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和富人之間的行為方式有什麼不同,這種不同又是如何導致一個人的貧窮?可以是方法論,也可以是具體案例,只要對於個人成長,經濟獨立有所幫助,都可以進行分享!


世界上最深的套路就是:窮人騎著電動車去銀行存錢,而富人開著寶馬去銀行貸款,用窮人的錢進行投資 ,然後聘請窮人為富人打工!所以陷入貧窮是因為貧窮的思維方式決定的,

下面一則漫畫說明富人和窮人的區別,共勉:

所以,財富是一個人的思考能力的產物--愛茵·蘭德。


香港之前有個節目是講,富豪體驗低層活。

田北辰參加香港一個富豪大作戰,體驗三天的環衛工的工作。

剛開始他雄心壯志的說:「只要你有夢想你就肯定可以脫離社會階層」

然後他工作兩天發現不是這樣的,高強度工作的他完全沒有任何時間去思考,自己的規劃是什麼只能想著我今天的飯錢怎麼解決微薄的薪資能吃些什麼。

除了生存就沒有其他慾望了,這是他節目最後說的一句話,這個社會在極其嚴厲懲罰那些不讀的人,細思極恐真的。

你每天忙忙碌碌的工作,感覺很充實。

你把所以時間都給了脖子以下,沒有給腦袋思考時間。

慢慢發現越勤勞越賺不到錢

一個人不思考他就會停滯成長,停滯成長他的收入就不高,收入不高他就不敢去追夢,不敢追夢就脫離不了現狀,那麼他就成為資本家隨便剝削的廉價勞動力。

講個故事:

別看我干保安1600一個月但是我很快樂,我很開心。

因為我知道我沒有辦法

我吃的比誰都差住的特別簡陋,我開心啊

因為我知道我沒有辦法

這就是一個死循環,想要擺脫就只要思考進步。

馬太效應,你有就會給你更加多,如果你沒有就把你擁有的剝奪掉。

怎麼擺脫

1.日常瑣碎事佔據太多時間了(比如遊戲,抖音,等等無用社交)

2.思維要放寬看五年,想三年,干兩年

五年的行業趨勢,三年自己的規劃,兩年自己的拼搏。

3.一切都要順勢而為,風口上豬都會飛,但是很多人頭鐵要逆天而行,所以為什麼有些容易富有些人一直窮。

4.牛非常勤勞,但是有什麼用。如果勤勞就能賺錢那麼農民工一定是首富只有你是稀缺核心技術才能有價值,勤勞聰明的人實在太多了。

5.合理消費,很多人貧窮是因為盲目消費透支信用卡透支未來的錢,不管錢多錢少我們都要做好資產分配要留一部份錢做投資。

6.思維短淺,每天想著哪裡有打折怎麼可以省錢,舉個例子叫外賣a套餐比b套餐便宜2塊錢但是少了一個雞蛋你會為這個糾結半天時間就浪費掉了,永遠不把心思放在學習一個新技能或者投資等等方面。

7.經常透支時間,今天事情非要拖延到明天做這樣循環下去事情就越擠壓越多,永遠都忙不完建議日事日畢

8.建議想要擺脫現在狀態,就要脫離現在無用的社交圈融入牛人的圈子看他們在做什麼想什麼你就會變成牛人,怎麼融入牛人的圈子就是先讓自己有價值。

如果迷茫----推薦這本書給你(稀缺)

可以關注我 @馮不悔 我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哦


抖機靈的回答是因為年輕人買了房。

而真實的回答是,在當今中國,沒有天災人禍,沒有不良嗜好,沒有外債,不追求買房的情況下,只要不瞎折騰,省吃儉用,身體健康,準時交五險一金,要脫離貧窮並不是很困難。

窮人窮是因為不懂投資不懂錢生錢?拜託,都2019年了,誰像駱駝祥子那樣把現錢放身上一個子兒也不存?中國堂堂儲蓄大國的臉面往哪擱呢?把錢放銀行就不是錢生錢,非得炒股創業才是錢生錢?景氣的時候銀行三年定期利率5%以上,現在一年理財也有3~4%,創業失敗的現在還在還債,炒股的韭菜割了又收呢,窮人哪不懂理財?農村大媽都知道錢省下來要存農信社存銀行,你說現在欠滿屁股卡債都是什麼人呢?

