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先学宏观再学微观吗?


如果目的是用来搞学术,联系非常大。

不学微观经济学,几乎看不懂现代的宏观研究论文。

如果就是想看懂财经新闻,分析报告等,微观经济学几乎看不到用处。

但为什么现代宏观经济学总是说必须要建立在微观基础上?

举个例子,常见现代宏观理论,不管是新凯恩斯,还是新古典,都要求居民部门要在一定的收入约束情况下从长期来最大化自己的效用。

那么在经济危机中,这个微观基础就可能变为居民部门要在收入约束下最小化自己的负债,甚至最小化消费,最大化储蓄。

如果不建立微观基础,宏观模型如果全部默认为有多少钱用多少钱,能多借钱就多借钱,这个分析框架基本失效。

在投行和券商的经济学家,基本都是名校经济学毕业的博士,都是受过这套理论教育的。他们平时言论和分析报告都没出现这些学术玩意儿,那是因为学术概念不利于传播观点和影响市场预期。

但微观基础的分析框架几乎都在他们的言论和分析中隐约看到,只是学术概念都被换成了容易理解的名词,外行是几乎看不到微观经济学所起的作用。


不瞒你说,我本科的时候也以为关系不大。硕士的时候还偏科宏观以为能做宏观经济研究。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博士阶段微观差点挂科,宏观也被拖累得学成末流。

现在我连理论宏观方面的seminar都听不懂,推导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弄几个价值函数求效用最大化,各种prior贝叶斯。感觉只能退学。

年轻的时候心态还是要扎实,两手都要抓,黑猫白猫都是好猫。


联系挺大的。主要是两个方面:

1.有很多研究用微观方法处理宏观或者金融问题,比如Abreu and Brunnermeier (2003)。

2.前沿的宏观理论模型建立在微观基础之上,比如HANK模型和其他Heterogeneous Agents模型。

不过本科阶段这两点都不明显,本科或者自学先学宏观再学微观不会造成太大问题,但是毕竟有害无利,不推荐。


不大,说自己有微观基础的宏观基本都是给自己贴金


凯恩斯时代不大,后人拼了老命重塑古典主义荣光,最后终于把宏观问题转化成了各种跨期最优化问题和博弈问题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