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寫在前頭,筆者並沒有看過1986年由吳導執導的英雄本色。

本篇純粹是我在觀影後一些想法的抒發與紀錄,

文中並沒有打算將兩作做比較,謝謝。

 

英雄本色2018是中國的警匪題材電影,丁晟同時兼任導演、編劇、剪輯,以下關於電影內容的簡述部分涉雷,希望未欣賞過電影的朋友斟酌閱讀。

感想部分主要也是個人的小意見,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故事講述參與跨國走私的周凱(王凱飾),和江湖上的好兄弟馬柯(王大陸飾),掌握與日方交易的主要線路,因不願接受販毒行徑,遭到另一名覬覦周凱海外客戶資料的走私者皮筋(吳樾飾)設計、和江湖大哥哈哥(林雪飾)的默許下,反被自己身為警察的弟弟周超(馬天宇飾)逮捕,入獄三年。

 

  為得到僅周凱掌握的資訊,皮筋派人闖入兄弟倆家中尋找,與患有失智症的周父發生衝突,逮捕周凱、又目睹父親的慘烈死況,周超對哥哥愈發不諒解,即便日後周凱出獄,也不信任他能改過自新。

 

  期間,馬柯為替周凱向皮筋復仇,失去一條腿,等待多時,想與周凱再度重操舊業,心懷愧念的周凱卻不同意,轉往賣魚的跑道。

 

  然而,周凱曾經的手下阿倉(余皚磊飾),將周凱過去的位置取而代之,增加毒品走私的部分,以掙錢做唯一目標,陸續破獲多起運毒案、節節升官的周超便成為他的眼中釘,不惜迫脅周凱、加害周超……

 

  周凱、周超、馬柯,三人性格迥異、各懷信念,當面對一次又一次接踵而來的衝突,有猜忌、有質疑,但也有信任、有並肩、有相互守護。

 

  總的來講,這部電影並非一般所謂的「爽片」,所以基本上你不會看到三兄弟外掛猛開、殺敵無赦等劇情出現。甚至當電影開端,周凱遭人陷害,受親弟弟追捕的過程中,我一直認為:「應該不會這麼快被抓到吧?」

 

  然後周凱就真的入獄了。・ω・`)

 

  丁晟導演向來喜歡將故事聚焦於「小人物」身上,或者平凡渺小、或者微不足道,他們在人生中歷經的跌宕起伏,也是作為觀眾的我們可能經歷過的,很多情節倘若換個角度,便能套用在另一個人的生命中。

 

  比如周超對周凱的不理解,源自於一種被欺騙感,童年裡那個會陪自己玩警匪遊戲的大哥、出海回來總是會帶禮物講故事的大哥,竟然是一名走私販,還間接導致了父親的死亡。

 

  不論是家人、朋友,我們是否都曾想對誰義無反顧的信任,我們期許在付出善意付出溫柔的同時,能被回以相同的友善與溫暖,但那個對象可能不若我們所想,他可能背離了我們的期待,進而形成名曰背叛的情感。

 

  再比如說周凱想改過自新,他想守護對自己而言無比重要的弟弟,於是他轉而從事賣魚的生意,但他並沒有因此一夜致富、成為漁業龍頭,反倒受到其他同業的排擠欺侮。無法一帆風順、無法得償所願。

 

  這或許是一種屬於小人物的無奈,一種莫可奈何的選擇。

 

  不過,也有些我認為重要性並不那麼大的劇情安排。原則上,三兄弟都有各自的伴侶,除了周超的妻子璐璐(張藝上飾)扮演類似周超周凱之間潤滑的角色(喔當然還有充當人質的部分),假使把周凱和馬柯的女伴線抽掉,對故事主體似乎也不會有太大影響。

 

  我還不大確定,到底故事簡介需不需要提到情感線這件事情,以我本身會覺得有點冗,畢竟我是個連看《你的名字》最後,三葉和瀧總算在黃昏之時重逢,大家哭得唏哩嘩啦,我卻在心裡大喊:

 

  彗星就要撞地球惹你們不能趕緊去拯救世界嗎!!!(д)

 

