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紐約

拖拖拉拉,進入第八年的結案,wordpress今年準時搶在年底寄出報告,去年以美國東岸紐約地鐵比喻,這回跑到西岸舊金山,宣稱:「纜車可以承載 60 名乘客。這個網誌在 2014 年擁有約 1,700 次瀏覽次數。如果是纜車,可能需要駛上 28 趟才能承載這麼多人。」

這真是令人值得學習的正面話術,為我的荒蕪天地增添一些市區繁忙感。



2014罐裝空氣

罐裝空氣的Visitors這一年來自25個國家,和去年相比差了5個國家,前三名依然是台灣、香港、美國,最受歡迎的文章還是標題含有「This is it」關於Michael Jackson的文章,其次是教父系列挪威的森林….愈說愈像開著PPT在打報告了。

2014年回想起來的世界很極端,令人印象深刻的感動、令人印象深刻的恐懼,無論是哪種TA,都有一些不得了的新聞事件。

在台灣,令人不忍重提的當然是捷運血案和高雄氣爆,以及澎湖墜機。其他太陽花(同場加映雨傘革命)、食安風暴、殺警也是關鍵字,延續名人劈腿摩鐵事件連環爆出,一直到年底台北市長選舉婉君革命,持續性的轟轟烈烈。

而世界、或說地球的不同經緯,則各自經歷疼痛:人質遭斬首、女孩被綁架、軍校學生遇血洗、飛機消失落下、伊波拉病毒…..除了蔓延的冰桶挑戰最後被質疑公益心態,大概就剩奧斯卡史上最強自拍和iPhone出到第六代好像比較討人歡心,當然你要說左左右右成為台灣之光也是可以,畢竟小小年紀她們就抵達紐約表演…是的,紐約,年底警民衝突對立又因強制執法、殺警案一觸即發的紐約。

20142015

而紐約是我2014的重點關鍵字,我在這一年之初就莫名衝動地想出發,欲完成這件埋在心裡很久的願望,說也奇怪,從開始訂機票旅館、戲票、餐館這些瑣碎行動之後,所有日程計畫都變得好急忙,每日的時間都不敷使用,就連想靜下心利用這裡和自己對話的時間也沒有,心情上的記錄還停在2013年的香港。

starbucks new york

不過心知肚明,這和兩次轉職相關,也和因為長期不運動新陳代謝遲緩於是發胖的身體有關,這兩者佔據多數的時間,有些時候面對很無頭緒的結婚請客也排在這些焦躁之後的焦躁。

以致於到了秋天的職場別離,一週間休息空檔提議的東京之旅很快就被執行了,除了fish本來就很想去、排程積極程度很高以外,距上回還是大學生的我,這相隔14年的造訪,總有一種隱約命運希望我再去看看的軌道安排,東京畢竟是我出國的起點,那種華麗夢境的感覺一直明確的記得,在那以後我的靈魂就沈睡了,有時候回想起2008年以前的自己,那種可怕是,竟然如此夢遊般地度過那些年歲,任由虛無掌握身軀,包含學業、職場、感情,現有的臉書某種程度經常這樣提醒著我,因為彼時環境的人、事、物,會以我很陌生的態度前來敲門,我可以說很抱歉,我其實也不太認識那時候的我呢。

也由於記憶很明顯是在2008年1月1日醒來,靈魂在三月底開啟紐約旅店2008號房的時候,不自覺的抽動一下,去一趟美國真的很累,初次悸動如愛情才得以蓋過,我待的時間極其短,但是能量卻像強大纜線接通,我對於這座城市該有的名聲、名號毫無疑問,終年困擾困惑獲得解答,「This is it !」就像Michael生前那種口氣。

IMAG1375

幾個月後,當我再次站在初戀的城市東京,看著夜雨照落柏油路上片片楓葉,好像開始明瞭,我將重新歸回一個原點,這是即將結束之前的開始,在有點抽象蕭瑟的十一月,前回的東京記憶歸還於90年代的魂魄,一起在2000年同歸於盡,而既然我再次來了,就重新開始吧。

面容除了變老以外,少數沉睡期間的舊識會稱:「怎麼長得不太一樣?」,哪裡不一樣呢?是整形感的不一樣嗎?(要整也不會把自己整老吧。)難道靈魂更換是看得出來的?如果是,這好像也證明肉身皮囊僅是先天條件,修為才是考驗。

巴黎紐約東京

最後,我放下了心中那首「九月的高跟鞋」,這兩年內夢幻般地完成歌詞,偶爾瀏覽到作詞人陳克華先生的文章,總是暗自祝福他的愛情,或許這不是他的得意之作,但同時配上齊秦特有的細緻曲風和齊豫那波西米亞又空靈的歌聲,是很不可得的組合。

「我的夢想不在巴黎、東京或紐約。」

我常認為,旅人之所以那麼愛把流浪掛嘴上,是很清楚無論如何有個「家」可回去,那和流放不同,再怎麼嫌棄,多數的無形的價值,譬如溫暖、熟悉、便利,還是可以免費使用的,俗稱的一種「後路」,至於能不能有認同感,各有解讀。

「這裡不是巴黎、東京或紐約。」

累積了幾個城市旅行,台北確實像個得靠美肌模式和調整自拍角度化妝的女子,但偶爾還是有些角度在卸了妝以後,還是擁有自然美的….,儘管某些特質已消逝於時代,緬懷之中我也不是全然討厭刻意的時髦,畢竟,台北是家、台北人是家人。

101

展望2015年的台北,因為選舉確實在氣象上翻轉了,實際呢?確實頗讓人拭目以待,包含我自己的人生也。

啊,說起來我也是個台北女子啊。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