我們見過太多大學生花錢大手大腳以至於深陷網貸,見過太多衣著光鮮的白領渾身卡債,見過太多人沉迷於酒色賭毒以至於家破人亡……

但是省吃儉用的人里,除非天災人禍等特殊因素,越省越窮的還真沒怎麼見過。

我們沒有看到的是,靠省吃儉用在老家買地建房供孩子上大學的務工人員,靠起早貪黑做小生意一分錢一分錢攢下來慢慢擴大生意的小老闆……

想富,要開源,但脫貧?找對一個收入來源,持續的節流就可以了。沒有什麼技術含量,門檻也很低。

當年我在銀行大堂實習的時候,有不少外來務工人員,我想以他們為例子,應該是最為真實的。他們文化程度幾乎大多是初高中畢業,大專的都鳳毛麟角。對比起那些自嘲讀的是爛本科的大學生而言,他們才應該代表著最大多數中國人的生存狀態。

那時候做了觀察,發現買了高檔手機,名牌衣服鞋子的年輕務工者,往往都有借微粒貸,花唄或者有欠卡債。問了問工作情況,一般都不怎麼加班,不固定在一家廠工作,經常去不同地方不同省份找工作,幾乎沒有一份工作能持續一年以上,這意味著像五險一金和公積金等按市劃分的公共福利,他們都沒能積累下來等到享用成果的那一天。

而那些一份工作能在大型工廠穩定工作3~4年以上的老一代務工者,往往有省吃儉用的習慣,能吃苦,多加班,能夠存下錢,跑來銀行存定期。

有個務工者客戶,本來只打算存3萬做一年定期,後來我很熱情的跟他聊了聊他的情況,給了他一些建議,他覺得我人很好,因為他從來沒有遇到過一個銀行員工會從他的角度著想,於是一個星期後他從隔壁銀行拿了11萬的現金過來一起做理財,並且很抱歉的跟我說要不是還沒到期,另一筆58萬的存款也拿過來這邊做理財。(實習生只能營銷後轉介客戶給理財經理)

下班的時候他還在,我就問他是怎麼存下來這麼大筆錢的。他反過來問我,為什麼存不了?他慢慢給我算,他夫婦兩人小學還沒畢業,03年一起出來打工,那時候趁年輕,能加班的就加班,工廠包吃住,自己又沒花錢的地方,一有錢就存銀行。工資3k~6k不固定看加班多少,這麼多年平均下來夫婦兩人一個月一起能存個五六千,早期銀行利息也高,三年期年利率5%以上,十幾年下來,自己一家在老家買了地建了房子,還存了70多萬,不過現在老了,加班也加不動了,一個月3k左右,但省吃儉用還是能存錢的。工廠在哪個銀行發工資,他就去哪個銀行存錢,剛好遇到我覺得我人不錯,就把以前在其它銀行存的錢拿過來這邊做理財。

當然,在房價高企的現在,70萬或許買不了房,但以一般的社會常識來看,在農村有自建房,有70萬的存款,應該算不上貧窮吧?

當然要是你有心,買房也不是不可能的。也是一對務工者客戶,年輕些,文化程度稍高,初中畢業。也是03年出來打工,被06年開始在我們市的某家大型上市公司打工,現在工作了十幾年,兩人升為工廠的小組長,現在月薪5~6k左右,早期工廠公積金是可以自願買也可以不買的,在大家都不買的情況下夫婦堅持買公積金並一直交了十幾年,12年用公積金貸款加省吃儉用的錢在我們市的城鎮里買了一間83平米左右的小房子,當時房價每平米6000,廠里的人笑話他們想當城裡人想瘋了,不如把錢拿回老家建房。當時他們的想法是一定要讓孩子當上城裡人,在城裡讀書。現在貸款早還清了,全家戶口都遷到城市,房子價格每平米1.7萬,總價值約140萬,漲幅近3倍。

當然比起北上廣深,二線城市城鎮的房子估計也算不上什麼,只不過以一般社會常識來說,靠著打工,在城裡買了140萬的房子並且沒有貸款,估計也算不上貧窮吧?

