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氣時代之前的最強王者:“中途島”級航空母艦

1943年開工建造的“中途島”級航母首艘中途島號,是美軍總結太平洋戰爭經驗之後的傑作,也是那個時代的最強航母。美國人對它寄予厚望,希望它的誕生可以儘快終結戰爭。但是,美國人沒有預見戰爭會結束的那麼快,也沒有預見核武器會有如此強大的威力。當然,對於“中途島”級航母而言,最重要的一點:美國人沒有預見噴氣機時代即將到來!

美國航母是如何從最強走向更強的

聖地亞哥海軍棧橋旁成爲博物館的中途島號

美軍設計“中途島”級的初衷是希望研發建造一種全新的大型航母,用來取代“潮溼、擁擠、操作複雜”的“埃塞克斯”級航母,面對日益激烈的太平洋戰爭,美國人沒有時間考慮太多、太長遠。時間就是勝利!1943年開工的首艦“中途島”號只用了兩年時間完成建造,1945年9月10日服役,第二艘“羅斯福”號也在同年10月服役...然而此時戰爭已經結束。

美國航母是如何從最強走向更強的

戰後纔開始適航訓練的“中途島”級無愧於“時代最強”的稱號。但是,最大可搭載130艦載機“中途島”沒能想到噴氣機時代這麼快就到來了,面對日益嚴峻的噴氣式戰機的挑戰、各類型反艦導彈的出現。“中途島”上安裝的各類型不同口徑防空炮瞬間成了燒火棍一般無用。同時,由於新式艦載戰鬥機上艦,最大艦載機容量也下降到了55架。最另美軍不能接受的是,由於新式裝備和武器的改造新增,45000噸的標準排水量顯得太小,航行穩定性大大降低,直接影響了艦載機的出動效率。在1947年第三艘艦“珊瑚海”號服役之後,美軍停止了所有建造計劃。開始思考噴氣機時代最強航母的樣子。

爲了新航母,國防部長憤然自殺!“福萊斯特”級以他命名

“中途島”之後,美軍一直在思考下一型航母的建造計劃,時任美國第一任國防部長的福萊斯特希望能爲美國海軍爭取5艘“美國”級新航母。但最終計劃因爲美國國內高昂的反戰壓力而取消。心力憔悴的國防部長甚至因此自殺身亡,近日看來,雖是敵將,也可稱壯哉!數年後,美軍重啓新航母建造計劃,並用他的名字命名:“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與誕生於二戰的“中途島”級不同,“福萊斯特”級纔是第一款爲迎接噴氣機時間建造的航母,標準排水量突破了60000噸的大關,首次引入起飛、降落、待命的甲板區域劃分概念,配合蒸汽彈射器、斜角+直通的混合甲板。一舉奠定了美國航母未來幾十年的作戰模式。“福萊斯特”終於如願以償!

美國航母是如何從最強走向更強的

“福萊斯特”級第三艘CV-61“遊騎兵”號航母

得益於全新設計的艦體結構和很多新技術的引入,“福萊斯特”級航母的最大艦載機數量達到了80(固定翼艦載機)+6(直升機)的全新高度,首艦CV-59“福萊斯特”號1955年10月1日服役,挑選的日子也是充滿了挑釁。然而面對這樣一艘史無前例的新航母,全世界都拿他沒有辦法。“福萊斯特”級最終建造了4艘,“薩拉託加”、“遊騎兵”、“獨立”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也在隨後的局部戰爭中屢屢出現。美國海洋霸權再次隨着全新的航母而得以更加鞏固,一直服役到1998年全部退出現役。現在回想起當年自殺身亡的國防部長,美國人或許會慨嘆:航母之路,從來都不容易,多少次輝煌背後就有多少次犧牲。最強之路永無止境!

