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其實還有一個蠻有意思的理解,就是為什麼德國一定要打贏二戰,或者說,為什麼德國一定要打二戰?

相比於第二帝國,魏瑪共和國或者納粹其實並沒有陷入死棋一般的戰略被動局面,一定需要靠掀桌子來解決問題,反倒是第二帝國陷入了戰略的困境。

《凡爾賽條約》的條件貌似很苛刻,但是仔細分析你會發現,這並不會導致德國人掀桌子,反而甚至為德國的強權政治帶來了更佳機會,即便當時德國人還不明白。巴黎和會建立的體系絕非不利於德國的強權地位。

德國固然因為武裝限制和戰敗賠款被套上了沉重的枷鎖,損失了東部北部西部的一些領土,但是主體領土並未受損,德國在歐洲所處的地位非但不比1914年之前來的衰弱,反而變得更加強勢。

在一戰之前,德國受英法奧俄四大強權包圍,一戰之後,奧匈帝國解體,分出來的小國根本沒法形成一股強大的政治力量,遲早要淪為鄰近大國的勢力範圍,這個大國也就是德國。而俄國此時已經變成了蘇聯,完全被排除在凡爾賽體系之外,和德國一樣被西方唾棄,而蘇聯寧可和德國交好,也不願意和西方列強結盟。同時美國人退出了凡爾賽條約,也就是說這個體系完全依賴於法國和英國。一戰證明,這兩個國家要聯合在一起才能和德國相抗衡。而且英法兩國也矛盾重重,法國希望徹底削弱德國,英國已經解決了公海艦隊對其的威脅而心滿意足,出於大陸均衡政策的考慮也不願意讓法國一家獨大。那麼武裝限制和戰敗賠款此時來看就是暫時性的了,畢竟沒有國家願意再次和德國打一場戰爭來強迫其賠款或者重新武裝,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德國的地位實際上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所造成的結果而獲得強化,並未遭到削弱。

那麼對比第二帝國的戰略背景又怎麼樣呢?第二帝國自誕生以來就面臨著巨大的困境——同盟困境。畢竟第二帝國建立在佔領阿爾薩斯—洛林和羞辱法國之上,基本沒有辦法通過和平手段與其和解。就好比一盤西洋棋,開始十六個格子就禁止進入。同時英國因為普法戰爭也徹底意識到德國的危險性,一旦德國與法國開戰,英國必然要站在法國一邊,這是俾斯麥不願意看到的。

然而俾斯麥不順心的事情還多著呢,東邊的兩個強權,奧匈帝國和俄羅斯帝國貌似和德國並沒有直接衝突,得益於1867年的遺產,德國和奧匈帝國之間的關係可以緩和,而俄國一直以來和德國交好,這難道就意味著德國可以安枕無憂了嗎?對於德國來說,他們一直警惕著法國的復仇,而且即便是法國人主動進攻,英國人也不願意法國戰敗後受到二次削弱,必然要支援法國。所以俾斯麥就希冀於和東邊的兩個強權之一結盟,從而壓倒英法聯盟。

然而這是一盤死棋,無論俾斯麥再怎麼走鋼絲,他總有一天要掉下來的。俄國人迫切希望在地中海開闢出屬於自己的港口,而哈布斯堡家族由於被驅逐出德意志,他的戰略重心也向愛琴海推進,所以奧俄兩國必然要在巴爾幹起衝突,這種衝突第一次明顯的爆發出來就是在1877年的俄土戰爭,沙皇的軍隊甚至挺進到君士坦丁堡城下。然而不希望俄國進入地中海的英國和希望繼承土耳其在巴爾幹領土的奧地利則威脅俄國把他的戰果吐出來。那麼俾斯麥的策略是什麼呢?答案是柏林會議。

客觀來說,柏林會議是一場並不怎麼成功的會議,俾斯麥不僅僅讓大獲全勝的俄國吐出一部分戰果,而且還讓根本就沒介入俄土戰爭的奧地利有權佔領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這使俄方大失所望、憤怒至極,俄國出現了反俾斯麥反德國的風潮,俄德兩國關係也迅速惡化,俾斯麥憤而做出的回應確實和奧地利訂立盟約。