他們所獲得的一切,都是他們自己熬出來的,是他們自己努力出來的。我很尊敬他們,或者說,我尊敬每一個熬得住的人,因為我知道他們要經受住怎樣的苦。

回到標題,為什麼陷入貧窮?這個「陷」是一個很妙的詞,它不是突然發生的,而是不知不覺,自己就已經陷入泥潭中。

除了買房,天災人禍,重大疾病,忽然的外債等一下把你打進深淵的因素,只要省吃儉用,為什麼還會窮?

答案是,你用各種各樣的方式把錢給花了。

花錢當然有正當的和不正當的。

正當的,比如創業,搞微商,開奶茶店,開服裝店等,然後創業失敗,投入的幾十萬血本無歸。比如炒股,自己的搭進去不說,還加槓桿,加了槓桿還不說,還加十倍,你不爆倉誰爆?你不死誰死?

不正當的,那就多了去了。

老一代的比較傳統,吃喝賭毒。比如吃,這裡吃得講個吃法。小的吃法呢,是幾個朋友隔三差五去下飯館,這次你請下次我請,一個月一兩千,這是小請。大的吃法呢,有些地方習俗上逢年過節就要大擺流水席輪著吃,吃完呢還沒完事,紅包里不放著幾百幾千你這是不給面子,這是大請,一年吧,不搞個幾萬你也別回鄉里了。

比如喝吧,其實大多數是些啤的白的,喝的也不貴,就怕喝得醉。醉了就怕不醒,醒了就怕還睡。睡醒看看天色,又是一場酒會。又不幹活,又愛喝酒,怎能不窮?

賭跟毒就更不用說了,只有零次和無數次。

新一代的也有,一是遊戲氪金充大爺,二是主播打賞當土豪,三是名牌上身裝闊少,四是輕奢生活假小資,懂的都懂,不再贅述。

一言以蔽之,好吃懶做。想要趁年輕多享受,卻又忘了年老為窮所困。年輕不多花錢,年老了固然享受不了,可是年輕的時候不努力,又怎麼能在年老時當有錢的大爺?

我這裡不是鼓舞違反勞動者法的996,只是在陳述一個事實:如果你不是天資聰穎,也不是家裡有礦,那麼脫貧的唯一途徑,就是省吃儉用,勤勞努力,然後熬下去,然後等。

時間是最噁心也是最有效的良藥了。

它幾乎是完全正確的,只是噁心的是,你未必能熬得住。

只要讀過初中,學過等比數列求和的人都知道,每年固定的存款,穩定的利息收入,加上漫長的時間,最終你能得到什麼。這是極為簡單的數字問題,只是大家都省不出這筆錢。

人生太苦了,太累了,我們忍不了。我想要暴富,不然等老了才富,享受起來也沒那麼痛快。

於是我們炒股,創業,找各種各樣的法子來賺大錢賺快錢。

我記得那時我開了個證券賬戶,沒有操作過,一年後再看,收益率打敗92%的人。

我記得在我們城市市中心有個很旺的地段一口氣新開了七八家奶茶店,生意火爆,然後六個月後另外一個商業中心在更旺的地段開盤吸引更多的人氣,於是這七八家奶茶店因沒有客流全部倒閉。順帶一提,那個商業中心五層樓估計有二十多家奶茶店吧,現在也沒什麼人流量了。

想暴富吧沒那能力,想靠爹娘吧沒那命數,要努力吧自己又熬不住,靠天分吧老天爺又不賞飯吃,能怎麼辦?

繼續窮唄。


我們陷入貧窮的原因是稀缺。

這是哈佛大學教授Mullainathan在《稀缺:我們是如何陷入貧窮與忙碌的》的結論。

在長期研究窮人和扶貧的過程中,哈佛大學終身教授、「麥克阿瑟天才獎」獲得者塞德希爾·穆來納森(Sendhil Mullainathan)發現他和窮人的焦慮竟然類似:窮人缺錢,他缺時間。在這一現象基礎上,他與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教授埃爾德·沙菲爾(Eldar Shafir)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室研究和現實調查,卻發現了一個存在於世人中間的驚人真相:窮困之人會永遠缺錢,而忙碌之人會永遠缺時間。

