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说话的时候带儿化音很正常,但为什么打字也要加一个儿表示儿化音,比如上班,为什么要打成上班儿,晚点回家非要写成晚点儿回家。还有很多,每次刻意多打一个字不累吗,我是在北京土生土长,平时也一直说方言,但打字的时候不会把「那个」打成「内个」,也很不理解,老一辈打字就不会加这么多「儿」。这是为什么。


一是为了写实,即我手写我口。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容易还原成腔调语气都对劲的口语。二是为了表意精准,比如题主所提到的「晚点」,火车、飞机延迟的晚点就不带儿音,「晚点」和「晚点儿」是有明显区别的。再如,说到「腿儿折了」,一般指的是物件(如板凳)的腿儿,把儿字省了就有可能引起误会。

大致上,北方人写东西(可以参考一些知名作家的作品),如果不是为了刻意描摹声气,以便读者能够再现情景,把儿音明写出来就多是为了避免这类歧义。而像「出去玩」「没门」「一会」* 中的「玩、门、会」之类,只有儿音的读法,没有分歧的,反而可以把「儿」字略掉。

「内个」是错误的写法,它实际上是「那一个」的合音,按习惯就写成「那个」(因为在北京话口语里,「那个」就只有一种读法,因而 neì 成了「那」的一个又音)。这跟「俩」是「两个」的合音、「多咱」是「多早晚」的合音、「别走」是「不要走」的合音,是同一种性质。把两个写成俩,不要写成别,都是约定俗成的写法,不管有没有道理,反正是为公众所认识、历史所认可的。如果单凭著自己的感觉臆造出来的写法,那就是写白字了。因为没有约定俗成,别人很难看懂,即便勉强认出,可不会轻易认可它。儿音的写法跟这完全两种性质,儿音就是从作后缀的儿字演化而来的,翻翻旧书,证据历历可见,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而且,不光北方话中有卷舌化的儿音,吴语中还存在鼻音化的儿音,比如「麻将」就是吴语「麻雀儿」北方话近似音的白字写法,后来以讹传讹竟成了它的别名**。

再说「老一辈」。其实儿化音的历史非常短,只有一二百年,而且它的传播或早或晚,接受程度或深或浅,在各地域、各阶层人群里的分布就极不均匀。比如北京内城(旧东西城)的旗人对儿音的接受就非常晚,程度也很浅。所以题主所看到的差异很能就是个体言语习惯上的差异,而不见得是代际的或者书写习惯上的差异。

~~~

* 「一会儿」的本字可能是「一忽儿」

** 据说「麻雀儿」又是「马吊」的音转,这可真成了以


基本同意端木弗贡的回答,补充几点。

老一辈不打「儿」一般是因为打字慢。

即使是儿化音地区的人,有时为了让自己显得官方、正经、有资历、是长辈,说话也会故意不带儿化音。所以有没有儿化音是有一定区别的。


谢您邀。

不累,愿意。


因为有的话不打儿真没有那个意思

比如 今天天儿真不错啊


我打字儿就特别喜欢加上儿化音,可能是因为平时说话就这么说,然后打字儿的时候如果不加上就觉得不是我说的话,就显得有点儿别扭~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