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Hifi工程師不缺,音響工程師不缺,耳塞黨不缺,但是缺傳統發燒友。

看了一串回答,都沒說上重點。

1.音箱標註的是最大輸入功率,但是用這個來評估音箱的功放選擇其實非常不科學。因為一款音箱是否能真正驅動好的參數在於其靈敏度。一款-86DB 50W的音箱,絕對要比一台-95DB 200W的音箱難以驅動。

所以說,音箱標註的功率,只是代表他能夠承受多大的功率持續輸入而不會爆掉而已,並不代表它搭配了什麼功率的功放,聲音就能推出來好聽。

2.規矩一點的廠商,功放上面標註的都是最大不失真輸出功率,這個就和人唱歌一樣,一個人唱歌的音量可以很響,但是如果喊破喉嚨可以更響亮。人們要聽的不是喊破喉嚨的聲音。所以一般比較規矩的廠商都是以最大不失真輸出功率來標註的。如果要以最大功率來標註,那最大不失真輸出功率為50W的功放,其最大功率輸出也能輕易達到100W。當然,這個也是要考慮到功放的線路設計,一般廠商是不會把線路上面的元件參數設置到喊破喉嚨程度的。

所以說,正確的音箱和功放搭配,並不應該單純看兩者的功率,而是應該確定音箱的靈敏度,聽音的常用音量及聲壓程度,功放的輸出特性等綜合以後選擇。

當然,音響工程師會說我上述理論是錯的,但是前提在於,音響工程師接觸的舞台器材等,有著嚴格的參數匹配性能,就如同ISO標準一般規範,所以也不能說音響工程師按照比例參數選擇功放是錯誤的。只是,我在此是針對一般家用器材發燒友的選擇方法進行了說明。事實上,我玩了20多年器材,最後把家裡的器材換成了舞台器材以及廣播器材配置,為何?配置規範又簡單。


不知你的音箱靈敏度多少,阻抗多少。

舉例來說,100w,88dB,8Ω的音箱是很常見、較容易匹配功放的。

功放的種類很多,對應不同的電路、元器件設計,會有不同的藝術表現。

在清楚自己聽音喜好的情況下,一台入門級的100w+100w功放(甲乙類)或80w+80w(甲類)又或30w+30w(膽機)功放,都應該能推動100w的音箱。當然類似於監聽一號、LS3/5A之類的阻抗曲線複雜,甚至能低至82dB的箱子除外。

但是!幾乎沒有人能長期、大音量、近距離聽100w音箱滿功率播放的,喇叭受不了,耳朵也夠嗆啊…………最好提前預訂一套好點的助聽器(手狗)


只要阻抗匹配,例如8Ω音箱要接8Ω功放喇叭輸出口,完全沒有問題。用小瓦數功放時注意不要將均衡的高音調得太高,容易燒高音單元,用超大瓦數功放時,要注意總體音量,音量太高會容易燒低音單元。從播放聲音質量而言,用200W功放音質會更好,但是50W功放也是足夠的,我自己也經常用只有十幾瓦的馬蘭仕2216功放接雅馬哈的NS-1000M或是JBL L-100音箱來聽,它們都是100W音箱,音量按鈕位置在12點鐘左右的時候房屋都要被震爆了,其實我們平時聽音樂用4-5W就夠了,音量位置在10點鐘位置左右吧。


w是指萬還是瓦?

看其他人都按照瓦這個單位來回答,那我也接著這個茬說。

假如音箱是8歐100瓦的,那你用8歐輸出50瓦或者4歐50瓦的功放來推會不會出問題?我的回答是大多數情況下不會出問題。出問題的特殊情況就是用了劣質功放,放大電路的輸出電流過低導致大動態下出現削波失真,低頻單元燒毀。如果功放的輸出電流夠大,那這樣的功放輸出完全沒問題。

100瓦的功放也是這種情況。

所以說這個問題的關鍵是看功放機的完整技術指標,而不是只看功率。要知道,輸出3.5瓦的膽機功放推大落地音箱照樣地動山搖。


我也想回答你的這個問題哈 推不推得好 不是專門看功率的 , 功放看 功率 和 阻尼係數,音箱看做工材質 靈敏度。

我們要看音箱的這個100瓦 是以 4歐 6歐 8歐里的哪個作為標準,是額定輸入 還是最大承受功率。 接線的時候阻抗要匹配,我們在做電路設計的時候 要考慮元器件的承載範圍 電壓 電流 會有對應的接線柱

其次看靈敏度 數字越大 同樣聲壓下需要功率越小。代表著音箱的效率。 特別是國內 日本 歐美對功放輸出功率測試標準不同。以及這個功率下的加權,THD誤差範圍都有很大的區別。

打個比方 寶華的音箱阻抗在2.3-8歐之內工作, 功率 電壓不變的情況下,100瓦,他電流的範圍變化是很大的。 看你的功放工作方式了。

假設是 AB類功放,理論上功率大於 音箱的額定就足夠了。 我們買的萬元級 hifi功放,國際一線品牌很少有 超過RMS 200瓦 8歐 工作在低失真模式下的。100瓦輸出下,10%失真跟 0.002%失真你選哪個

這個只是單純的聲壓表現而已,其次 我們音箱的口徑,使用的環境,音樂類型。對於各個頻響的表現也會不同, 大聲不代表好聽。 膽機十幾瓦一樣可以出好聲音。 帝瓦雷 4500瓦,不見得能比 100W的 hiend系統更耐聽。

個人的經驗是 多聽多看多對比 就像談戀愛一樣,參數漂亮 不代表真人漂亮 ,別人說好 不一定適合你 但是名門大戶的品牌 東西不會太差。

可以,就是音量別太大


差不多。分前後級就可以


要看你音箱的阻抗,如果你是 4歐姆音箱,你用 8歐姆的功放 50W可以用的。

如果你說 8歐姆的音箱100W,你用 6歐姆200W的功放,剛剛滿足。


音箱可以是0-100瓦。

100瓦指的是最大可承受的瞬間功率。

主要看靈敏度和房間大小(和座位的距離)。

90dB/w/m的音箱,1瓦輸入,就可以在1米外獲得90dB的音量,

2隻音箱90dB的音箱疊加,可以得到93dB。不算音箱角度衰減的情況。

交響樂高潮時期需要音箱和系統有110dB不失真的能力,

功率:1瓦90dB,2瓦可以93dB,4瓦96dB,8瓦99dB,16瓦102dB,32瓦105dB,

64瓦,108dB,128瓦,111dB。

距離:距離1米,可以聽到111dB,增加一倍距離,降低3dB,距離2米,108dB,距離4米,105dB。


看到好多誤人子弟的回答,這麼說吧,不管你音箱是多少瓦的,功放功率必須是音箱的1-1.5倍,最好是2倍。隨便找個搞音響技術的專業人士都會這麼回答你,當然那種所謂懂音響的萬能電工就算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