但是,進一步的研究證實:這些都是表面現象。因為即便是給窮人一筆錢,給拖延症患者一些時間,他們也無法變得富足和高效。實際上,在長期性的資源(錢、時間)稀缺中,人們已經形成了「管窺」之見,只能看到「管子」之中的事物,雖然這有可能為我們帶來「專註紅利」(短期的富裕或效率),但是從長遠來看,這種「專心致志」反而會讓我們產生「權衡式思維」,不斷增加我們的帶寬負擔——當1元錢的價值在窮人與富人之間產生了巨大差異時,當印度金奈的街頭小販們陷入了無止境的借貸壓力時,當每個人都處在多任務處理的「雜耍」狀態中時……最理性的經濟模型和行為方式都會變得不再符合自身的內在邏輯。最終,稀缺會俘獲我們的大腦,漸漸讓我們失去認知能力和執行控制力,變得更加愚笨和衝動。

資源的稀缺無處不在。

飢餓是缺食物,貧窮是缺金錢,孤獨是缺朋友,忙碌是缺時間,犯渾是缺心眼,犯困是缺睡眠……

稀缺的力量非常強大,會在潛意識的層面俘獲人的注意力,提升這件事在人頭腦中的相對重要程度。

飢餓的人滿腦子都是好吃的東西,缺錢的人時刻會注意省吃儉用,忙碌的人會珍視每一分鐘時間。

對稀缺狀態的心理體驗,會縈繞在大腦里揮之不去,從而影響我們所關注的事情,影響我們對選擇的權衡,影響我們的思維方式,並最終影響我們的決策和行為。

稀缺事實和稀缺心態,是兩碼事。

正如貧和窮的區分:貧描述的是資源稀缺的客觀事實;而窮形容的是沒有出路的心理狀態。

即使資源上不再稀缺,即稀缺事實已經被消滅,慣性持有稀缺心態的人,仍然會按照稀缺狀態下的行為模式行事。

《人民的名義》里坐擁一屋子現金的趙處長,早就脫離了缺錢的事實,他絕對不貧,但依然很窮。「窮怕了」這三個字,道出了他長久以來被嚴重扭曲了的稀缺心態。

也許你會說,這屬於極端情況。再來看幾個身邊的例子:

  • 為什麼一家人自掏腰包下館子吃飯,仍然會剩下很多菜呢?
  • 公共場所為了方便大家免費提供的衛生紙,為什麼會被某些人偷偷拿回家?
  • 地鐵、公交上明明有足夠多的空座位,為什麼還有很多人習慣性地圍堵在門口以百米衝刺的姿態等待著門開的那一刻呢?

十九大報告提出「不平衡、不充分」的新矛盾非常及時,缺吃少穿的年代早就過去了,當資源總量不再那麼稀缺的時,調整好稀缺的心態,才能追求美好生活。

稀缺給人造成的影響是資源和時間管理的紊亂,而這正是貧窮的根源。貧賤夫妻百事皆哀,只因身陷稀缺怪圈。

要消滅貧窮,心態是關鍵。

一、稀缺帶來的專註紅利

稀缺來臨時,會迫使人做出選擇,原本抽象的事情會變的具體起來,注意力會集中在如何更有成效地利用現有資源上。

Deadline可以給人一股神奇的力量,一旦發現時間不夠用了,我們就會開始集中精力做事。

同理,發現錢包癟了,就開始勤儉節約;發現水不夠了,就會省著點兒喝。

這是稀缺的積極作用:專註紅利(focus dividend)。一旦大腦被稀缺俘獲,會自動將干擾和誘惑等因素推至一旁,將注意力放在稀缺之事上。

稀缺俘獲注意力的過程,是在潛意識裡發生的,是佯裝不出來的。

當我們專註於某事,就意味著會忽略其他事。心理學家稱這種現象為「隧道視野」(tunnel vision)或者「目標抑制」(goal inhibition),中文有個更簡單的表達:管窺。

二、稀缺帶來的管窺心態

1984-2000年間,美國消防隊員的死因中,有20-25%是交通事故,而其中79%的消防隊員死於沒有系安全帶。

消防員這種專業人員,為什麼會以如此高的概率犯低級錯誤呢?本質原因是時間的稀缺。

當火災警報來臨時,消防隊員要在極短的時間內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跳上消防車,在路上要提前看好地圖選定消防通道,還要研究起火建築的結構和布局,以便制定救火策略和逃離路線。

