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說話的時候帶兒化音很正常,但為什麼打字也要加一個兒表示兒化音,比如上班,為什麼要打成上班兒,晚點回家非要寫成晚點兒回家。還有很多,每次刻意多打一個字不累嗎,我是在北京土生土長,平時也一直說方言,但打字的時候不會把「那個」打成「內個」,也很不理解,老一輩打字就不會加這麼多「兒」。這是為什麼。


一是為了寫實,即我手寫我口。這樣寫出來的東西才容易還原成腔調語氣都對勁的口語。二是為了表意精準,比如題主所提到的「晚點」,火車、飛機延遲的晚點就不帶兒音,「晚點」和「晚點兒」是有明顯區別的。再如,說到「腿兒折了」,一般指的是物件(如板凳)的腿兒,把兒字省了就有可能引起誤會。

大致上,北方人寫東西(可以參考一些知名作家的作品),如果不是為了刻意描摹聲氣,以便讀者能夠再現情景,把兒音明寫出來就多是為了避免這類歧義。而像「出去玩」「沒門」「一會」* 中的「玩、門、會」之類,只有兒音的讀法,沒有分歧的,反而可以把「兒」字略掉。

「內個」是錯誤的寫法,它實際上是「那一個」的合音,按習慣就寫成「那個」(因為在北京話口語裏,「那個」就只有一種讀法,因而 neì 成了「那」的一個又音)。這跟「倆」是「兩個」的合音、「多咱」是「多早晚」的合音、「別走」是「不要走」的合音,是同一種性質。把兩個寫成倆,不要寫成別,都是約定俗成的寫法,不管有沒有道理,反正是為公眾所認識、歷史所認可的。如果單憑著自己的感覺臆造出來的寫法,那就是寫白字了。因為沒有約定俗成,別人很難看懂,即便勉強認出,可不會輕易認可它。兒音的寫法跟這完全兩種性質,兒音就是從作後綴的兒字演化而來的,翻翻舊書,證據歷歷可見,來龍去脈十分清楚。而且,不光北方話中有捲舌化的兒音,吳語中還存在鼻音化的兒音,比如「麻將」就是吳語「麻雀兒」北方話近似音的白字寫法,後來以訛傳訛竟成了它的別名**。

再說「老一輩」。其實兒化音的歷史非常短,只有一二百年,而且它的傳播或早或晚,接受程度或深或淺,在各地域、各階層人羣裏的分佈就極不均勻。比如北京內城(舊東西城)的旗人對兒音的接受就非常晚,程度也很淺。所以題主所看到的差異很能就是個體言語習慣上的差異,而不見得是代際的或者書寫習慣上的差異。

~~~

* 「一會兒」的本字可能是「一忽兒」

** 據說「麻雀兒」又是「馬吊」的音轉,這可真成了以


基本同意端木弗貢的回答,補充幾點。

老一輩不打「兒」一般是因為打字慢。

即使是兒化音地區的人,有時為了讓自己顯得官方、正經、有資歷、是長輩,說話也會故意不帶兒化音。所以有沒有兒化音是有一定區別的。


謝您邀。

不累,願意。


因為有的話不打兒真沒有那個意思

比如 今天天兒真不錯啊


我打字兒就特別喜歡加上兒化音,可能是因為平時說話就這麼說,然後打字兒的時候如果不加上就覺得不是我說的話,就顯得有點兒彆扭~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