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如何穿行於 C: 提示符下,就像上世紀 90 年代的 DOS 高手一樣。

FreeDOS 是一個古老的操作系統,但是對於多數人而言它又是陌生的。在 1994 年,我和幾個開發者一起 開發了 FreeDOS —— 這是一個完整、自由、兼容 DOS 的操作系統,你可以用它來玩經典的 DOS 遊戲、運行過時的商業軟體或者開發嵌入式系統。任何在 MS-DOS 下工作的程序在 FreeDOS 下也可以運行。

在 1994 年,任何一個曾經使用過微軟的商業版 MS-DOS 的人都會迅速地熟悉 FreeDOS。這是設計而為之的;FreeDOS 儘可能地去模仿 MS-DOS。結果,1990 年代的 DOS 用戶能夠直接轉換到 FreeDOS。但是,時代變了。今天,開源的開發者們對於 Linux 命令行更熟悉,或者他們可能傾向於像 GNOME 一樣的圖形桌面環境,這導致 FreeDOS 命令行界面最初看起來像個異類。

新的用戶通常會問,「我已經安裝了 FreeDOS,但是如何使用呢?」。如果你之前並沒有使用過 DOS,那麼閃爍的 C:> DOS 提示符看起來會有點不太友好,而且可能有點嚇人。這份 FreeDOS 的簡單介紹將帶你起步。它只提供了基礎:如何瀏覽以及如何查看文件。如果你想了解比這裡提及的更多的知識,訪問 FreeDOS 維基。

DOS 提示符

首先,讓我們看一下空的提示符以及它的含義。

DOS 是在個人電腦從軟盤運行時期創建的一個「 磁碟操作系統(disk operating system)」。甚至當電腦支持硬碟了,在 1980 年代和 1990 年代,頻繁地在不同的驅動器之間切換也是很普遍的。舉例來說,你可能想將最重要的文件都備份一份拷貝到軟盤中。

DOS 使用一個字母來指代每個驅動器。早期的電腦僅擁有兩個軟盤驅動器,他們被分配了 A:B: 盤符。硬碟上的第一個分區盤符是 C: ,然後其它的盤符依次這樣分配下去。提示符中的 C: 表示你正在使用第一個硬碟的第一個分區。

從 1983 年的 PC-DOS 2.0 開始,DOS 也支持目錄和子目錄,非常類似 Linux 文件系統中的目錄和子目錄。但是跟 Linux 不一樣的是,DOS 目錄名由 分隔而不是 /。將這個與驅動器字母合起來看,提示符中的 C: 表示你正在 C: 盤的頂端或者「根」目錄。

> 符號是提示你輸入 DOS 命令的地方,就像眾多 Linux shell 的 $> 前面的部分告訴你當前的工作目錄,然後你在 > 提示符這輸入命令。

在 DOS 中找到你的使用方式

在 DOS 中瀏覽目錄的基本方式和你在 Linux 命令行下的步驟非常相似。你僅需要記住少數的命令。

顯示一個目錄

當你想要查看當前目錄的內容時,使用 DIR 命令。因為 DOS 命令是大小寫不敏感的,你也可以輸入 dir。默認地,DOS 會顯示每個文件和子目錄的細節,包括了名字、擴展類型、大小以及最後一次更改的日期和時間。

如果你不想顯示單個文件大小的額外細節,你可以在 DIR 命令中使用 /w 選項來顯示一個「寬」的目錄列表。注意,Linux 用戶使用連字號(-)或者雙連字號(--)來開始命令行選項,而 DOS 使用斜線字元(/)。

你可以將特定子目錄的路徑名作為參數傳遞給 DIR 命令來查看它。此外,另一個與 Linux 系統的區別是 Linux 文件和目錄是大小寫敏感的,而 DOS 下的名稱是大小寫不敏感的。DOS 通常將文件和目錄使用全部大寫的方式顯示,不過你可以等同地用小寫格式來使用它們。