在時間稀缺的壓迫下,系安全帶這種「重要但是不緊急」的事項在消防員腦子裡的優先順序,一直沒有救火本身這件事情的優先順序高。

稀缺帶來的「管窺」視角,會放大我們的得失心,從而影響我們做出決策的方式。

在不稀缺的時候,我們可以從容地使用理性進行合理的權衡和判斷,但是「管窺」會使「管外之事」的成本看起來更高,收益看起來更小。

人在稀缺狀態下做出的決策不是完全理性的,經濟學裡「理性人」的假設不復成立,於是便到了行為經濟學的範疇。

賭紅了眼的人,滿眼都是「撈回本錢」這件迫在眉梢的事兒,其重要性和優先順序唰唰就飆上去了,於是便動了借高利貸的心。至於高額利息的代價嘛,那是「管子」外面的事情。

日常生活中很多錯誤的行為,背後的原因都可以用「管窺」來解釋。比如,闖紅燈的「慣犯」里,以小商販、快遞員、外賣配送、「黑摩的」司機等人居多,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這些職業「時間和金錢直接掛鉤」,省出來幾分鐘就可以多跑一單。這種模式自然會生成一種時間的稀缺心態,寧願按照被稀缺扭曲後的「不平等」換算標準,用「人身安全」交易「更多時間」。

計程車司機的心態也是一樣的,只不過現在有嚴厲的交規和攝像頭等先進的執法技術,而針對電動自行車的目前還沒有。

選擇坐「黑摩的」的人,很可能是因為「金錢稀缺」。為了省2塊錢,把自己的生命安全,交到了「時間稀缺」的「管窺者」手裡。

典型的窮人思維是這樣的:金錢稀缺 → 省錢為大→ 專註於「節流」,挖空心思省錢→忽視了「開源」。同樣是投入時間精力,管子外面可能有更好的「賺錢機會」。

多數情況下,投資今天收益明天的長遠利益,都會受到管窺心態的負面影響。

三、稀缺會降低智商和情商

我們的大腦處理信息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就像電腦處理能力一樣,受CPU頻率和內存的限制。我們不妨把這種智力資源稱為「帶寬」(Bandwidth)。

稀缺會在人的大腦中自動打開一個應用窗口,轟隆隆地持續吸引我們的注意力,增加我們的帶寬負擔。心裡有牽掛之事的人,連茶飯都不思了。

仔細剖析「帶寬」這個概念,它包含以下兩種重要內容:

  1. 認知能力(cognitive capacity):用來獲取信息、進行抽象思維和邏輯推理,並在無須特定學習或體驗的情況下解決問題的能力。將其簡稱為「思考力」,跟智商直接相關。
  2. 執行控制力(executive control):用來管理自身認知能力的過程,包括制定計劃、關注、發起並抑制行為和控制衝動。將其簡稱為「意志力」,跟情商直接相關。

簡單地說就是:一旦陷入稀缺,其大腦就會被俘獲,有效帶寬就會變窄,表現出來的智商(思考力)和情商(意志力)都會下降。

為業績苦苦發愁的銷售經理,回家之後缺乏理性思考的耐心,更容易沖著妻兒發脾氣。為柴米油鹽之拮据而操碎了心的老師,備課和批改作業的時候更容易犯錯誤。

為了處理某一方面的稀缺,會觸發另一方面的稀缺,令人捉襟見肘,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於是便有了這樣的說法:「福無雙至,禍不單行」,「貧賤夫妻百事哀」。

四、稀缺的反義詞是…?