這步棋委實不太高明,與奧地利有直接衝突的俄國由此感受到了嚴重的威脅,他遲早要促成法俄同盟。根據喬治凱南的研究報告來看,法俄同盟出現的根源就是德奧同盟。

俾斯麥當然意識到這其中的危險性,他盡全力試圖放緩這種趨勢的增長,但是到了《三皇同盟》就基本上成了真正的雜技表演。1881年,他不顧柏林和聖彼得堡的摩擦、維也納和聖彼得堡的持續敵意,強行促成這個易碎的同盟。他搬出的理由甚至是君主制要對抗西方的民主制,這簡直是荒謬。在19世紀80年代竟然出現了18世紀末君主國的結盟理由,可想而知,這個帶有強烈自我安慰式盟約持續了6年就瓦解了。

俾斯麥之後推出來的也是雜技一般的《再保險條約》,瞞著奧地利承認俄國對保加利亞的主權以及俄國一旦佔領君士坦丁堡的中立立場。這不僅和奧地利的盟約矛盾,俾斯麥自我標榜的」誠信的經理人「的形象也蕩然無存。

至於三國同盟計劃幾乎犯了和三皇同盟一樣的錯誤,將兩個敵人強行拉攏在一起簡直是天真的決定。這裡就不細談了。

總結一下,如果德國想在歐洲大展拳腳的話,要麼和俄國結盟對抗英法奧,要麼和奧地利結盟對抗英法俄,她永遠不可能同時團結奧俄來避免陷入兩線作戰的命運。至於為什麼最終是德奧聯盟對抗英法俄,就延伸的過多了,這裡不再多談。

但是第二帝國真的沒有避免世界大戰的機會嗎?其實有的,那就是拉攏和德國不接壤的英國。即便不能使英國站在德國一邊,也應該盡量使其保持中立。俾斯麥的繼任者卡普里維進行過《交換條約》的嘗試,直到1897年以前,德國和英國其實都維持了相當不錯的關係,即便是蒂爾皮茨的大海軍戰略,也未直接導致德英疏遠。

至於之後德英疏遠又是一個大話題,我們就一筆帶過。當貝特曼—霍爾韋格的巴格達鐵路計劃被德國軍部狠狠地摧毀的時候,德國人依舊有換取英國中立的機會。那就是專註於東線的戰爭,在西線保持守勢絕不進攻法國的領土。即便法國人想要支援俄國,英國也找不到理由幫助法國。可惜的是,小毛奇領導下的參謀部並未制定出一份詳盡的對俄作戰方針,反而全心全意想要貫徹施裏芬計劃打擊法國。施裏芬計劃一旦實施必然要導致英國參戰,於是接下來就是一戰。

那麼簡單(大概吧......)瞭解了第二帝國的外交困境,對比希特勒的德國,我們發現之前的推論並沒有錯,從進軍萊茵蘭一直到吞併蘇臺德,法國和英國始終沒有對德國發動戰爭甚至是有效的制裁。希特勒輕而易舉的達成了第二帝國發動世界大戰也沒有達成的目標,如果是一個正常的德國政府,他根本不需要發動第二次世界戰爭來奪得霸權地位。可惜的是德國碰上了希特勒,最終導致了俾斯麥最擔心的那種情況:德國被徹底分裂,被其他強權壓著起不來身。

所以德國要擔心的問題根本就不是能不能打贏二戰的問題,而是能不能防止希特勒這個賭徒上臺掌控德國的問題。與其去遐想不如去考慮{德共怎樣才能掌控政權?}的問題。


希特勒的政治基因決定了德國打不贏二戰。

對德國本身的利益來說,發動二戰不是必須的。其實德國需要的是合併奧地利,割佔蘇臺德地區,消除波蘭走廊將東普魯士和德國本土連接起來。這些在二戰真正爆發之前都已經實現了。此時,德國已經獲得了其能夠長期保有的最大利益,必須停下來了。

但是希特勒的政治基因決定了他不能停下來。

希特勒上臺靠的是經濟危機。受到 1929 年大蕭條的衝擊,德國經濟崩潰,六百萬作為家庭頂樑柱的青壯年男性失業,被這股失業潮直接或間接衝擊的人口佔德國總人口一半以上。德國陷入一片動蕩之中,底層民眾的怒火與恐慌不可遏制,德國即將陷入徹底的無政府狀態。

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兩種力量能夠重新建立秩序:布爾什維克與法西斯。

在當時的德國,布爾什維克是現成的,也就是德共。他們一旦上臺,必然發動羣眾,鬥垮資本家,執行計劃經濟,按照計劃安排恢復生產,用計劃分配的辦法解決老百姓的生活困難。這樣的話,德國就是第二個蘇聯。可是這個現成的解決方案是德國大資本家所絕不能夠接受的。

