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大二,暑假來倫敦上夏校,發現身邊很多同學都背著奢侈品包(lv,goyard等),發現自己的消費觀和她們有很大差距,感覺自己超級土,現在有一丟丟想要包,但是不好意思向爸媽要。其實也有一起出來的也有省吃儉用的同學,所以覺得自己想要包的想法更不可行。並且,平時上課都呆在學校,用不到包。

家庭背景:父母經營一家工廠,目前年收入穩定在兩千萬, 但是三年前企業才忽然發展起來,大家可以理解為暴發戶。

題主性格:平時宅,教室,圖書館,寢室三點一線,沒什麼社交。平時的消費水平就普通大學生水平(每月2000—3000,包括吃飯,買衣服等一切費用)。題主從小留守老家,每周和父母家族群溝通大概20條信息左右。目前買過最貴的穿的是Nike空軍一號和匡威1970s。

父母消費觀:父母平時花錢不算省,爸爸一個月消費大概5萬左右(吃吃喝喝,汽油,不太買衣服),媽媽主要是買衣服,吃喝。但是衣服都不是大牌,夏天衣服均價300—500(t恤),裙子和冬天衣服不超過5000。沒有奢侈品,今年想買奢侈品包,我在英國幫她看,她沒有看上的。但是,父母買紅木傢具啊,木雕啊,海參燕窩,人蔘啊,買起來不眨眼。

父母教育觀:學習和最好的比,吃穿和最差的比,但是每次見我都吐槽我穿的太土/白眼/

但是,只要我申請與教育有關的費用,父母都會毫不猶豫的給。

所以,我該和父母說我想要包包嗎。提出要求後被父母說不乖的概率有多大?


小妹妹,沒必要因為是奢侈品才去買,你如果喜歡設計,風格,各種元素都有在某個奢侈品上提現出來,那你就可以買呀,你家這個收入沒必要在奢侈品上提現出你的特性,可以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不是更好嗎?


我也在英國念書,一般是吃穿都是比較好的,不會虧待自己(去瑪莎、harrods、Selfridges買菜,住studio(不想自己租房子跟房東打交道)),也會偶爾去primark買個居家拖鞋。當然,這個資格肯定是有的,但是不要被這種東西給迷住,不要成為奢侈品的奴隸。我覺得你父母是希望你花錢花在刀刃上,而不是一味的去攀比。畢竟出國是為了學習,你父母的家產還得需要你來守護。在花錢的同時想想看自己有沒有這個能力以後掙回來。

對於包包來說,建議你可以一開始入手一個比較便宜的經典款,比如lv的neverfull或者gucci,慢慢來,跟父母說好獎勵制,就行。比如這次夏校成績全A,可以買個包。至於衣著打扮,慢慢來吧,慢慢就能發現自己適合什麼風格,多去看看別人的穿搭,多去商場試試看。

可以根據皮膚 氣質的喜好來多搭配搭配

個人建議:牛仔褲在英國去topshop買

衛衣 T恤 運動款就去JD

淑女 sexy一點 zara 等

簡約風格 COS

甜心 ted baker

還有很多很多很好看的衣服 去牛津街逛逛 Selfridges harrods都去看看 那邊服務很好 不買也沒關係的

加油!


可以買,但不建議買,畢竟那二千萬是父母創造的而不是你,如果你能創造出兩千萬的價值,再來評價是否有資格就顯得多餘了。


你是一個很棒的寶寶,若是喜歡可以和爸比媽咪溝通,她們很愛你,也會買給你


這個兩千萬是工廠的收入還是利潤你要講清楚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