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F-20戰鬥機就不得不先搬出F-5虎式戰鬥機了,F-5是格魯曼公司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就開始研製的一款輕型戰術戰鬥機,後來被五角大樓批準確定為對外軍援機型,主要配備給了東南亞條約組織成員國。

圖為F-5E戰鬥機

而F-20"虎鯊"戰鬥機研製的初衷也是一款定位對外軍援的機型,並且F-20也是F-5戰鬥機家族的最後一個戰鬥機機種。所以說它兩還是有血緣關係的。

尼克松執政時期,頒布了鼓勵戰鬥機出口國際市場的政策,也是在該政策的推動下,格魯曼公司的F-5系列獲得了許多大的國際訂單,而且那個時候的F-5也是包括美國在內的自由陣營國家裝備數量最多的戰鬥機,不過這一紀錄後來被F-16所打破。

圖為F-16戰鬥機

很快時間又到了七十年代,格魯曼公司深入分析調查了輕型戰鬥機市場後認為,如果想要繼續保持理想的市場份額,那就必須在F-5E的基礎上有所突破,因此後來的F-20研製計劃也被提上了日程。

圖為F-20戰鬥機

但當時正值卡特執政,卡特總統此時又頒布了第13號總統令:禁止為了出口目的而發展F-5的改進型。不過格魯曼公司依舊悄悄地進行著研製計劃。雖然卡特迫於壓力又頒布了3號令允許發展出口飛機,但對於發展水平都做出了嚴格的要求。

而這一局面直到里根總統上台才迎來了轉機!其實,格魯曼公司從一開始就對F-20的設計要求都很明確,那就是和F-16爭奪市場份額!所以F-20在性能上基本都是以F-16作為參考對象。

圖為F-20戰鬥機

但可惜的是,直到82年第一架F-20飛機出廠時,格魯曼公司都沒能收到一筆該飛機的訂單,更加糟糕的是隨後在蘇灣和鵝灣進行的兩次試飛任務都發生了飛機失事、飛行員死亡的事故,雖然事後格魯曼公司堅稱這兩次事故都和飛機本身性能無關,但依舊給人們留下了惡劣的印象!

1986年,美國國防部開始進行防空戰鬥機招標採購,而F-20的競爭對手就是大名鼎鼎的F-16,不出所料,最終還是F-16一舉奪標,而研製長達10年、耗資12億美金的F-20"虎鯊"就這樣倉皇退出了歷史的舞台!

我是軍武最前哨!

喜歡軍事可點擊關注,每天帶來不一樣的精彩內容!


答:美國杜魯曼公司在F-5E/F「猛虎」戰鬥機的基礎上成功衍生出F-20虎鯊戰鬥機,與F-5E/F相比,兩側進氣道加大,邊條翼加寬,機翼面積增加了15%,且發動機由原來的兩台J-85渦輪噴氣發動機改成了一台F404中推發動機,F-5E/F雖然具有一定的近視距交戰和對地打擊能力,別看它有兩台J-85渦輪噴氣發動機,但畢竟是二代機,儘管F-5E/F具有方便生產、成本便宜的特點,但航程過短,只有500公里的航程,作戰半徑受到極大限制,

F-5E/F飛行編隊

而F-20虎鯊戰鬥機就不一樣了,雖然價格比F-5E/F貴了一倍,由於換裝了F404中推發動機,脫胎換骨就自然成了名副其實的三代機了,當然,航空電子設備和機體布局也較F-5E/F提升了許多。F-20虎鯊戰鬥機的原型機共製造出了3架,原計劃F-20虎鯊戰鬥機的出口前景跟F-5A/B「自由戰士」、F-5E/F「猛虎」一樣,軍援大量出口第三世界國家,如曾大批裝備F-5E/F的蘇丹、埃及、約旦、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然而事與願違,後面因出口競爭敗給F16後而流產了,特別是在測試表演中有2架F20虎鯊戰鬥機不幸墜毀。儘管F-20虎鯊戰鬥機的項目最終宣告破產。

飛行測試中的F20虎鯊原型機

F-20虎鯊戰鬥機的三視草圖

不過,那時中美關係正好處於蜜月期,中巴兩國正在以F-7M戰鬥機為基礎如何改成的超七設計方案發愁著,杜魯曼公司就趁機瞄準了當時中國和巴基斯坦兩國合作的「超七戰鬥機項目」,也就是把F-20虎鯊戰鬥機的關鍵部分技術移植到了中巴兩國合作的超七戰鬥機項目方案里,從設計的方案上看,外部明顯變化就是機頭進氣道的進氣方式改成了80年代主流的兩側進氣方案,同時杜魯曼公司推廣採用F404中推渦扇發動機為「超七」的裝機對象。

從F-7M演變成超七的方案(杜魯曼公司的草圖)

儘管因為各種原因,美方後面退出了超七項目,但幸運的是,中國和巴基斯坦兩國都沒有死心放棄「超七」項目,後面俄羅斯米格公司參與到了「超七」項目,「超七」項目更名為FC-1,也就是如今大名鼎鼎的「梟龍」。

JF-17「梟龍」戰鬥機

原創不易,軍情系悟空問答簽約作者,求各位老爺點波關注QAQ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