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麼不正經的,

居然也能寫這麼正經的內容,

是不是有點可怕?

嗯哼,

嚴肅起來的我,

還真有點像天橋上貼膜的。

==============================================

我是正經的分割線

01

上周末,表妹帶著她的女兒過來玩。

小姑娘2歲半,行為規矩,乖巧懂事。

我看天氣炎熱,就端上西瓜汁招待他們。

小丫頭神情雀躍,我妹卻忙擺擺手:

我們寶不喝這個的,要喝也要等到吃完飯才喝。

我覺得奇怪,問為什麼。

「延遲滿足啊,我看書學的。平時在家,我們也是這樣鍛煉她的。要喝奶,等一會再喝;要買玩具,過幾天再說。凡事都要等一等,據說這樣自控力會好!」

過了一會,我妹去廚房幫我媽打下手。

小姑娘眼睛一滴溜,立馬跑過來,端起杯子,duang duang duang,三下五除二就喝完了。

動作流暢,一氣呵成。

看得我嘆為觀止!

02

因為那個經典的實驗,延遲滿足一度成了政治正確,被奉為育兒界的靈丹妙藥。

一時間,從鄉村地頭到都市大樓,從隔壁大嬸到鎮上二舅爺,人人都把延遲滿足掛在了嘴邊。

一個孩子摔倒了,幾個成年人跟在後面,帶著淡定的神色和瞭然一切的通透:

不要扶,讓他自己起來,要不然以後很難獨立。

孩子都趴在地上哇啦大哭了,他們也不見一絲慌張:

沒關係,一哭就扶,以後更沒自控力。

一個孩子餓了,七八個大媽摁住你慌忙掏食物的手:

別急,讓他哭會,這樣孩子自控力會好點。

可是大媽,您餓了,你媳婦不讓你吃的話,你是感激她對你自控力的培養,還是會到處宣揚家有惡媳?

一個孩子要買玩具,幾個同行上前傳授經驗:

等會,哪能要啥就給啥,孩子的自控力怎麼辦?

孩子表面沒反應,內心直嘀咕:

明明輕易就能滿足我,為何偏偏要使絆子,讓我不痛快?

是啊,為什麼?

為什麼大家對延遲滿足有著蜜汁沉迷?

03

說到延遲滿足,就不得不提那個經典的棉花糖實驗。不了解的可以看下面:

20世紀6,70年代,美國斯坦福大學在附屬幼兒園基地內進行了著名的延遲滿足實驗。

在參與實驗的孩子中,最小的3歲6個月,最大的5歲8個月。

實驗人員給每個孩子分了一顆棉花糖,並告訴他們,如果他們願意等15分鐘後再吃的話,他們就會得到兩顆糖。

實驗中,有些孩子忍不住,直接就吃掉了;而有些孩子則用唱歌,蒙眼睛等方法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成功等待了15分鐘,從而獲得了兩顆糖的獎勵。

這個實驗之所以能成為經典就在於,十幾年後,研究人員通過跟蹤調查,意外發現那些能夠抵抗誘惑的小朋友,在各方面表現都更優異一些,比如有更好的SAT成績,教育成就,身體指數等。

一時間,大家喜大普奔,彷彿發現了成功的通關密語:

要想孩子自控力好,未來更有成就,就必須要進行延遲滿足訓練。

看,誤解就這樣產生了。

實驗的目的,只是為了研究孩子在多大能夠發展出延遲滿足的能力,意外發現是,能延遲滿足的孩子,擁有更好的心理健康和更大的成功機會。並沒有指出「通過訓練,就可以增強延遲滿足的能力」。

邏輯搞錯了,密語搞反了,還怎麼通關?

04

另一個誤解是關於延遲滿足本身的。

延遲滿足,指的是一種甘願為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而放棄及時滿足的抉擇取向,屬於人格中自我控制的一部分。

哪個利益更大,是自己做出的判斷,是否延遲滿足,也是自己做出的決定。

它的內核是:自控!自控!自控!

就好比,你在看延禧攻略,你媽卻要你先幫忙擇下菜,否則晚飯趕不上了。

不可能的,爾晴都爬上龍床了,餓死也要看她是怎麼領盒飯的。

但如果,有人告訴你,這會不看的話,等下就可以摸一摸彭于晏,你是不是立馬就想關電源?

看到了么?能讓你心甘情願從電視機前撤下來的,只有你自己!

孩子也一樣,是立馬吃掉眼前的棉花糖解饞,還是再等一會,得到雙倍的滿足,這一切都是他們根據情境和目標作出的自主判斷,結果由他們自己來承擔。並不需要大人刻意拖延的神叨叨,和以愛為名挖坑埋雷。

05

既然延遲滿足的發力者是自己,那麼父母的刻意延遲必然就會產生背道而馳的後果!