出差的時候需要準備行李箱。如果箱子很大,隨便怎麼扔進去都可以,收拾起來很輕鬆。

但如果箱子不大、地方有限,那我們裝箱的時候就要小心翼翼的權衡,是多裝一本書呢,還是少塞一件衣服。

正是箱子空間小所產生的稀缺,迫使我們進行費時費力的掂量、權衡和精打細算。

大箱子里多出來的、並非刻意預留出來的空間,就給我們創造出了餘閒(slack)。餘閒使我們免受掂量權衡和精打細算的苦。

同樣,沒錢就要精打細算,有錢就可以任性了。

自然界里就有典型的例子:蜜蜂的蜂巢近乎完美的正六邊形,而泥峰的蜂巢就是一坨毫無美感的爛泥。

區別就在於建築材料的稀缺性:蜜蜂用自己辛苦采蜜分泌的蜂蠟築巢,而泥峰用的是隨處可得的泥巴。

和蜜蜂用蜂蠟築巢相類似,日本人在對待空間方面的細膩,也可以算是稀缺所帶來的專註紅利,能最大限度利用了稀缺資源。

相反,餘閒則意味著低效和浪費。

但計劃趕不上變化,當我們犯了錯誤的時候,餘閒能形成緩衝,切斷多米諾骨牌,給我們提供周轉和扭轉的空間,提高容錯能力,抗風險能力。

而對嚴重稀缺之人來說,滿打滿算的生活環環相扣,沒有絲毫容錯的空間,犯錯誤的成本極高,容易導致惡性循環。

五、窮人為什麼更窮

揮之不去的金錢稀缺,造就了窮人對金錢價值的內化尺度。因此,窮人是金錢價值方面的專家,比富人更懂得1塊錢的內化價值。

稀缺所帶來的專註,使窮人更能排除環境因素理解每1塊錢的內在價值。所以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講,使窮人更趨近於「理性人」。

但稀缺帶來專註的同時,也帶來了管窺,管窺的直接後果就是「借用」行為:當人們面臨資源稀缺時,就會通過跨時間或者跨空間的方式借用相應的資源應對眼前發生的事件。

相比過去和未來,稀缺之人會高估「此時此刻」的重要性,什麼都想要「right here, right now」,從而會借用過去和未來補貼現在。這就是所謂的:鼠目寸光,沒有遠見。

借用行為免不了是要支付利息的。正是因為管窺,此時此地的稀缺的重要性,會被主觀感受放大。導致稀缺之人為了今天能用到1塊錢,寧願從明天借來2塊錢。

餓肚子的人會寅吃卯糧,跨時間維度的借用也有時間利息。當我們為了應付緊急的事而不得不放下手頭的事時,如果想回過頭來再撿起來這件事,則需要花更多的時間才能完成。

鍛煉身體和終身學習這兩件事之所以很難堅持,因為給這兩件「利在千秋而不在當下」的事情所分配的時間,總是優先被眼前的稀缺給借走。

結果就是:疲於奔命,忙於救火,每天都重複著打鼴鼠的遊戲,最後發現最重要的事情反而被耽誤了。

六、如何逃離稀缺陷阱

稀缺會導致管窺心態帶寬負擔,從而產生借用行為和餘閒缺乏。最可怕的是,稀缺會剝奪人規劃未來的能力,從而導致進一步稀缺。稀缺是一個陷阱,一旦陷進去就會越陷越深。

稀缺陷阱的出現源於管窺心態和救火行為,為在「管子」視野之外的潛在需要付出了高額成本。

稀缺陷阱的核心問題是餘閒的缺乏。

也就是說,因為窮所以更窮,這聽起來像是一個循環論證,但至少在量變積累時期,稀缺確實會產生惡性循環。

至於逃離方法,總結如下:

  • 解放腦力帶寬
  • 提高決策質量
  • 留出足夠餘閒
  • 緩衝未來風險

每天刻意安排一個空閑的發獃時間,半個小時就好。沖個咖啡也行,泡杯茗茶亦可,不為茶香四溢,只求餘閒在胸。

貓科動物都是善用餘閒的高手,尤其是在體能管理方面。「老虎不發威」的時候,就是應該被「當成病貓」,這樣在關鍵的時候才能一躍而起給獵物致命一擊。

摘自豆瓣書評,侵刪。


我們是如何陷入貧窮的??

你的意思是你之所以貧窮是因為外界的因素,導致你變得貧窮的嗎?

哈哈,你的思維很危險啊,就好像小時候我們明明犯錯了,明明是自己的錯,卻打死不承認!

再不好好糾正一下你的思維,真的怕你會一直窮下去。。

一、

首先我要告訴你的一件事:

——賺錢的本質邏輯是,讓用戶收益

為什麼我們想賺到錢的時候,卻往往賺不到錢?

我們假設一個場景,假如從今天開始,你想賺錢了,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

比如說,我想做一個知乎大V;想做一個理財諮詢師,想做一位網路博主,想創業;

但你會發現一個血淋淋的事實:

——身邊,一個能問的人都沒有;

你可能會想,去看一些成功學的書,書名叫做《我的成功你也可以複製》

或者去聽講座、名人訪談錄,加一個群「XXX大學生創業幫」

聽了別人吹幾個牛逼,學了幾個「大師經驗、技巧」就打了雞血

我TM一定能成為百萬富翁!

