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四月了,同學們該收到的AD,offer或者拒信的,應該收的差不多了,而即將準備2017-18申請季的同學,這會想必也是躍躍欲試。現在捉急就對了,趕早別趕晚。標化考試、提升GPA、暑期實習、文書、填網申、套瓷、等錄取……這麼一大串的東西等著你,準備的越早,勝算越大。

不過,準備的早,同時也要準備的巧。Course West的幾位外教和中文顧問前幾天開了一次網路會議,聊了一下上個申請季的工作情況。結果我們發現,每個學生雖然出身、背景、學歷、目標各不相同,但是申請時暴露出來的問題卻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今天,我們就將一些典型的問題匯總起來,分享給大家,希望即將進入申請季的同學不要重蹈「前輩」的覆轍。

問題一:我實在不想再考雅思了!

今年有個學生,想起來就覺得鬱悶。廣東一所985高校,均分有91,社團經驗豐富,實習科研經歷都有,還發過論文。雅思成績有7分,但寫作單項卻離目標差了1分。由於他申請的領域並不是熱門專業,因此倘若把寫作單項攻上去,申請到G5高校的機會是非常大的。可是這個傢伙,因為已經考了兩次雅思,死活不想再考第三次。他的中文顧問Stanley和外教Jeff勸了他N多次,始終勸不動他。事實上,通過與外教在文書上的不斷努力,他的寫作水平已經上升不少了,達到LSE的要求是很有希望的。最終,這個學生被LSE拒了,而他的同班同學,也是Jeff指導的學生,各方面背景其實都不如他(當然,也沒有太差),但雅思的成績達標了,最終就錄進LSE了。看到背景略遜色於他的同學錄進了LSE,自己後悔了,又決定重考雅思,想重新提交一次LSE的申請。好在冷門專業現在還有再申請的可能,如果早點頓悟,現在也不會這麼被動。

每年,總有一大堆學生犯同樣的毛病。明明所有背景指標都滿足了目標院校的要求,唯獨雅思的某個單項成績差那麼一點點,於是就抱著僥倖心理。然而,你抱著僥倖心理,僥倖心理就一定會坑死你。還有些同學,明明口語提升0.5,就可以免除語言課的麻煩,但是為了偷懶,非要花錢去讀語言課,Course West的外教和中文顧問們表示也是挺無奈的,數周語言課的錢,都夠在歐洲耍一圈了!

問題二:你們有什麼成功案例嗎?

這是學生做諮詢時,常常會問的問題,也是最讓人哭笑不得的問題。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這個問題是沒有意義的。所有做銷售的人,上崗前接受培訓的第一課,就是不能和客戶說「我們沒有」。這句話問出來,結果無非是學生求一個心安而已,沒有任何幫助。

其次,如何定義成功。每個學生的個人背景都具有不可複製性,每個學校的錄取衡量指標又各有不同,這兩項疊加,使得衡量一個學生的案例是否成功變得非常複雜。比如,一個錄取到全美top30的成功案例,同時也可能是沒錄到top20的失敗案例,當機構向你展示UCLA的案例時,你又可曾想過,這個人說不定本來可以錄進哈佛呢?

更何況,現在PS技術那麼發達,你又知道展示給你的是真的還是假的呢?

每次被問到這個問題時,都要先按照慣例把成功案例展示一遍,然後再告訴學生,雖然我給您展示了案例,但是這些案例並不能代表什麼。如果想在留學諮詢或中介之間進行比較,最好的方法應該是把你自己的情況說出來,看顧問對你的情況如何做出分析,把幾家的分析做一個對比,來判斷哪家更專業。貨比三家之後會發現,有水平的機構會分析的更透徹,沒水平的機構只能浮於表面,而且沒水平的機構基本上說出來的內容都差不多。

問題三:一言不合,就出櫃

最近這兩年,不知道是哪裡刮來的邪風,隔三差五就會有學生向外教問出這樣一問題:聽說在文書里寫自己是同性戀,可以增加錄取幾率,我要不要寫上啊?

對於這個問題,每次外教們都會先問學生,自己到底是不是同性戀者。但是從目前我們接觸的案例來看,所有同學都會回答不是。

如果聽說承認同性戀可以增加錄取幾率,你就要出櫃,那是不是如果變性人可以進一步增加幾率,你就要去做手術呢?

對於出櫃能在多大程度上增加錄取幾率,我手上沒有相關的數據統計。但從我已經知道的案例來看,有些公開出櫃的學生,依然有被拒絕的情況,而且不少。 高校錄取時對diversity的考量,可不是建立在撒謊之上的!

當然,出櫃只是撒謊的一種,除了謊稱同性戀外,各種各樣其他的謊言也是有的。大家要切記,撒謊永遠是申請過程中最不可取的方式!更何況,用謊稱同性戀這種理由爭取錄取幾率,本身也是對少數群體的不尊重。

問題四:我雙非的,想申XXX有戲么?

