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練就批判性思維的問題上,書中闡述有自己的思考,勇於質疑,那麼如果我把對象設為這本書,那麼我在質疑的同時,我又該是什麼立場?


說下我個人看法。實際上立場可以很多,只是說我們在尋找一條合理的、適合自己的方案,以方便我們學習批判性思維。那麼我個人推薦的立場是: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一、有限理性。

因為人常常是有限理性,所以人們的結論大概率可能不可靠。進而社會層面會提倡通過實踐檢驗思想。我們的理性都非常有限。又每個人接受教育訓練、社會實踐深度不同個體理性能力也有差異。

1.信息限制。比如信息不對稱,信息匱乏等等。

2.思維習慣限制,比如我們現有的思維習慣有不少我們可能沒有意識到的缺點。

3.思維技能限制。缺少必要的思維技巧,不勝任一些思維活動。說白了就是沒有精鋼鑽不攬瓷器活。

諸多因素導致我們的理性能力是非常有限的,獲取知識分辨知識的能力是受到限制的,大概率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錯誤。

二、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1.基礎上蓋樓房。

現有的條件是我們已經存在的有各種缺陷思維習慣,缺乏訓練的思維技能。那麼很多東西是否真的對、真的錯,其實是存疑的。可能存在這樣的情況,我們認為是對的,實際上存在某種問題,我們認為是錯的,實際上可能是正確合理的。

2..開放心態。

所以所謂正確,錯誤只是基於現在水準的。接受了這個事實就抓住了批判性思維的核心精神:開放的心態,隨時準備接受新的論證,新的證據反思舊論證與證據。

3.策略。實事求是。

就是認真分析新的命題,看證據,論證是否合理。如果合理則是正確。很多時候,我們會使用直覺與情緒,放棄推理與論證。

三、其他選擇。

1. 比如找個專業的老師指導你。

2.比如選擇先信任教材,多看幾本不同的書籍。不急著實踐運用到現實中。在有限理性的前提下,急著運用到現實中可能出現各種困擾。

3.信任與質疑兩點論。只質疑其實不利於學習新東西。學習過程經驗模型是:獲取,理解,拓展,糾錯,應用。質疑在完整的學習過程中類似糾錯。即第四步。如果缺乏前面幾個學習步驟直接糾錯,那麼學習過程可能異常艱難。

我的「知識星球」正在探討批判性思維與整體學習有興趣可以加入。

https://t.zsxq.com/znEmyVJ (二維碼自動識別)


謝邀,審辯式思維(critical thinking)有三項內核:不懈質疑、包容異見、力行擔責,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

「不懈質疑」是指要抱著懷疑的態度質疑一切成說,當然也包含你所說的這本書;

「包容異見」是說要學會蒐集和理解關於同一問題的不同觀點,當我們質疑一切權威時,自然就更有理由去質疑自己,手電筒不僅要照別人,更要照自己;

「力行擔責」則是防止出現因質疑一切、懷疑自己而產生的虛無傾向,力行擔責實際是一種「在相信的同時保持懷疑的能力」。我們時刻懷疑某項能力的作用,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在找到更好的辦法之前仍用它來解決問題,這樣才能第一時間找出它侷限,修正它的不足,甚至真正檢驗它的可靠性。這也是馬克思主義實踐論揭示的道理。

同理,如果你真的是一位合格的審辯式思考者——第一步當然要學會質疑這本書:包括這本書的作者是否可以代表這個領域的權威,他對這個問題的理解是片面的還是全面的,甚至,可以質疑審辯式思維(critical thinking)這門學科本身;但是第二步,你更要反思自己過去的思維方法,是否比審辯式思維在講的更高明,市面上關於審辯式思維的各種意見你是否都足夠瞭解,知道背後的合理性;第三步,也就是最關鍵的,不管你相信什麼樣的思維方法,請在實踐中踐行你相信的思維方法,並在懷疑它的同時不斷檢驗和修正。

最後附擴展閱讀材料:https://mp.weixin.qq.com/s/ChGyGY4R5k7tlWQTKbXPvA


如果你是抱 有先入之見,必然看不透其中的矛盾認識,要站在中立的立場上,站在公平的立場上,站在真理的立場上,才能真正切入真理,到達真理。


很好的問題。

因為批判性思維要求人要對所有事物都保持勇於質疑態度,但是如果沒有基本的立場就容易因為認為沒有事物是可信的而陷入懷疑主義。

因此批判一個事物需要首先根據已有的經驗作出基本的判斷,然後在此基礎上思考此判斷是否符合客觀情況。如果事實明顯與判斷有衝突,那麼這時應該回過頭來質疑已有的經驗,然後重新總結經驗並作出新的判斷。

總的來說,要認識到科學地認知事物是一個不斷糾錯的過程。不要害怕已有的經驗會讓你採取可能錯誤的立場,重要的是及時發現與更正。


立場是:

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知其必然或偶然,知其發展變化,知如何作為,並能作為;

大多數立場,皆靠不住,因為大多數立場本身就靠不住


這個問題很迷

對一本書的態度,你若是反駁他,便處在反駁立場。

但是我不太在乎立場這個東西,因為一本書的思想不可能單一,對,一定會有一個主要思想,但是圍繞主思想的還有其他想法。

所以在眾多想法中很可能會存在你贊同的,不贊同的。

那麼對你贊同的進行思考吸收,不贊同的反駁。

可能我的回答沒有答到點上,因為我看不太懂你的問題?_??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