜許多。


直說,直接告訴他,黑暗森林法則在書中不過是渺小的人類臆測出來的黑暗圖景,第三部里關一帆也說過,黑暗森林法則只是宇宙很小的一部分,只是真正的星際戰爭間的一個小插曲,黑暗森林法則不過是人類以及三體人這些低級文明對宇宙狹隘的猜測,真正的宇宙遠不是這樣,也遠比這個更加漆黑


上圖就完事

某些人是不是覺得他們對三體的理解比劉慈欣還透徹?


黑森也不一定就不是事實。

其實除了大家都知道的兩條公理外,黑暗森林法則還建立在三體中的潛在設定下:

  1. 宇宙物理環境:現有物理規律不會被顛覆,宇宙承載能力有限,光速不會被超越。
  2. 宇宙社會環境:宇宙中星際文明廣泛存在,且生命形式,邏輯思維相差不大。

事實上,費米悖論確實是存在的,即使在當下也是生效的。如果我們的世界符合上面兩條假設,黑暗森林就是一種對費米悖論的合理解釋。我們有理由考慮如果黑森為真,我們的一些行為會不會讓我們招致毀滅。畢竟不止劉慈欣,霍金在三體英文版沒出的時候也不約而同地警告了人類。

話再說回來,既然目前我們沒有證據證明我們的宇宙不符合上述兩條潛在假設,也不能推翻黑森中內部自洽的潛在邏輯,那您對「黑森是需要被批判的」這一點深信不疑,也是不嚴謹的。

畢竟您要證偽黑暗森林,還得先遇到外星人啊。


其實我個人反而是不信黑森是宇宙的唯一一種可能的。

不知道題主有沒有聽說過電梯謬誤。

在摩天大廈的趨勢剛剛出現苗頭的時候,大家幻想,以後的樓會建到幾十樓,甚至幾百樓,因為上下樓非常麻煩,所以會按照樓層會出現不同的社會生態,甚至區分階級。窮人住頂層,富人住底層,窮人一輩子可能都不會下樓,不會接觸外面的世界——他們都沒遇見到電梯的出現。

有時候就是這樣,我們自己預測的未來,只要缺少重要又不重要的小小一環,就可能截然不同。

放在三體的世界裡,如果高等文明用真空借貸實現了永動機,那麼「宇宙資源的總量是有限的」這一條就不存在了。而如果我們發展出空間折躍,蟲洞穿梭,超空間等技術,文明之間的隔閡也不存在了。黑暗森林邏輯自洽,但是他的預設公理並不是牢不可破的。


讓他們去三體吧完成新手任務(不是)

告訴他們黑暗森林也就一特殊解,在三體2剛出版不久就有人破黑森了。這種帖子網上一抓一大把。


黑暗森林本就是人類社會甚至藍星生物界客觀存在的一種法則為何要擺脫

征服你只因為你還有利用價值 消滅你只是找不到不消滅的理由 就這麼簡單

小說里 文明與文明之間巨大的進化差距導致沒有相互關係 簡單到只剩下武力抹除 對 抹掉 連殺 消滅都不算

無論是摧毀恆星還是降維星系沒有理由 因為找不到任何一個理由去看看到底是什麼 抹掉好了

人除非認為植物有意義 否則根本不會也不在意一顆長在人行道磚縫裡的一顆草是否會被踩死 在為了某個目的所走過的路上 消滅了多少植物 多少動物 甚至意識里和科學都無法查證的微生物 嗯 可能死過 可能沒死 不在乎

人和人之間的社會關係有什麼區別么?人類因為合作才能更好的生存所以現在不會消滅同類 可遠古食人時期呢 只是因為餓 所以你死了 現代社會有法律保護成員內的生存 這個本質難道不是絕大多數人用一定的成本通過暴力手段維護自己的利益么

現代社會在生存不是首要問題之後 如何更好生存的競爭過程中會憐憫他人么?就如倒數第二的學渣有想過因為不夠渣給倒數第一增加多大的心理負擔么?當你高考每高10分會排擠掉多少人受更好教育的機會么 ?當你上一頓飯吃的食物超過生理必須後的浪費後你有想過很多人的食物不足以滿足生理需要麼? 這麼多無意義問題 都說明一個問題 生物都在用保護自己生存和更好生存的前提下黑著其他個體(繁衍也是生存的另一種方式)只是為了自我保護不用那麼黑的手段而已

綜上 請繼續保持 你的認知 因為無法和讀者產生共鳴的文學都不會成功的 例如本篇會讓大多數人反感所以不會火 甚至會被套上違規的名義刪掉


問題在於他看的科幻還不夠多


1. 它閱讀理解能力負分

書中可沒說黑暗森林法則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成立。

"黑暗森林狀態對於我們 是生存的全部,對於宇宙卻只是一件小事。如果宇宙是一個大戰場一 事實上它就是一在陣地間,狙擊手們射殺對方不慎暴露的人,比如通信 兵,或伙頭軍什麼的,這就是黑暗森林狀態;對於戰爭來說它是一件小事, 而真正的星際戰爭,你們還沒見過。"

2. 它分不清絕對真理與相對真理

真理是有其限定範圍的。任何一個沒有標明前提條件的判斷,都是錯的。

比如

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這樣的判斷在平面? 在曲面?

