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從多位接觸到理想汽車項目的知情人士處獲悉,理想汽車即將赴美IPO,最早在7月上市,承銷商包括摩根士丹利和瑞銀等。

其中一位消息人士向36氪透露,6月底的線上溝通會中,理想汽車CEO李想告訴投資機構,「理想汽車將在7月或者8月IPO(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但因為是小範圍溝通階段,募資金額還未確定。另外多位資本行業人士也向36氪證實了這一消息,「目前看,7月有點來不及,大概率是在8月上市。」

針對上述消息,理想汽車向36氪回應稱:不予置評。

消息人士向36氪表示,因為特斯拉和蔚來汽車業績趨於穩定,股價節節走高,理想汽車這樣的項目也在二級市場受到一定程度熱捧,「投行在資本市場問了一圈,份額應該不愁賣。」

就在一週前的6月24日,《晚點LatePost》報導,理想汽車即將獲得5.5億美元D輪融資,美團領投5億美元,本次融資將理想汽車估值推高至40.5億美金。此後,有投資者在深交所平台上向理想汽車股東利歐股份求證,後者回覆稱:目前相關交易正在進行中。

最新的官方數據顯示,新冠肺炎疫情全面爆發的二季度,特斯拉交付量依然達到90650輛,超出資本市場預期。國內的新造車公司領頭羊蔚來汽車二季度交付量也首次過萬,達到10331輛。

而理想汽車自2019年底交付以來,市場銷量也表現穩定,據官方數據,6月16日,半年多時間,理想汽車首款車型理想ONE已經交付一萬輛。

接觸到理想汽車項目的投資人告訴36氪,「像理想汽車這樣的條件,在美股和港股都能上,比較而言,在美股能拿到更高估值。」

不過,理想汽車並未採用主流的純電動路線,而是以燃油發電機為基礎的增程式技術路線,這也引發部分投資機構的困惑。有投資機構向36氪直言,「目前看不太清楚這個路線的風險性,更偏向於接觸純電動項目。」

早在今年年初,理想汽車的IPO進程已經啟動。2020年1月份,路透社報導,理想汽車正在申請赴美IPO,計畫募集5億美元以上,最早將於上半年上市。

但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發,普遍影響到汽車公司一季度的交付量,這也拖慢了理想汽車的上市節奏。一位理想汽車投資人曾向36氪表示,至少要等二季度銷量數據出來,「用這個數據去上市,估值會更好。」

2015年7月,李想創立理想汽車(原名為車和家),早期接受採訪時,李想曾表示,已經創建了汽車之家這樣一個百億美金市值的公司,再次創業造車,是想「創建一家千億美金市值的公司」。

與大部分新造車公司選擇純電動技術路線不同,理想汽車的首款量產車理想ONE是一款串聯式插電混動車型(增程式),在動力電池之外,還額外配置了以內燃機為基礎的增程器,為驅動電機提供動力。這款車在2019年12月正式交付,定價32.8萬元,定位中大型SUV。

李想曾在公開場合表示,選擇增程式技術路線的原因主要包括,國內充電設施不足,增程式技術路線可以保留純電動體驗,同時解決電動車的續航焦慮問題,此外,電池成本高企也讓純電動車難以獲得可觀的利潤空間。

不同於主流的路線選擇,讓理想汽車早期的融資遇到一定阻力,C輪融資前,理想汽車總融資額僅為10億美金,是蔚來汽車上市前的單一輪次融資額。直到引入美團創始人王興的投資,這一局面明顯改善。

2019年8月,理想汽車宣佈,獲得5.3億美元C輪融資,其中美團創始人、CEO王興個人出資2.85億美元,美團旗下的龍珠資本出資1500萬美元,理想汽車投後估值29.3億美元。時隔不到1年,美團再次以5億美金領投理想汽車D輪融資。

不僅連續8億美金投入理想汽車,美團1號、2號人物王興和王慧文,也在社交媒體為理想汽車頻繁站台。

理想汽車以運營效率和成本控制著稱,李想自身也公開表示,用不到10億美金融資,做到了公司經營現金流為正,這在普遍依靠融資續命的新造車行業,十分罕見。不過,理想汽車並未急於實現盈利,而是轉向業務擴張。

在日前一場公開演講中,李想披露了公司的擴張計畫,主要包括:將今年的開店數量,從全年開20家,改為全年開60家店;公司原計畫明年啟動L4自動駕駛的研發,改為今年就啟動,李想稱其為10億規模級的投入。 

李想認為,未來5-10年,自動駕駛是趨勢,而賣出足夠多的車並獲得高質量數據,是未來競爭的關鍵籌碼,「自動駕駛是AI的競爭,在兩個方面,一個是車的AI,一個是道路環境的AI,這兩個全部來自於數據,AI的生產資料是數據。所以我們如何通過足夠多的車,獲得高質量的數據和高質量的訓練模型,這是未來自動駕駛競爭的根本。」

無論是造車本身還是自動駕駛技術研發,都需要大量資金長期投入,而理想汽車從D輪融資到IPO的連續資本舉措,顯然也是在為未來競爭儲備足夠多的彈藥。

2014年起,湧現出上百個新能源造車項目,但進入2020年,已經出現明顯的淘汰現象,博郡汽車、拜騰汽車、賽麟汽車、前途汽車、天際汽車等公司,普遍被曝出資金斷裂、量產延後,乃至業務關停等情況,當下相對穩定經營的僅有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理想汽車、威馬汽車等數家公司。而在登陸公開市場、爭取多元資本渠道的二次競爭中,淘汰顯然還會加速。

原創文章,作者:李勤。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