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和妻子離婚給孩子心理造成創傷,孩子渴望不會離開的媽媽,對爸爸媽媽離婚不理解,還有我強行把兒子從他媽媽那帶了回來,還有一次我對兒子有攻擊性。

能看得出這3個事情都給兒子不小的傷害,我允許兒子對我表達攻擊性,1我是不是報持兒子的攻擊性就能讓兒子有安全感?2我該怎樣做?有什麼以後對孩子創傷有修復的原則?對兒子以後的同學關係我應該對產生矛盾鼓勵他去攻擊本人嗎?


你好

你所說的離婚傷害、強行隔離傷害和攻擊傷害都是存在的。但你後面的處理是值得商榷的,所以簡單跟你溝通下。

1、你想要對兒子做什麼?

這是你必須第一位考慮的問題。很多父母在陷入個人心理困境後,都無力考慮這個問題。但這關係到孩子的發展,這決定著孩子的未來。所以,父母必須優先考慮:我想對兒子做什麼?我是想傷害孩子?還是想有效支持他成長?

是否在傷害孩子,是一眼可見的。因為從孩子的互動反應、生活狀態變化、情感狀態等很容易判斷出來。很多父母可能會說「我想對孩子好,但……」,或者「我……做就是在對孩子好。」記住,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念頭,試著調整自己的呼吸兩三分鐘,然後問問自己:我能否放下自己的念頭,真的來關注眼前的事實?關注我究竟是傷害了孩子還是給了孩子他想要的愛?

當你平靜下來,你會發現自己真正想要的,你也會發現事實。

通常,這意味著你需要調整,需要面對自己內心的困境。這種困境與孩子無關,與前妻無關,只與你自己有關。

2、你希望兒子的未來是什麼樣的?

我們的思維、行為,都是習慣養成的結果,孩子尤其是這樣。日常生活模式,會直接決定他們的個人發展、社會關係發展。

所以,當孩子攻擊你時,他就是在練慣用攻擊的方式處理同伴關係;當你想要鼓勵孩子用攻擊的方式處理同伴矛盾時,你就是在把孩子往火坑裡推。你希望用放縱他攻擊你的方式幫他重建安全感,對此,心理學實證研究給出的答案應該是非常明確的:攻擊不會化解憤怒,相反,這種行為只會激發進一步的憤怒。

仇恨解決不了仇恨。

這聽起來是老生常談,但如果你希望兒子喪失同伴交往能力,希望他深刻的感受到自己的無能,希望他逐漸走向抑鬱或躁鬱,那你盡可以繼續自己的傷害行為並鼓勵他用攻擊的方式解決自己遇到的一切苦惱。

這是一條毀滅之路。

3、這不是讓你思考的,而是要給你的建議:不要將自己內心的創傷傳遞給孩子,他無力幫你承擔任何心理痛苦。

你的痛苦,是你內在的。

你想給兒子安全感,我可以告訴你:只要你生活在痛苦中,兒子絕對不會有任何的安全感。無論你如何管教、逢迎、滿足或放縱他,他都不會得到安全感。

所以,給你一個建議,去處理你的痛苦。

之後,你會發現,離婚後的關係,不是只有目前這一種。

祝好!


1.首先要清楚一點,沒有一位家長不會犯錯。關鍵不是我做錯過,而是錯了之後我怎樣去彌補。你的擔心來自於你的焦慮,焦慮來自於你放大了你曾犯過的錯誤。

2.不管是什麼情況下什麼關係,都不要把暴力做為解決問題的方式。你曾經對孩子做過,現在卻用縱容孩子的暴力來彌補,這並不是一種好的應對方式。當孩子習慣了暴力解決這種方式,受害的不只是你或是他人,他自己也是。

3.如果彌補,就是要用自己的愛去彌補。用心去與孩子溝通交流,了解孩子的內心,用愛去滿足孩子的需求,而不是僅僅用物質或者是簡單粗暴的方式去應對。

4.誰都會犯錯,錯了再怎樣糾結也於事無補。試著放下自己的心理枷鎖,放鬆心態去面對孩子,也許就是你們關係修復的開始。記住一句話:家長是怎樣的人會比家長做過什麼樣的事情更重要。

5.如果自己還是走不出來,請及時去找諮詢師做做諮詢,你的狀態不好,也會對孩子造成影響的。

6.補充一句,處理好你和前妻的關係,放下仇恨,也許會對孩子的未來婚姻生活有所幫助。不管是哪一方面,父母都會是孩子的學習榜樣,好或者不好,都會看在他們的眼裡的。

祝好!