這是我經常在Q群或者微信群上看到學生們問的問題。

「我雙非一本的,申G5有戲么?我績點只有XXX,申美國top 30有戲么?」

明眼人都知道,問這種問題的人根本就不是在問問題,而是在找安慰。他們希望能有人回答:有戲!這樣他們就能心理踏實點。

糾結這種問題就是純屬浪費時間。有那浪費功夫的精力,還不如做點提升自己背景的實事。既然G5高校是你的dream school,那麼不管難度多大,只要你覺得自己可以嘗試,那麼你肯定是要試的。既然肯定要試,那就別把時間浪費在這些無意義的事情上。

還是那句話,每個人的案例都具有不可複製性。他有戲,你就有戲嗎?他沒戲,你就沒戲嗎?他說你有戲,你就踏實了嗎?他說你沒戲,你就放棄了嗎?很顯然,任何答案都不會改變你要申請G5的決定,這樣四處浪費時間只會讓你離G5更遠而已。

以LSE為例,這個學校對中國學生的學校背景和GPA要求非常苛刻,但是每年依然有沒達到這個標準的人被成功錄取了。同樣,很多英國高校現在卡雙非卡的非常嚴重,而且有些乾脆標在了學校的官網上。但是呢?每年依然有學生打破這些門檻,出人意料的拿到了錄取,包括我們自己的學生里就有。

所以呢,你要不要努力?

問題五:Always Complain

有的同學永遠是積極的,遇到什麼問題都去思考解決的辦法;有的同學卻永遠是消極的,遇到麻煩先開始罵。

比如,有的同學罵實習老師不教自己,有的同學罵任課老師給的成績太低,有的同學罵雅思口語考官一臉兇相影響了自己發揮……要知道,當申請進程受阻時,抱怨是最解決不了問題的。相反,要想解決問題,就必須直接面對問題。實際上,這也是一種leadership的能力體現。

今年有一位學生,在這方面就做的非常好。這位學生申請的是北歐的高校(為保護學生的隱私,此處略去了學生具體的信息和錄取高校名稱),以她的背景,難度不算太大,但也並非100%穩拿。在申請的過程中,她的文書撰寫過程倒是非常順利,但是開具成績單、在讀證明、實習證明、向國外教授索求推薦信,都遇到了不同程度上的麻煩。這位同學一開始確實也有抱怨情緒,但後來想明白了,抱怨是沒有用的,既然困難擺在面前,一個一個解決就是了,解決了一個問題,就離成功更近一步。

雖然這位學生遇到了一個又一個麻煩,但最終都能一一解決掉,超出其能力解決範圍的問題,她會及時與我們溝通,Course West 的外教和顧問會一起幫她想辦法。最終,這位學生收穫了非常滿意的錄取結果,不僅拿到了錄取,還額外收穫了「全額獎學金」,解決了未來兩年在北歐的學費和生活費問題。

這樣活生生的雞湯案例其實有很多。

有人的托福成績離目標院校總是差那麼一點,於是他會積極的與招生官取得聯繫,不停的和招生官發郵件互動,招生官來華宣講時他會積极參加,給招生官留下深刻印象,雖然最後托福成績還是差一點點,但是他依然可以拿到錄取。然而有的人呢,卻只會抱怨雅思考官太苛刻。

有人在自己的興趣領域不認識大牛教授,卻非常渴望一篇大牛的推薦信,於是他會參加各種國際知名大牛在國內高校舉辦的學術講座交流,留下聯繫方式,或者去做兼職記者,通過採訪這樣的大牛,寫出有影響力的報道,從而與大牛們建立聯繫,等待需要時求得一封有影響力的推薦信。然而有的人呢,卻只會抱怨自己身邊資源太少。

有人很希望爭取一份知名外企的實習經歷,提升個人背景,卻始終找不到機會,於是他會列印一封自己的中英文簡歷,準備一份自己精心設計的中英文自我介紹,然後親自前往各大名企的辦公地點去碰運氣,在連續一個星期被拒絕後,終於有一位賞識他的魄力和行動力的世界500強HR,給了他一份實習的機會。然而有的人呢,卻只會怨天憂人,然後窩在自己的宿舍里繼續打遊戲。

有人想申請媒體專業,卻沒有一份像樣的媒體實習經歷幫助自己提升背景,於是他經過多次嘗試均告失敗後,便另闢蹊徑,自己開了一個微信公眾號,專門編譯和撰寫一些科技前沿領域的文章與分析,最後不僅自己的公眾號積累了大量粉絲,一些科技媒體和企業甚至找到他,開始與他展開一定程度上的商務合作。然而有的人呢,卻只會破罐破摔。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是如何拉開的?有時,就是在「你抱怨,我努力」的過程中拉開的!

以上就是我們總結出一部分學生常犯的問題,細心的同學會發現,這些問題壓根不是什麼技術性的失誤,而是學生對待申請時的執著與態度。之所以沒有列出技術性失誤,是因為很多技術性失誤,實際上是因為自己不夠執著,或者態度不正確而造成的。留學申請本就是如此,哪有那麼多高深的東西可言,有首歌的歌詞寫的特別好: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拚,愛拼才會贏!

Course West 外教留學諮詢為學生提供高端個性化的外教私人訂製服務。在與外教一對一工作坊式的指導下,學生不僅將收穫最專業的背景提升與文書方案,還可以在英語口語與寫作上取得突破性進步,為今後在國外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基礎。了解詳情,歡迎登陸coursewest.com註冊 ,或掃下方二維碼,我們會先為您安排一次免費的外教留學諮詢。

aHR0cDovL2NuLm1pa2Vjcm0uY29tLzRhVVJZQXY=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