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总有人支持,总有人反对,但一直没有走出好的路子,大家有什么建议?不要撕逼,好好的看待这个行业。我只想解决好这个问题。


为何要发展,为何要走出困境?

西医,严格说来叫做现代医学,并没有那方面非得由中医做不可!

中医对比现代医学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如果发展,发展现代医学就可以了!

中医存在的原因,是可以作为替代医学使用!

既然是替代医学,只要剔除其中一些害人的,老老实实替代就可以了,没必要发展。


中医如何走出困境,在经过了思考之后我觉得好好回答下这个问题吧。其实中医的最大困境是有疗效,却说不清楚。有人支持or反对说句实话。没什么支持和反对,反对的不过是多想挣些眼球。你说现代医学真给你来个不治之症。你愿不愿意试试。方某说不要命,也不看中医。我就呵呵了。扯远了。大家多看到所谓中医的科不科学,但像发扬壮大中医不是科学和研究。而是对于中医的剩余价值的开发,那么什么是剩余价值?这个东西我一直在思考剩余价值是不合西医那样对于一个问题进行大量的实验,合作长久的研究,将多人的思考融合为一个答案。中医是以个人思考来看待复杂问题。这很有趣,剩余价值就在于个人思考比多人思考的传承的更加便宜。这种剩余价值是真正值得的挖掘的。互联网的发展,对于中医的发展带来了一种真正的可能会出现的变革。记录的成本低到我们已经无法想像的程度,中医对于庞大的数据和个人的思考后那种有价值的经验之间的鸿沟在慢慢的减弱。个人感觉可以用数据说明证明,甚至马上运用。第一个需要解决的不是学术问题而是医生的问题,我们如何知道一个中医水平呢,除了对于患者对于疗效的感觉。能否有用数据来说明这种背后疗效体验的东西。例如用平台式网站,用患者建立口碑,通过口碑的数据来挖掘民间高手。使得这些民间高手可以不需要体制的约束。为患者带来便利 这是个方向,是梦想,自己要做出比好大夫更NB更大的为纯中医,纯中医,纯中医的网站,凭借著那些对中医的传承,和13亿可以中医的的潜在用户

要想发展好传统中医,首先要打击驱逐伪中医和中医投机分子,让中医真正沉下心来专心治病,净化中医市场!中医有了疗效,得到人们的认同,自然会发展壮大的。

为此必须取缔中医行医证,采用注册证的方式,也就是中医行医者或者单位,在相关部门注册,然后将其纳入医保和监督范围。同时采用患者打分的反馈方式,患者结束治疗以后,根据效果对医生或者医馆进行打分用投票,反馈其治疗效果,类似于淘宝的评分方式。这样的反馈评分政策可以迅速形成对中医馆或者医师的评价和疗效,供患者选择提供参考,然后用脚投票,从而将庸医迅速淘汰掉,让真正的中医大师脱颖而出。

一般中医都有特定的治疗范围,所以注册时要说明治病范围,然后在评分的标题栏中列举对各种病的治疗效果评分,这样很契合中医的特点的


正视现实,实事求是。

中医首先是一门治病救人的医学,中医的发展属于医学发展的一部分。因此,中医师应当具有和西医师一样甚至更多的执业许可权,这种权益应当用细致的法律法规保护,严厉惩罚污蔑中医名誉,限制中医执业范围,歧视中医工作者的行为。否则中医开个刀还要被认为不合法,中医院招聘只要西医不要中医,求职就业从业各种被鄙视,路越来越窄,谁还愿意走。新出的中医药法打了擦边球,医学界仍然不愿意给中医等同临床医学的许可权,虽然两者在治病救人方面并无不同,而且中医的治疗手段更多。

中医的困境,很大原因是因为外界人为地将中医界定为一个狭隘的圈子里,一旦有所发展突破都被认为「出格」,就像黄煌教授的经方被几代单传的名中医批评「不遵古道」,而世家名中医的精髓外人学不到。中医要发展势必要借助现在科学的发展,然而至今没有法律像西医法律那样给中医师一个合理的执业权利,搞得大部分国人认为中医不能用西药,不能动手术,不能做检查,不招聘,不录取,不培养,要把中医困死在草药的圈子里。然后当初大学录取和培养中医师的时候样样要求不比西医底,如此不公平的对待,但凡还理智一点的人,都会转身离开。


一言概之,凡事靠生态。

1、生态的第一个维度是用户基数。如果没有老百姓认同中医,这件事情是做不成的,历史上太多好东西因为没有市场而消失了。这就需要市场教育了,这个事情谁能做?得靠政府。

2、生态的第二个维度在于市场化。满足需求才有生存的空间,你不能解决老百姓的看病需求,吹得再厉害,也是无用。这个需求就有很多了,比如医保,比如离家近,比如有效,具体得经过调研。

