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列寧格勒被德國圍城,作為重要港口,在被圍困的情況下如何接受美帝給的補給。美帝給蘇聯的補給到底是送到列寧格勒還是送到摩爾曼斯克?列寧格勒對蘇聯的重要性在哪裡,為什麼圍困了那麼久也要守住,寧可通過冰封的湖面送物資過去也要守住列寧格勒,希望高手解惑。


西方援助蘇聯的物資有好幾個方向,其中最重要的北冰洋航線是到摩爾曼斯克的。

至於為什麼要守住列寧格勒,原因有很多方面。

從政治上來講,列寧格勒在近兩百年間一直是沙俄的首都,十月革命是在列寧格勒爆發,而且這是用列寧命名的城市,毛子對這個可不是一般的看重(後來蘇聯死守斯大林格勒也有一部分這個原因)。

從經濟上講,列寧格勒是蘇聯西北最重要的經濟中心,工業十分發達,技術實力也是全國領先,比如以生產和設計重型坦克而聞名世界的基洛夫工廠等等。

從軍事上講,樓上說的牽制德軍兵力是一個原因。列寧格勒還是蘇聯北部最重要的交通樞紐,有多條鐵路在此交匯。另外,列寧格勒以及附屬的喀琅施塔得是當時蘇聯海軍最強大的波羅的海艦隊的母港,那可是一堆戰列艦和巡洋艦,蘇聯海軍反擊德軍的潛艇部隊也大部分從這裡出發,執行破襲任務。

從文化上講,列寧格勒有大量極其珍貴的歷史文化遺存,一旦被佔領,就將遭到滅頂之災,曾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琥珀宮就是個典型例子。

說的可能不全,歡迎補充啊

——————————————————————————————————————

2017-6-22

猛然發現有10個贊同,很開心,雖然遠遠無法和那些紅答主相提並論,但是對我這種看多於答的傢伙來說還是很好了

對於二戰時西方對蘇聯援助的問題,幾年前我在某著名軍事論壇上和別人探討過,當時也查了很多資料,所以對於後面「屌絲魯」朋友的回答,我很無語,特此更新反駁一下

首先,最大的問題,是那個所謂的三座城市不得淪陷的說法。西方與蘇聯前後共簽訂了三個援助的議定書(第三個沒有執行完),我基本都查過,沒有這個所謂的不能陷落條款印象,請這位「屌絲魯」直接貼出相關的條款來。最明顯的邏輯錯誤是,第一議定書籤訂的那天(1941年9月26日),正好是基輔戰役結束,而基輔在20日就已經陷落了,照「屌絲魯」的說法,這個議定書就作廢了。再有,以斯大林的脾氣,還會考慮跟美國人交差的問題?當年北極航線暫停的時候,斯大林大罵西方的事蹟估計這位屌絲可能沒聽說過。

其次,西方(主要是英美)對蘇聯最重要的援助包括汽車、燃料、火車頭、通信設備以及戰略原料物資,其中也包括鋁。但是所謂鋁是用來做高射炮彈的說法,我還真是呵呵了。鋁主要是用來做發動機、飛機這些玩意的,蘇聯人因為缺鋁都開始用木頭造飛機了,還能用這麼寶貴的資源造消耗量極大的炮彈?就是現在也沒有用鋁做高射炮彈的吧。

最後,列寧格勒的補給線是通過非常不穩定的拉託加湖進行的,而不是靠那位答主說的用海運。波羅的海本來就屬於內海,當時的波羅的海就是德國海軍的後院,到處是飛機潛艇水雷,蘇聯的貨輪在這種地界上跑,不是給德國的潛艇艇長們白送勳章麼。當時的蘇聯的波羅的海艦隊確實是蘇聯最強大的艦隊,損失也很大,馬拉號戰列艦都被炸沉了,還保障個毛航線啊,能自保就是萬幸了。


補給當然是送到摩爾曼斯克,波羅的海海口在德國手裡,紅海軍直到衛國戰爭勝利也沒突破出去,就更別提美國運輸船團進來了。防守列寧格勒的原因,首先是因為列寧格勒牽制了大批(約40萬)德軍和50萬芬蘭軍隊,如果拋棄列寧格勒(或者列寧格勒被攻陷),軸心國就將解放出這一大批部隊投入到其他兵力喫緊的戰線比如斯大林格勒-高加索,導致蘇軍戰略形勢惡化。


列寧格勒丟失,不止丟掉重要的工廠和文物,摩爾曼斯克和阿爾漢格爾斯克港口也將不保


每一條線,都要堅守,為後方的轉移,前進,反攻,留出足夠的空間和時間。


我補充一點,關於蘇聯對德戰爭中,美蘇之間的軍事援助協議。

這個協議中美國對蘇聯提出了要求,其中之一是:莫斯科、列寧格勒、基輔這三座城市不得淪陷。所以斯大林要死守列寧格勒。

經濟上,協議為蘇聯提供鋁(做高射炮彈打德國飛機,拜託高票答案多讀書,有點彈道學常識好伐?),軍用卡車和醫藥食品等蘇聯急缺的物資,幫蘇聯解燃眉之急。政治上,蘇聯沒了這個協議、就相當於被美國當作戰敗國+流亡政府了。而當年,除了美國,已經沒有國家還有意願與實力能和希特勒對打了(英國已經被炸殘了,除了給戰敗國軍隊和流亡政府提供庇護,已經沒力氣單獨打仗了)。

PS:蘇聯為守住這三大城市花了很大力氣,有很多例證。基輔在二戰期間淪陷過,淪陷前形勢危急,任何一個指揮官都看得出,基輔兩翼被德軍精銳部隊突破,而蘇聯守軍缺乏物質和備戰,不存在保全的可能性。當時幾乎所有的蘇聯高級軍官都反對死守基輔,但斯大林堅持死守——作為最高領袖,他的擔心是有道理的:列寧格勒被圍,基輔再丟了,斯大林沒法向美國人交代。朱可夫為棄守基輔和斯大林吵架,被斯大林免職去葉利尼亞突出部反擊去了;最後布瓊尼元帥眼見60萬蘇聯紅軍被圍,違抗斯大林命令,私自下令讓蘇聯紅軍突圍,帶出去很多部隊(再看看保盧斯,他真是個窩囊廢)——被保留軍銜,此後務虛職去了。

列寧格勒的情況比基輔好得多。列寧格勒靠海,蘇聯海軍可以通過「近海支援作戰」(這個是蘇聯紅海軍的看家本領)來遏制德國陸軍進攻,並提供補給。能守住,幹嘛放棄呢?列寧格勒除了有政治意義外,還有軍事心理學的意義:讓德國人和自己人都相信,德國的坦克開到海邊就不頂用啦。最不濟也能噁心希特勒,你還就是抹不掉,抹不掉啊抹不掉~
感謝兩位大咖,回答的特別好,解開了我心中的疑問。其實就是犧牲了列寧格勒的守軍還有老百姓為整個大局考慮。但是有人說,如果德國能打下列寧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這3個關鍵節點的任何一個,就能贏得對蘇戰爭,是這樣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