別傻了,我很認真負責的告訴你,你看到市面上的人物傳記、攻略都是美化過的,是他特意想讓你看到這個點的,20%高光的東西他會講,80%陰暗的他不會告訴你

所以最靠譜的事情:

——你想干成一件事,你得先認識干成過相關事兒的人,你和他聊一個小時,勝過你讀100本書,問100次朋友的意見

二、

關於賺錢,李笑來老師說,在提高自己財富的路上,有三種有效的方法:

第一種,提高自己的時薪

也就是說提高自己的薪酬單價,通過努力工作、找機會跳槽,把時薪 50 提高到時薪 500。這是大部分普通人能想到方法

第二種,開發自己的時間

一般來說就是副業賺錢,通過接私活、打工等方法

開發自己正式上班時間以外的時間。這是一小部分努力的人能想到的辦法

然而,還有一種只有真正的聰明人才想的出來的方法,相對於前兩種這簡直是思維上的飛躍

第三種,複製自己的時間

即用一份時間換取 N 份財富

比如說,開發了淘寶的馬雲,十幾年前他用了幾年的時間創建了阿里巴巴,如今他靠這個產品躺著賺錢,未來十幾年都可以不用管

再比如說,喬布斯的蘋果,耐克、阿迪的鞋子,做「知識付費」的羅振宇,之前涼了的咪蒙

或者咱們00後最喜歡看的唐家三少寫的《斗羅大陸》,天蠶土豆的《斗破蒼穹》等等,寫一本書去賣,它可複製很多份

說白了,就是他們先開發了一份自己的時間可以同時換取多份財富的方法,用別人的時間換取自己的財富

三、富人思維是怎樣的

1.別怕花錢,別佔小便宜

這點我自己深有體會包括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

比說說我之前為知識付費,那個時候不懂,被很多營銷手段噱頭吸住,花了199塊買了什麼《10天教會你月入三萬的技巧》

進群之後就不管你了,質量也不說了,講的課很糟糕,隨便搞幾張不知道哪找的ppt敷衍你,而且講課人自己都沒月入過萬,還去教別人

後來上當別騙的次數多了,被割了韭菜,就狠了心花了幾千塊錢報了撈金幫,學到了很多有用的東西

還有比如網上買衣服,有些只要十幾塊錢的衣服一模一樣啊,買回來洗洗就壞了,又得重新買,前來後去算下來還是之前買那件貴的划得來

你細心想想這裡面的損耗的不僅僅是你的錢,還有你的精力和時間,下面我會講到這三者之間的重要關係:-)

2.專註自己提升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過一個觀念:

——關於持續賺錢

我身邊很多同學,平時沒事的時候會去出去鍛煉自己,打打工,做做兼職,這點是很好的

但是我想問的是,去打工之前,有沒有問過自己為什麼要打工?你打工的目的是什麼?

出發點很重要,或者說你做一件事的目的性要明確,你應該考慮的事情是:

如何讓自己在持續賺錢的能力上得到提高,你對自己未來的職業規劃有沒有一個大致的方向

而不是你兄弟、閨蜜今天出去打工掙錢了,你也盲目的跟著他一起去打工,累死累活賺了3000塊,你回想下,你最後花了多少,又存下來了多少

不是說學生打工賺錢不好,而是你選擇什麼樣子的工作

你是選擇錢多的,但對你之後的成長完全沒有任何意義的工作;

還是選擇錢少一點,但是對自己未來職業規劃有幫助的工作

一次性賺錢,誰都可以賺,你來能賺,我來我能,換任何一個人來都ok,那為什麼還要選你呢?