1)會讓孩子活在得不到的焦慮中,往往會失去明辨真假利弊的判斷力。

如何讓羊群捨棄新鮮的草,改吃發霉的草?

很簡單,農場主只要把這些發霉的草堆在柵欄外,造成短缺的恐慌,焦慮自然迫使羊群拚命伸長脖子去夠,哪怕新鮮的草就在它們腳下成堆地放著。

被刻意延遲滿足的孩子,就像被訓練的羊群一樣,在蠅頭小利面前往往按捺不住,失去明辨是非的能力,也更容易被欺騙利用。

而一個吃飽的孩子卻很難輕易被一顆糖打動!

2) 求而不得,就會產生慾望,慾望處理不當就會變成魔鬼。

一個孩子的需求如果總是被拖延,或者不被滿足,潛意識裡就會產生「不滿足」的記憶,以及不安全感,甚至會影響到成年後的性格和心理。

《人民的名義》里,趙德漢每天騎自行車上下班,住老舊的單元樓,吃著便宜的炸醬麵,連女兒的興趣班也不敢報,這樣「清廉」的他卻搜羅了一別墅的巨款。

東窗事發時,他給自己的辯解是:窮怕了。

他需要巨款來給自己安全感,即使一分錢也不花,光看看就心滿意足了。

他農民出身,家中赤貧,從小沒嘗到金錢帶來的滿足感,但這並沒能讓他養成超強的自控力,卻在有朝一日走上高位後讓慾望吞噬了自己。

所以,用錯方式的是父母,買單的卻往往是孩子!

06

被動延遲下的孩子,就像一根彈簧,迫於外界壓力,他們會行為規矩,自控力滿格。而這所謂的自控力只是虛假繁榮。一旦外力消失,就會立馬反彈。外力越大,反彈也就越大。

就像表妹家的小女兒,一旦媽媽這個外力消失,被堵的慾望會促使她立馬喝掉西瓜汁。

聰明的父母不會去做壓迫彈簧的外力,而是用更接近孩子的方式來幫助他們培養自控行為。

比如,用唱一首歌的形式來幫助孩子學會等待;

比如,用情景遊戲的方式來幫助孩子提高專註力;

再比如,讓孩子參與進來,共同制定規則,提高遵守意願。

良好的家庭環境,是孩子產生強大自控力的土壤。

那麼,家長如何才能為孩子提供一片沃土?

簡單分三步走:

1) 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心理安全

心理學上認為,3歲之前,是孩子建立對身邊養育者的信任和親密感的關鍵時期,這段時期給與孩子及時的滿足,會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心理安全。

餓了想吃,渴了要喝,不舒服了就會鬧,這些都是孩子的本能反應,如果得不到滿足,留下的影響不亞於心理創傷。

請不要吝嗇你的及時安撫,只有內心有安全感的孩子,才有可能產生強大的自控力。

2) 為孩子創造信任環境

答應了孩子給他買套樂高,卻覺得性價比不高,刻意拖延直到孩子不再提起;

答應了周末要帶他去海邊玩,卻因為前一晚熬夜吃瓜刷劇,第二天早上起不來而作罷。

你在孩子心裡的信譽度是靠每一次遵守諾言來積攢的。

下一次,你要求孩子再忍一忍,他們可能乖乖就範么?

想想我們自己,如果公司信譽糟糕,老闆一向口碑不佳,你願意等到老闆給你承兌空頭支票的那一刻么?

無論多大的孩子,無論多小的要求,一旦答應他們,就務必要言出必行。

只有處在一個信守諾言的環境里,孩子才願意產生自控行為。

3) 對孩子的情感給與及時回應

孩子想在睡覺的時候吃餅乾;

想在下雨的時候扔掉傘,玩水花。

這些在家長思維里不合理的事,他們卻甘之如飴。一味打壓或置之不理,只會讓孩子的情緒無法排解。

父母可以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下他們的訴求:

「哦,餅乾是很好吃,但是睡覺吃會蛀牙」;

「淋雨玩水是挺有意思的,但是你會感冒呀」。

安撫的同時,可以抱抱他們,親親他們:

「我知道你很難過,媽媽也很抱歉!」

用言語和肢體動作,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情緒的理解與接納。

情緒永遠被接納的孩子,會被愛意包圍,會和父母產生很強的親子聯結,這是自控力發展的關鍵。

育兒中的所有問題,最終都會回到親子關係中。

愛孩子是母雞都會的事,更何況聰明的你!

別過度迷信各種育兒理念了,你的愛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更多無用的育兒信息,

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苗少爺的天空

號主外表優雅(啊呸)

靈魂有趣(啊呸)

只是沒啥才華(嗯?)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