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逆耳利於行嗎?忠言一定會利於行,逆耳的忠言卻不一定利於行,而忠言也不一定非要逆著我們耳朵說才行。

比如說讓孩子快點寫作業,那逆著耳朵說的忠言,父母一般如此表達:「你要一寸光陰一寸金,現在不養成好的習慣,以後你就等著後悔一輩子吧!」孩子就會說那就讓我後悔一輩子吧!

我們如果順著耳朵說忠言的話,我們就會這麼講:「你用心做事情的話,什麼事情都會做得非常好,非常高效。來吧,兒子,咱們每天迅速高質量得完成作業,你一做起來誰都比不上!」這時候孩子可能就會說:好吧。被你說了這麼半天,我就寫吧。

這就是你的忠言如何來表達的問題。因此忠言一定利於行,讓我們用順耳的方式來說忠言,一定會支持到孩子的行動!


從生活的經驗來看,很少有人能夠去聽難聽的好話,而對於沒有什麼營養的好聽話倒是有助於人的愉快。
恕我直言,乃後者


講一個故事吧,一個人快要死了,兩個人去照應他,一個人是老實人,一個是油嘴滑舌的人,每遇到一件事,老實人都會老老實實告訴他,但另外一個人都會把這件事吹得天花亂墜,惹得的快要死的人哈哈大笑。最後,臨死前,他叫來「老實人」和「油嘴滑舌的人」。他對他們說:感謝『油嘴滑舌』在生命的最後給了我歡樂,而老實人卻什麼也沒得到。

人們討厭帶來壞消息的人。畢竟沒人喜歡壞消息。如果你朋友是豁達開朗的,那你可以忠言,如果不是,還是不要忠言為妙。


先給簡單的回答,之後有時間再添加。

老說「忠言逆耳利於行」的人,都是不會溝通技巧的人。

如果想要好好溝通,用心溝通,就會想盡辦法把忠言變成順耳的形態表達出去。

如果你給別人建議之前,就想說這句話,「我是為你好才說這句話的」, 或是 「恕我說句不好聽的」,坦白的說就表示你不管對方的感受如何。你只是非把這句話說出去不可。 憋在心裡難受。 不想用心修辭,或用更好的方式,更理想的機會 (比如他心情好的時候),再跟他說。

說白了,逆耳的忠言就是自私的忠言。


良藥苦口利於病

忠言逆耳利於行

我覺得不能把前半句給拋開了來理解,良藥苦口利於病提供了一個前提,那就是「病」,有病才需要吃藥,同樣的,一個人犯了某種錯誤才需要忠言,這種錯誤可以是明顯或者不明顯的錯誤,但有事兒沒事兒給人講忠言就叫好為人師,有事兒沒事兒喝碗中藥那叫作死。

再就是「葯」和「病」的關係,利於病的才是良藥,關鍵在於「良」,至於味道為什麼是苦味,可能是因為苦味被大多數人視為無法享受的味道,從而讓病人記住保持身體健康。忠言逆耳也是同樣的道理,但忠言逆耳不一定是指忠言本身難聽,也許是忠言太過準確,直擊痛處,讓聽者覺得不舒服,聽者也才會真正去反思。

提問者提出了比較「逆耳利於行」和「順耳利於聽」,不知道是不是手誤把行打成了聽,因為利於行和利於聽是兩碼事,利於聽肯定是順耳好,誰都喜歡聽好話,利於行的話肯定是逆耳好。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