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美國就業數據意外大增,優於市場預期,帶動美股走揚,三大指數周線收高,漲幅至少逾3%,相較於首季因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重挫的慘況,標普500指數第2季累計已反彈近20%;對於投資人是否該「居高思危」?專家認為,美股後續走勢,和以下3件事脫不了關係。


一、新一輪刺激方案具體內容


美國財政部長梅努欽(Steven Mnuchin)上月指出,國會可能會在7月,通過新一輪刺激方案,藉此緩解疫情衝擊、提振經濟;美國總統川普已放話,該方案傾向對民眾發放現金補貼,且規模將大過民主黨的要求;但,截至目前為止,國會對於具體方案內容,仍爭論不休。


券商National Alliance首席市場策略師霍根(Art Hogan)在接受CNBC採訪時直言,「除非政府推出更多財政政策,否則7月會過得很艱苦,在部分政府援助即將到期的情況下,勞動市場恐放緩,甚至走向枯竭。」


7月20日之後,美國國會將有一小段時間,對新一輪刺激方案進行辯論,預計7月底到期的失業救濟金發放措施,可望因此獲得延長。


二、疫情發展和疫苗研發進度


投資機構Fundstrat創辦人李湯姆(Tom Lee)則對本月美股表現,抱持樂觀看法;他認為,即使美國單日確診人數,來到創紀錄的5萬例以上,但新一波疫情,死亡率相對低,「這意味著,疫情嚴重性較病例多寡更為重要」,他看好股市仍有上攻空間。


不過,李湯姆也強調,對股市來說,疫情依舊是重大風險,「有人宣稱,目前共有12種疫苗,正在研發中,但沒人對這些新聞的實質內容,有確切瞭解,如果前述消息轉為負面訊息,恐對股市不利。」


此外,即使股市和實體經濟脫鉤的現象,讓美股看似能夠「抵禦」疫情帶來的影響,但先前的停擺,已衝擊實體經濟復甦能力,就算重啟經濟,成效和延續性,可能也不如預期。



三、美國總統大選的可能結果


根據CNBC報導,就歷史經驗來看,7月通常是美股在夏季表現相對好的月份,過去20年中,有75%的時間,呈現上漲。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研究機構LPL Financial資料顯示,儘管遇到(總統)大選年時,股市表現通常不錯,但執政黨在選戰中敗北的年份,股市績效多半不太好。


《紐約時報》6月下旬公佈的最新民調顯示,民主黨總統參選人拜登的支持度,領先川普14個百分點,在疫情持續延燒、反種族歧視示威尚未平息的情況下,甚至傳出川普不排除退選的消息,這也讓LPL Financial的觀察,更受投資人關注。



45歲才學存股,他存200張玉山金,退休後月領18萬股利:一條「算股公式」讓他永遠買在低點
為了省錢,半夜關冷氣竟是錯的?省電專家:冷氣吹整晚,還能節電15%的祕密武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