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一些華人在加拿大,美國,也有在歐洲日本,以及亞非拉的中國人,有的也移民常住國外了,但不可避免在異國他鄉還是有所謂的土著,主流名族形成的環境壓力,畢竟不是根之所在之地,他們怎麼看待自己的未來,如何看待這樣的一個狀態呢?


就說歐洲吧,整個生活節奏比較緩慢,慢吞吞地環境讓人不得不入鄉隨俗,因為捉急也木有用,倒不如慢下來享受慢時光。各種假期,公眾、宗教、帶薪假,別看沒啥儲蓄賺得也不多,該休假休假,該旅行旅行,差一天不讓休小心跟你急!歐洲人吃啥不重要,填飽了肚子就行,一周能做幾頓熱騰騰的飯菜,也就周六周日吧,平時大部分時間披薩、三明治、點心、奶製品、水果啥啥的就行,哪像我們每天每地煎炒烹炸涮,中國人民以食為天,其他可以省,吃飯湊合零容忍。所以吃飯仍然中餐為主西餐為輔,其他菜式料理適當調劑,感覺尚可,誰讓咱自己各種會做呢

墨西哥 Tortilla卷餅?配菜

吃得方面只要自己動手,利用當地的食材,按季節做點兒順口的,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歐洲人口數量少,市場競爭沒那麼激烈,導致新技術、新產品更新換代緩慢,移動支付啥啥的都木有,閃付是最新技術了,沒辦法啊,就是這麼龜速的前行。

可是人家幸福指數高啊,這咱還真的比不了。全民免費醫療、免費公立教育、孩子政府補助、三個孩子以上家庭減稅降費、家庭在建住房補助等等等等吧,咱享受國民待遇還能吐槽不,不能吧,做人要厚道一點哈。

至於來自文化差異、生活習慣、價值觀、主流非主流的所謂壓力,真的不必太在意,學會梳理屏蔽負能量,咱中國人勤勞勇敢,不僅自己能幹還能給歐洲人創造勞動崗位,增加就業和稅收,我們不應該感到自豪嗎?心理自我建設在哪裡都需要,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至於未知的將來,我覺得當下就是最好的安排。在國內也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和煩惱,甚至不同地域也會產生差異化,把握當下在哪兒都一樣噠。

院子里的草莓 收穫了……


加拿大美國情況應該比歐洲好。我是覺得生活沒什麼盼頭,餓不死但是沒精氣神。不知道是我個人原因還是怎麼,說不定回國也這德行誰知道呢,可能普通人這輩子確實也就這樣。

生活在國外的中國人無一日不在思念中國美味的食物,香甜的空氣,和深夜上街擼串的自由。


「土著」都相處得很好,沒人整天提醒你你是「外人」,和任何人一樣上班party度假買房生活。倒是中國人自己很愛聊這個,整天一幫中國人聚一起聊這種話題,回家打開電視只看中文節目,當然會加劇在社會邊緣的感覺了。

出來了決定留下來就不要患得患失了,整天糾結這種偽命題。什麼社會名流給我的壓力,我真沒有。各位可能是在國內看到一擲千金的大款太多了,歐洲人之間沒有那麼玄乎。我同樣一起畢業的歐洲同學裡面我也不比他們賺的少,同事同學朋友不管哪國的都相處的挺好的,也不覺得寂寞,家人遠一點就盡量多回去或是接他們來。為什麼要老盯著自己沒有的東西?

那麼北上廣深的各位如何看待自己的未來呢?還不是有各種各樣的焦慮,焦慮的點不一樣了而已。

出國了就好好享受國外的生活,要真是覺得國內好就回去,都是個人選擇,這回不回國的話題從出來就聽大家討論聽了10年了,連個新點的觀點都沒有說來說去還是那些陳芝麻爛穀子。

人生就沒有完全自由和完美的,都跟蹺蹺板一樣按下了一頭就會翹起另一頭,不管在哪生活,少想那麼多沒用的,讓自己快樂的能力是第一位。


我表姐美國生活 期間在迪拜當過翻譯 對他 來說呃不像中國有那麼複雜的人際關係。食物安全方面做了中國好太多。官僚主義沒那麼嚴重 人們普遍自由得多,能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或不管是在媒體上。所以如今他已經留在美國沒 回來了。


第一句就求怎麼成立了。根不在根本不是什麼最重要的。現在人有幾個是某城市的原住民呢。無法回國的,多少都有回不去的原因。自己的將來?也就跟國內生活在一線城市裡的人們一樣,該怎麼過就怎麼過唄,再說了,壓力可能會更少


他們比較有滿足感 沒想著發家致富的平淡生活他們就覺得okay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