恕我說話比較直接,您是愛孩子心疼孩子才選擇自己照顧他,還是覺得要兒子傳宗接代贍養自己才照顧他?如果是前者,您可以繼續往下看,後者就不必看了。

首先,最重要的一點,應該為孩子找一個正規醫院的心理醫生檢查,如果有問題,醫生的方案應該是比較合理的,知乎是個不是醫療平台,如果孩子有心理問題,幾個回答是解決不了的,還有可能會延誤病情,或者被不靠譜的回答誤導。

再者,我覺得應該多給孩子一些陪伴和耐心,你表現地暴躁有攻擊性,以後孩子也可能會這樣。孩子往往不是被「教育」出來的,而是照著家長學出來的,以身作則很重要。多鼓勵孩子,而不是謾罵指責和冷嘲熱諷,不要讓他覺得自己是多餘的,父母都是因為自己才會變成這樣,九歲的孩子就開始自我否定以後可能會更糟糕。當然也不是一味地溺愛孩子,究竟該怎麼教育孩子,還是建議多看一些相關書籍文章,「父母」這個職業想合格比考大學難多了。

最後還是強調一下盡量帶孩子找專業人士尋求幫助,也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希望您的孩子可以健康成長。


謝邀。

你那三個處理方法都不對。

你兒子的「依戀」附著在你前妻身上,所以你需要做的事情是,將兒子依戀轉換到你自己身上。

但是你兒子已經九歲了。這很困難。

所以你需要付出的努力和耐心邀超乎尋常的多。

但無論用什麼辦法,陪伴都是必須的選擇。

趁你兒子12歲之前,還處於需要家長陪伴年齡段,抽出你所有的時間,陪伴他,尤其是男性化的運動,打球、游泳、騎馬等,需要接觸自然和展現男性荷爾蒙的運動方式(這樣也可以順便消耗兒子的攻擊性)。

然後,等一點時間,孩子開始依戀你了,找個熱汗淋漓的下午,一塊乾淨清新的草地,像兩個成年男人一樣談一下心,說一下你當初對婚姻的做法。

有錯誤承認錯誤,尋求兒子的理解,告訴他這是你能想得到的,對他最好的方式。如果他覺得還不夠好,那是爸爸能力有限,但爸爸非常愛你。也願意為你好,願意選擇為他好的方式。

聽取他的意見,不同之處,和他商量。要誠懇,不要把他當作小孩子,要當作朋友,像尊重同事一樣尊重他。

不要期望一次成功,因為他的仇恨心理也不是一天養成的。

你要抓緊時間了,你兒子12歲以後,需求的就不再是來自父母的陪伴,轉而尋求同齡同性夥伴了。那時候,你再說什麼,他們都不會再聽。

他6歲的之前那一波,你沒趕上,次級選擇就是12歲之前。

錯過了,一生不再有機會。

你是好爸爸,居然能容忍兒子的攻擊性。雖然這不對,但我看的出來你的寬容和愛。你的孩子也會可以理解的。


你的描述,讓我看到一個內心焦慮、愧疚又迷茫的父親。

你問的那三個問題重要不?重要。但我暫時不計劃回答。因為我感覺到你隱藏了或者沒有注意到比那三個問題更重要的問題,那就是你自己的狀態。那三個事情確實會給兒子帶來一定的傷害,但你的受到的傷害呢?我相信,你不會有意去傷害自己的孩子,這個傷害背後隱藏著你很多的無奈。

說實話,我從你的文字里看到的是一個受傷的父親。所以,我的建議是,你首先要照顧好自己,調整好自己的狀態,修復自己的創傷(包括選擇心理諮詢治療)。只有你自己調整好了,你的愛才能呈現出來,孩子才能感受得到,孩子自然會好。在你狀態不佳內心傷痕纍纍的情況下,想要去照顧好自己的孩子,恐怕你有心無力吧。簡單說,能理解你焦慮愧疚的心情,但我建議你採用間接的方法來調整孩子的狀態,即,先調整自己,再幫助孩子。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