那麼,對於德國的資本家與舊貴族來說,唯一的出路就是扶持希特勒的納粹黨。希特勒同樣發動底層人民,但是卻把階級矛盾轉化為種族矛盾,搞民粹主義和種族主義(現在的美國和歐洲的右翼就是這個搞法)。雖然他也搞一點計劃經濟,但並不是公有制經濟,而是劫猶太人濟容克資本家。

如果我們比較一下的話,就會發現,布爾什維克的搞法是可以在德國國內完成的。但是納粹的搞法不行 —— 大資本的乳酪不能動,而底層老百姓的生活也要大幅度改善,錢從哪裡來?

是的,一開始可以從猶太人那裡搶來,可是國內的猶太人搶完了怎麼辦?

那就只有侵略,去搶別的國家。

這是希特勒必須發動二戰,而且必須不斷擴大戰爭的物質理由。

還有一個是意識形態理由。

要解決德國當時的危機,有兩條路可走,這是明眼人都能看見的:布爾什維克與法西斯主義。

這兩條路部分手段是相似的,但是底層內核是南轅北轍的。希特勒要帶著德國人民走法西斯主義道路,就必須有一個強有力的手段斷絕走布爾什維克道路的可能性。所以納粹和蘇聯以及各國的共產黨,是不共戴天的天然仇人。後來德國進攻蘇聯的意識形態邏輯就在於此。

有了物質與意識形態兩方面的原因,德國發動且不斷擴大戰爭就不可避免,而失敗也因此不可避免。


與英法按照約等於普法戰爭的合約條件結束戰爭,用納粹思想作為歐洲殖民統治合法性的理論基礎,協助英法維護殖民體系,變英法殖民地為事實上的歐洲殖民地。同時建立東南歐—中東的反布爾什維克陸地走廊,使東南歐統治階級完全依附於德國,以為國本。

總而言之,接手並維護凡爾賽秩序。形成歐盟+一帶一路的佈局。


根據德國戰後歷史學家的評論,如果元首在墨尼黑會議上得到蘇德臺地區後能夠滿足現狀,就像他自己所保證的那樣,不再提出其他的領土要求,在科技和綜合國力上與世界各國展開競爭,那麼他在德國歷史上的地位將超過俾斯麥,成為德國歷史上數一數二的偉大政治家。

但是事實是戰爭販子們的性格都是貪得無厭的。得到蘇德臺地區後,元首背信棄義,又併吞了捷克斯洛伐克剩餘的領土,不久又進攻波蘭,直接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既已挑起了世界大戰,那麼德三怎麼做才能打贏這場大戰呢?

我的看法是既然挑起了世界大戰,那麼德三想打贏的希望很小,根據現在 的解密資料來看,當時就算是德三打贏法蘭西戰役後,再接再厲打贏不列顛戰役,佔領英國,英國政府也已經制定好計劃,把政府搬遷到加拿大,背靠美國繼續戰鬥下去。即使佔領莫斯科,蘇聯政府也一樣搬遷到烏拉爾山以東不會投降(當時大量工業企業早已經搬遷過去)。現代戰爭是拼消耗的,根據德三的實力,即使它打贏大部分戰役,隨著實力的不斷消耗,最終失敗的還是它。

當然如果元首在不列顛戰役失敗後能夠頭腦冷靜,不啟動巴巴羅薩計劃(這一點正是德三駐蘇聯大使舒倫堡當時苦苦哀求他的),保存實力,在北非和中東與英國周旋的話,德三可能生存時間會更長一些。但是歷史經驗告訴我們,那些戰爭販子們總是犯高估自己,低估對手的錯誤,從這點看他們的失敗是很難避免的。

元首的人格缺陷(當然也就是德三的國家缺陷):

1、毫無信用。

2、貪得無厭,得寸進尺。

3、將所有的問題都要轉化為軍事問題來解決(這一點上元首和魯登道夫 有一比,一戰二戰德意志民族都是這種軍人出身的來掌舵,真是民族和世界的悲劇)。


三德子就是個容克老爺們用民粹主義煉蠱連煉出來的畸形兒,從誕生那天起就註定藥丸,現實歷史線簡直給三德子開掛了,對手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前期送了這麼多人頭,但是並不妨礙三德子畸形的與藥丸的本質。想打贏二戰?只有在作家們的筆下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