切換當前工作目錄

一旦你能夠查看一個目錄的內容,你就能夠「移動到」任何其它的目錄。在 DOS 上,使用 CHDIR 命令來切換工作目錄,也可以簡寫為 CD。你可以使用類似 CD CHOICE 的命令進入到一個子目錄或者使用 CD FDOSDOCCHOICE 進入到一個新的路徑。

就像在 Linux 命令行,DOS 使用 . 來表示當前目錄,而 .. 表示父目錄(當前目錄的上一級)。你可以將這些組合起來使用。比如,CD .. 進入到父目錄,然後 CD .... 由當前目錄做兩個「向上」目錄級別的操作。

FreeDOS 也從 Linux 那借鑒了一些特性:你可以使用 CD - 跳轉回之前的工作目錄。在你進入一個新的路徑做完一件事之後,想要回退到之前工作狀態的情況下,這會很方便。

切換當前工作盤符

在 Linux 下,「磁碟」的概念是隱藏的。在 Linux 和其它 Unix 系統中,你「掛載」磁碟到一個目錄,例如 /backup,或者系統自動幫你完成,比如 /var/run/media/user/flashdrive。但是 DOS 是一個相對簡單的系統。使用 DOS,你必須自行更改工作磁碟。

記住 DOS 分配第一塊硬碟的第一個分區為 C: 盤,然後這樣依次分配其它盤符。在現代系統中,人們很少將硬碟分割成多個 DOS 分區;他們簡單地使用整個磁碟或者儘可能多地分配給 DOS。如今 C: 通常是第一塊硬碟,而 D: 通常是另一塊硬碟或者 CD-ROM 驅動器。其它的網路磁碟驅動器也可以被映射到別的盤符,比如 E: 或者 Z: 或者任何你想要的組織方式。

在 DOS 下切換磁碟很容易。只要在命令行輸入盤符後附加一個冒號(:),然後 DOS 就會切換到該工作磁碟。舉例來說,在我的 QEMU 系統上,我將 D: 設置到我的 Linux 主目錄下的一個共享目錄,那裡存放了各種我想測試的 DOS 應用程序和遊戲的安裝文件。

小心不要嘗試切換到一個不存在的磁碟。DOS 可能會將它設置為工作磁碟,但是如果你嘗試在那做任何事,你將會遇到略微臭名昭著的「 退出、重試、失敗(Abort, Retry, Fail)」 DOS 錯誤信息。

其它可以嘗試的事情

使用 CDDIR 命令,你就擁有了基礎的瀏覽 DOS 能力。這些命令允許你查找 DOS 目錄並查看其他子目錄和文件的存在。一旦你熟悉基礎瀏覽操作,你還可以嘗試其它的這些基礎 DOS 命令:

  • MKDIRMD 創建新的目錄
  • RMDIRRD 刪除目錄
  • TREE 以樹狀格式顯示目錄和子目錄列表
  • TYPEMORE 顯示文件內容
  • RENAMEREN 重命名文件
  • DELERASE 刪除文件
  • EDIT 編輯文件
  • CLS 清除屏幕

如果這些還不夠,你可以在 FreeDOS 維基上面找到所有 DOS 命令的清單。

在 FreeDOS 下,針對每個命令你都能夠使用 /? 參數來獲取簡要的說明。舉例來說,EDIT /? 會告訴你編輯器的用法和選項。或者你可以輸入 HELP 來使用互動式幫助系統。

像任何一個 DOS 一樣,FreeDOS 被認為是一個簡單的操作系統。僅使用一些基本命令就可以輕鬆瀏覽 DOS 文件系統。那麼,啟動一個 QEMU 會話,安裝 FreeDOS,然後嘗試一下 DOS 命令行界面吧。也許它現在看起來就沒那麼嚇人了。


via: opensource.com/article/

作者:Jim Hall 選題:lujun9972 譯者:icecoobe 校對:wxy

本文由 LCTT 原創編譯,Linux中國 榮譽推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