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克威/電商專家

隨著網路的發展和手機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成為內容創作者。社羣粉絲量的增長是對創作者最好的鼓勵之一,今天就來聊看看如何讓促進粉絲增長。據IDAA國際數位資產協會調查調查顯示,網路使用者在影片、資訊、Facebook、Instagram等內容平臺上花費的時間佔據手機使用時長的一半以上。

隨著內容在人們的生活中佔比越重,越來越多人加入創作浪潮成為一名創作者,而作為一名創作者最大的成就感來源莫過於粉絲量的增長。我們知道粉絲的增長一方面依賴於曝光,一方面依賴於轉化。只要內容被更多人看到,纔有可能有更多讀者/觀眾,只有更好地轉化率才能把讀者轉變成粉絲。

曝光方面的資料有很多,本文主要討論如何轉化讀者成為粉絲。

營運帳號的原則

精細化地營運一個帳號是轉粉的關鍵,一個帳號其實就是個鮮活的人,因此營運帳號的原則就是從定位的角度思考如何做人。我們從明確定位,打造定位和強化定位一步一步深入做人的細節。

明確帳號定位與用戶價值

打造一個帳號等於是在打造一款產品,首先需要思考的是我的內容可以為用戶帶來什麼價值。是知識分享技能普及還是娛樂大眾,是傳播訊息還是興趣交流?

隨著創作者大量的湧入,現階段市場競爭激烈,內容同質化嚴重,早已過了隨意拍幾個酷酷的影片就能獲取粉絲的時代,因此在創作者內容好不好變成最大關鍵。

作為創作者,用戶閱讀你的內容可能是因為他想獲取一些知識,但是用戶成為你的粉絲必然是因為你為他們帶來了超越他人的價值。結合自身的特點和用戶的價值就可以明確自身的定位。

打造帳號定位

明確帳號打造帳號定位之後下一步就是圍繞這個定位打造人物設定,其中最關鍵的三個點就是專業定位、專註定位和人格化定位。

專業定位:粉絲是一種不對等關系,只有你的專業度或者訊息量大於等於讀者,讀者才會轉化成粉絲,因此在內容中體現專業性至關重要。

專註定位:沒有人是全才,羅胖就不會告訴你說怎麼健身,王思聰也不會教你省錢。在一個垂直的方向上發力能夠快速打造自己的人物設定。

人格化定位:雖然你呈現給用戶的是內容,但是你的名字、你的創作風格必須輔助完成你的人物設定。你必須通過內容來塑造人物設定。

強化帳號定位

如果你已經完成人物設定之後,你應該開始想想如何透過人物設定展示在觀眾面前,但是還是差那臨門一腳。如何通過各種營運手段來助長粉絲。

透過方法可以強化帳號定位,也可以助長粉絲,營運社羣一定要提升自我魅力、增加自我專業度、多才多藝、刷存在感、定期穩定更新、即時回覆評論與私訊、利用多平臺曝光、多獻殷勤、多與粉絲互動、多追蹤時事。

創作能轉粉絲的內容

有了營運帳號的原則,接下來就考慮怎麼在這個原則的基礎上創作內容。社羣內容是創作者帶來用戶價值的基礎,因此也是帳號營運的重中之重。

關於選題要點

選題決定了用戶是否願意看,可以說是創作最為關鍵的一步。我這邊建議分成常規選題和熱點時事選題兩部分,前者就是按部就班把垂直領域的內容做下去,而後者則是結合時事熱點時事打造一些時效性內容。常規選題就是利用專業知識去逐步完善內容,熱點時事選題就是透過熱門選題俗稱蹭熱點時事。

合適的載體管道

一個創作者通常只擅長一類內容載體管道,不同主題的內容也有對應不同的載體。可以在適當條件下選擇不同載體進行創作,提提升內容的表現力:

短影片:生動快速消費,適合娛樂類、新聞類等;

圖文章:適合述說觀點,傳授知識、深入討論等;

Facebook、Instagram:適合快速發表觀點,提供新聞資訊等。

內容

選好了題就得開始創作,內容的分發通常分成兩步,首先是標題、封面和摘要等簡易內容,然後纔是正文。簡易內容決定了用戶看不看,點不點。而正文則決定了用戶是否轉粉,因此我們也分開分析。

簡易內容優化

用戶看到了標題會判斷想不想點擊,作為內容的門面,標題和封面非常重要。所以我建議標題是內容關鍵中的關鍵,需要全方位考慮,你需要能夠充分體現正文內容的重點,也要適度的建立關鍵字勾起用戶點擊慾望。

文章內文優化

文章內文創作是需要提供用戶閱讀體驗,絕大多數的內容創作者會根據內容主題進行發想,因此文章內文發想完之後就要開始強化關鍵字的露出。

隨著網路的發展越來越快速,越來越多的人成為內容創作者。粉絲量的增長是對創作者最好的鼓勵之一。一個好的內容提供者一定要隨時更新自己,隨著內容在人們的生活中佔比越重,只要會經營自己,一定有很多讀者/觀眾願意變成你的粉絲。

新聞照來源:The Infotip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林克威專欄】直播帶貨新潮流 直播除了導流銷售商品以外 也能帶入知識?

【林克威專欄】全球Podcast崛起 行銷也可以有聲 用Podcast打造你的另類行銷模式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