宇宙的前提條件如果改變,則黑暗森林法則未必成立。


觀察才能坍縮,猜測不能。


他認為這些東西……

也不一定有機會實施什麼吧?就讓他繼續認為下去?


其實大劉有幾個情節沒處理好,導致黑暗森林理論有重大缺陷。

首先,在大劉的闡述中,猜忌鏈是因為信息溝通不暢通導致的,地球和三體星,溝通一次就要8年,由此導致溝通成本巨大,猜忌鏈產生。但是到了第二部,羅輯明明可以與三體瞬間溝通,那就根本不存在溝通成本巨大了,至少三體人只要想,就可以單方面避免猜忌鏈的產生,由此導致黑暗森林理論的崩塌。

第二,智子的存在同樣是黑森理論的bug。按照黑森理論,技術爆炸是不可避免的,隨時可能爆發的,而智子卻可以鎖死科技,讓技術爆炸終止,既然三體這樣的低級文明都可以用智子的手段避免其他文明技術爆炸,那黑森理論同樣就不成立了。

第三,還是智子。三體人僅憑几個智子就可以鎖死一個星球的科技發展,而且一鎖幾百年,如此廉價,如此持久,和它相比,二向箔都成了渣渣,怎麼可能是低級文明的產品?而且你有沒有發現,智子好像完全不遵守能量守恆定律?


其實沒什麼,我們生命所持續的時間和黑暗森林法則作用的時間緯度相比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了。有或者沒有,是還是不是,信還是不信,都不會有任何影響。如果他真的看明白了黑暗森林法則的定義的話。


因為要評價黑暗森林法則要讀的東西就不少了,社會學,博弈論,等等……最簡單的辦法是讓他看豆瓣上的書評,記得有一篇叫社會學家大戰黑暗森林理論之類的,還有直接在知乎上搜索「黑暗森林理論是真的嗎」,讓他多看討論,基本上都看完了也就走出來了(我就是這樣的),比起這個,我倒是更關心學生信仰崩塌了以後該怎麼辦……


因為宇宙的資源是有限的這個命題我們無法推翻。

黑暗森林並不是弱肉強食,而是文明之間的剋制。我們是獵人,而不是野獸。黑暗森林也不是成為森林之王,而是設法保全自己。而高中生已經有健全的思考迴路,會出現這種偏見的原因純粹是讀書不認真不仔細,一目十行跳著看。

你可以把書上這段話剪下來,去打他們的臉。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必須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的圖景,這就是對費米悖論的一種解釋。

裡面沒有半個字提到競爭、爭奪資源、弱肉強食等等,實際上到了星際文明的時代,星球相對於武器是非常脆弱的,毀滅是何其簡單。

其實如果老師有心,可以單獨開出一節課,讓學生去辯論,讓他們自己去逐字逐句的解釋黑暗森林到底是什麼東西。一方面可以培養語言組織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讓他們自己察覺到這個體系的不嚴謹之處。


童年是屬於夢想的,這個世界對你充滿了善意。但是人生總要經歷一個階段。當世界的殘酷展露在你面前,你會逐漸開始懷疑,懷疑自己,懷疑周遭的一切。

這時候往往是決定一個人人格的分水嶺,面臨著,是成為一個憤世嫉俗但碌碌無為的人,還是成為在懷疑後探尋真相、不斷思考,並努力改變的人。

了解這個世界不僅只有光明能幫助你更好地生存,但是,世不甚清,亦不甚濁,作為教育者,應當告訴他們去辯證地思考。

這個世界並非非黑即白,給予往往都慘雜了對回報的期許,那些明面上的黑暗下有著怎樣的負重前行。

凡事論跡不論心,對「黑暗森林法則」存在需要心知肚明,但是要明白不要事事都去挑明,只要富人願意去做慈善,政客還在為人民謀福祉,就不要苛求他們不是為了名譽和政績。但是,防備還是要防備的,不要成為了被割的韭菜,假定一切事實在叢林法則下可能造成的結果,或許有一天能幫你躲過一劫。


叫他先把三體三部曲看完再bb


科幻小說要對比著看。

在目前還沒發現外星人的情況下,任何關於外星文明的合理假設都有可信度。多看基本科幻小說就好了

比如《遙遠等我地球之歌》

講的是孤獨的人類文明在太陽爆炸前,向其他星系殖民的故事。

文中有個觀點還是比較震撼的:無論人類怎樣苦苦呼喚,宇宙就是寂靜無聲


讓他註冊個知乎賬號,跟知乎三體學家合流。


人類關於宇宙的思考很多啊,假如只看過三體對這個深信不疑沒毛病啊,但是在看過阿西莫夫,克拉克,海因萊因的作品之後還這麼深信不疑才可怕。至於反思么,書讀的不夠大概率都是強行的。


讓他看一看大劉的《鄉村教師》。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