所以還是那句話,專註自己能力的提升

——尤其是持續賺錢的能力,自己的實力提升上去了,賺錢就自然是件簡單的事情

當然,每個人在一開始的時候,選擇一次性賺錢是不可避免,因為你需要資金去投資自己,把錢花在該花的地方上

但你不能陷入那個短期獲利的死循環當中,你得清楚的知道,你還要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一開始用勞動力換錢是沒有辦法的事兒

3.沒有絕對的競爭關係,對於強者來說都是合作夥伴

在一年前我是這麼想的:

——好的東西我肯定是要自己藏著掖著的,不給其他人知道,知道的人越少越好,這樣我就能越牛逼

但是不得不承認,這種想法格局太小了,而我自己也從這種想法里吃了不少虧

就拿我自己為例吧,首先我是一個不合群的人

因為我在變,在努力學習知識,而周圍人在玩,導致我成長的速度快了一些

可能別人都說我,你懂的真多啊!

然而我內心的想法是:哎,我真特么不想理你

挺苦惱的,雖然我能在這個小圈子裡收穫一部分人的認可,但是我內心真正希望的是:

有很牛逼的人帶我,跟厲害的人一起進步

也許在這個小圈子我超過了很多人,但是我並不快樂,因為我很孤獨,一個人有時候挺難受的

後來,我明白了,真正牛逼的不是你多強,而是你強還能影響身邊人,跟你一起變強

想明白了之後,我主動去教我朋友做B站up主,我把我所掌握的知識,傳播給更多的人,分享自己的價值

我很開心,真的感覺不一樣,看著自己的好朋友變優秀了,幫助他收穫了贊同,他也有了自己的資源,我們再交換資源,最後互利共贏

4.注意力是獲取成果的原始材料、時間是獲取成果的硬體設備、賺錢是成果的表現形式

其實,促使時間產生最大化的效率的是一個種叫注意力的東西。

你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哪裡,哪裡就是這段時間內產生的成果

你把注意力集中在打遊戲、看電視上面

帶來的成果是你爽了,但是長期來看並不能給你什麼提升

這就造成了時間的浪費

所以相對來說,錢是這三樣裡面最不重要的東西,注意力和時間都是消耗品,只有錢是可復生的

在絕大部分的時候,只要能夠節省,我們時間和精力,花點兒錢來解決是再好不過的了

當有人跟你說,花點錢就能得到他的知識,那你是賺大發了

所以,千萬別怕花錢

怕花錢是窮逼思維,當然也別亂花錢,亂花錢是 SB 思維

把錢花到有效的節省時間、精力的事情上去才是硬道理

5.賺少點,但是賺久點:

說到這我就想起了「雷布斯」,我們的口號是:死磕性價比!

短短几年就已經做到了國內最有影響力的手機品牌之一,他的戰略就是賺少點,但賺久點,靠口碑傳播

如果你想賺錢,你就不能有「逮著機會,干票大的」這樣的想法,你更應該思考一下「賺的少點,但是賺的久點」這個事情

比如我爸年輕的時候吧

他當時就是這種想法:「辛辛苦苦是永遠掙不到錢的,輕易不出手,逮到機會就狠狠的猛干一票,實打實的摟到飽」,結果票子且不說沒幹到,還虧了不少

所有想著用投機方法來進行賺錢的想法都是錯誤的。一般來說,有兩種投機式的賺錢心態:

第一種,一鎚子買賣主義

他們覺得賺錢就是一鎚子買賣,非要一次交易中占最大的便宜,所以往往與交易的另一方針鋒相對,用欺詐、博弈、取巧等等的手段來進行交易

即使在這次交易里獲得了最大的利益。然而卻失去了持續做生意的機會,沒有人願意和這樣的人做第二次生意的

第二種,高回報主義

做一件事兒必須要在短期內獲取十倍、百倍、千倍的回報。這樣人的特點往往是「飄」,顯而易見的「飄」

他們熱別急躁,熱衷於討論短期內暴富的方法,也喜歡對大趨勢、行業秘密。絕大多數奉行高回報主義的人們,最後都雞飛蛋打

持續賺錢是保證你一直有現金流的最好策略,我們不難計算出從一個人身上是一次性賺 1 萬塊,以後再也不聯繫了,還是一次賺 2000 塊,但是能讓他持續消費十幾次所獲得的利益多

6. 世界上最高級的銷售就是銷售自己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事情

我希望大家能記住「世界上最高級的銷售就是銷售自己

打造什麼也沒有打造自己來的重要。建設什麼也沒有建設自己性價比高


Hi,我是 @林蘇臣

碼字不易,如果你覺得這篇回答對你有用的話,就雙擊屏幕叭~

想看我吹更多牛批的就關注我啊哈哈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