3、生态的第三个维度在于上游。药材作为中医的原料,而今天的药材,种植颇多,如何在保证产量的基础上,提升药效,这是中药学要研究的课题。

4、生态的第四个维度在于技术瓶颈。第三条也提到了。技术这个东西往往能带来革命性的发展,但基本问题是,周期很长,十年甚至数十年才有成效。


有人强调中医要做减法,去掉五运六气、去掉八字,去掉周易。

这种说法无可厚非,甚至有点正确。但突然之间我脑子里冒出一句话来。「岐伯造上医,仲景造良医」,把中医的枝丫和根系全部砍掉,只留下治病这一主干。朝著最精简的方向为治病而努力,的确可以批量的制造出一批又一批的用经方治病的人。

中国古代有大量的验方,我们把方子拿过来,方证对应,一方一证,简单快捷,皆大欢喜。

但这真的是写下经方的先师们想要看到的吗?

我常常说一句话,为往圣继绝学。继的意思不仅仅是继承,还有创造、发扬和阐释。中医失去了他的枝丫之后,实际上也失去了被接著创造、发扬和阐释的机会。

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看待五运六气、周易八卦、八字命理、奇门遁甲,紫薇斗术,麻衣神相这些东西的。就我个人而言,我学习这类知识,不是为了神神叨叨的给人算命。而是为了获得一种思维上的锻炼和方法论上的支持。这些东西是自古以来中国人的说理工具,同时也是塑造一种叫做悟性的东西的最好方法。

中医讲究悟性是全国人民都知道的,都说阴阳五行难懂,但不懂阴阳五行很难被称为是一个中医,悟性不是天生和兴趣,而是按照一套固有的方法锤炼出来。这套方法就是五运六气、周易、八字中所蕴含的方法论和逻辑学。

没有千锤百炼锻炼出来的悟性,你是没有办法和写下经方的先贤平等的交流,你永远在效仿,永远无法创造和超越。同样的,失去了说理工具和思维方法的中医,再谈发展创造转化,是不可想像的。

另外,五运六气这个东西值得著重说一下,我首先承认我不懂这门学问,但是我在我师哥那里听到了这样一种说法:「都说中医没有量化,咱们中医的量化就是五运六气。」我不知道这句话是不是真的,但我想如果这句话真的是正确的话,胡适的那句半嘲讽的「西医让人明白的死,中医让人糊涂著活」就真的是胡说了。

良医和上医之间有著不可逾越的鸿沟。有的时候你的选择就决定了你要成为怎样的医生。我喜欢中医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医他没有定式。先贤留下了无数的路,你有足够多的选择,每个人的选择不同,成为怎样的大夫也不同。


我给你个答案:如何得到一个明确的诊断,是中医的关键!你得有工具,而非经验!


有人说中医讲原则,西医讲标准,一想还真有道理。大规模、标准化的教育,中医整体疗效不得而知。但是今年反对中医的声音越来越多,得不到社会的认同,只有死路一条。中医追求的是大原则下的治法灵活性,出现了针灸按摩导引等,而不是追求单一模式的标准化。用西方的标准化来套中医,自己的价值非要西方来承认。本身就是可悲的事。中国13亿人,每天吃不一样的饭菜,穿不一样的衣服,能标准化吗,却同样能治饥饿御寒。大的原则就是只要能治饿御寒弊体的效果,可以灵活多样。追求的是效果,不是标准。中国的毛笔,西方的刚笔。中国文化最求的就是灵活性,这是优势,为什么当成劣势。骨子里的文化自卑。一个直棍子,中国武术中把它变成两节棍,三节棍,追求的不是灵活吗,这是进步,还是倒退。中医讲治病如大仗,战法像水一样灵活多变化。这些优势在现代中医眼里成了劣势。有些人嘲笑每个中医开的方子不一样,呵呵,看来,他们只知道1加1等于2,不知道3减1、4减2、5减3等等,等于2的方子方法很多。希望标准化提高中医,希望西医来提高中医,有效但不会成功。自己才是自己的上帝。文化自信讲到根子上啦。标准化容易操作,容易得到国际认可,但是根本是疗效,疗效上不去,其他都是白玩。如果疗效提高,没有标准化,一样会承认。


不用想这么多。你个人学好,再说吧。中医,涉及天时、地理、人事,很复杂的。
首先,从国家领导人到中医药管理局要能够支持中医,中医有一个好的大环境,不然很多政策上的东西可以扼杀很多人的努力;然后,中医界需要有很多医术高超、组织能力强的人牵头出来加大中医的传承和宣传,让中医学子和民众知道中医治病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同时培养中医精英力量,提高中医的整体水平,提高好中医的比例和数量,中医界内部要和谐,不要互相轻视,而是要互相学习长处,不同理论流派相互学习交流;还有,需要加强中药质量管理,引导药农规范化种植和炮制,必要时给予补贴,做药材不能唯利是图。当然,还有很多方面,总的来说,任重道远。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