  身為看電影較不注重愛情元素的人,重點還是會回到敘事、剪輯、和演員演繹本身。在周凱入獄期間,有些單獨拍攝他背影、側影的鏡頭很能呈現出角色內心的孤獨感;在打鬥跟槍戰中做快慢鏡頭處理也頗能提高緊湊感(雖然反覆出現太多次類似的技巧後,真的有點疲乏……)。

 

  劇本的話,比較平鋪直敘,看得出來導演有一些想強調的東西,所以同樣的對白可能會出現許多次,像是周凱跟馬柯之間互問怕了嗎、認準的兄弟不會變等等,馬柯所有對反派的資料的來源都是「他同鄉」(馬柯的同鄉情報網超強大),跟剪輯手法給我的問題有點相似,就是過於頻繁。

 

  至於故事和結局留給每個人做不同的見解跟評斷,我會傾向希望能讓心結用更好的方式解開,讓三個人能有更好的結局、更美滿的收尾。

 

  最後想淺談一下我對三個主要角色的想法。

 

  周凱在設定上是一個「大佬」,所以大家都會一口一口凱哥的叫他,不過比較可惜的地方,我認為周凱的表現沒有說很出采,我指的是這個角色本身,演員對人物的詮釋仍然是細膩的,表現出對兄弟義氣、盡責、不願背叛、不願做傷風敗俗的賣毒行徑,在載浮載沉的社會大浪裡,努力活著的形象。

 

  他是一個比較沉默、比較不顯情緒過度的人,更多的是一種隱忍和不被弟弟理解的孤獨感,在該拚搏的時候仍會義無反顧,有自己堅守的義理,有歉疚自省的心。就是發揮不大,印象分留的也較少。

 

  馬柯算是個很搶鏡的角色,因為他的形象十足十的鮮明,雖然一開始在一票人裡頭,演員獨特的台灣口音的確讓我有些小出戲,但到後來我會把這個設定內化到心裡去,去感受到馬柯的形象魅力。

 

  他的成分感覺上就是大量的傻、大量的耿直、大量的衷心、大量的義氣,為了周凱到日本復仇的那一段真的很震懾人心,無論是:透過模仿藝妓舞蹈、若無其事的把槍藏到脫身時易取得的位置;帶著燦爛的笑容把棒棒糖遞給孩子;視死如歸的神情。整個段落的設計我都相當喜歡。

 

  至於周超──在這裡我想補充一下,三位角色的性格形象都頗為鮮明。周超是屬於一個比較耿直、固執的孩子,在堅信自己所信並且決不退後的這一點,和哥哥周凱有幾分相似,只是身為警察,他又多了為求正義奮不顧身的勇往直前,和某種善性的單純純粹

 

  周超骨子裡是個溫柔溫暖的人,當一開始他和同伴眺望著大海,將自己與哥哥相處的過往娓娓道來,縱使篇幅不長,依然能讓人感受到他的念舊與神往之心,到和周凱久別重逢,直接跳到對方背上,略帶的撒嬌更能凸顯出周超簡單直率的性情,所以面對周凱的錯事,他才如此難受、如此悲痛。

 

  值得讚美的是,這三個人互動起來真的頗有兄弟情的感覺,特別是在一些情感較強烈的橋段。周凱出獄時,和馬柯闊別三年的重逢,馬柯從喜不自禁,到得知周凱要放棄走私,難以接受的轉折感;周超去接周凱,周凱提出想去祭拜父親,周超難忍悲憤,把哥哥揪下車暴打一頓。

 

  這些衝突的表現都很棒,很很能凸顯情緒。

 

  然而,正因為這些衝突甚是強烈,我會認為收尾不夠完整,有點像為了悲而悲的英雄情節。周凱跟周超的誤會還沒化解、馬柯說過去周凱救了他一命,到底是什麼樣的過去讓馬柯如此真誠真摯……

 

  真要說的話,三個人之間還可以多做著墨、琢磨,突然就是最後的大決戰,突然他們生死與共,這些突然,倘若能被處理成更具起承轉合的完整故事線,我相信這會是一部更完整,也更觸動人心的電影。

 

以上是我對《英雄本色2018》的想法。

歡迎大家留下各式各樣的討論議題:)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