最後的“小鷹”,美國最後的常規動力航母

“小鷹”級誕生在美國海軍常規動力與核動力交替的60年代。在那個什麼都敢用核動力的冷戰瘋狂年代...核動力潛艇(成功)、核動力巡洋艦(成功)、核動力坦克(失敗)、核動力航天飛機(失敗),“小鷹”級註定會成爲過渡型號,但沒人會想到,它會如此成功。原本屬於“福萊斯特”級的後續四艘在建造過程中,因出現較大的設計變動,因而重新更名。用航空傳奇萊特兄弟完成飛行壯舉的小鎮名稱命名這一級新航母。“小鷹”級延續了“福萊斯特”級奠定的現代航母基本模式,同時,有針對前四艘“福萊斯特”級航母在使用過程中暴露的升降機配置和佈局問題進行了重大升級改進。升級之後的“小鷹”級航母只需要30秒即可完成一架艦載機的起飛。

美國航母是如何從最強走向更強的

正在和日本海上自衛隊一起演練海上補給的“小鷹”號航母

這型航母誕生的60年代也是美國社會大變革的時代,4艘小鷹級不僅見證了歷史,也參與了歷史。第四艘以當時被刺身亡的35任總統肯尼迪的名字命名,第三艘更是以“美利堅”的名字命名,可以說“小鷹”級是那個時代美國強盛軍力的象徵。常年遊離於西太平洋、東北亞地區的首艦“小鷹”號更是讓國人耳熟能詳,咬牙切齒的同時,心中又多了一份失落和羨慕。航空母艦的發展,依靠的是強大的國家實力。我們意識到了,努力追趕!美國人又何嘗不是?一路領先也從未放鬆,2009年1月,仍然領先世界的最強常規航母“小鷹”級全部退役封存。美國航母進入全核時代。世界詫然,沒有最強,只有更強!

開創核動力時代的“企業”號

美國人喜歡“企業”號,喜歡用“企業”號命名他們的最強戰艦!無論是系列科幻電影《星際迷航》的“企業”號,還是現實中從風帆時代一路走來的美國海軍,CVN-65這艘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航母再次成爲了美國人的驕傲。第八代“企業”號1961年服役,因爲採用核動力,爲了防護需要而加固了重要部位的裝甲厚度,標準排水量在“小鷹”級的基礎上再上一級,突破75000噸!這艘承載這美國海軍核動力時代夢想的“企業”號一直服役到2012年才退出現役,最令美國人惋惜的是,因核動力裝置拆解過程中的破壞導致大部分艦體被拆解,衆多請願保存“企業”號當作博物館的美國人沒能如願。但美國航母的最強之路並未停止,CVN-65之後,下一艘“企業”號或許會是福特級的CV-80,成爲又一個里程碑。誰知道呢?

美國航母是如何從最強走向更強的

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CV-65“企業”號

實現全球部署的海上霸主“尼米茲”級

“企業號”之後,財大氣粗的美國人也吃不消了,更換核動力的“企業”號不僅製造成本高昂,維護費用更是驚人,時任美國國防部長不僅否決了繼續使用核動力的建造計劃,甚至連航母數量都打算削減,國會甚至開始質疑海軍是否需要如此多的航母。然而,天助美國海軍,1965年越戰爆發,艦隊遠征核非本土基地維護所帶來的高昂費用令國會開始反思裝備核動力航母的必要性,核動力航母不僅在作戰的持續性上擁有優勢,艦隊的機動上更是遠遠勝過固定基地,停留公海的艦隊面臨的威脅更少,非常適合美國打代理人戰爭。批准!國會一口氣批准了三艘核動力航母的建造計劃。首批“尼米茲”級妥協於成本和當時的技術,航速不及“企業”號和“小鷹”號,但得益於核動力的持續性,更加符合美軍的全球部署要求。越戰結束以後,第四艘“羅斯福”號的建造再遇坎坷,提案在國會沒有通過。然而,危機又一次發生,在1979年伊朗人質危機中發揮出色的美國核動力航母戰鬥羣再一次讓國會和美國民衆看到了這種可以長時間停留海外,保持威懾力的武器是多麼的重要。隨着卡特總統上任,閘門放開,到冷戰結束,尼米茲級建成、在建、已定購的數量達到了8艘。隨着冷戰的結束,“尼米茲”級建造開始放慢腳步,到2012年命名CVN-77“布什”號,一共建造10艘的“尼米茲”級走向終點,不再建造...更加先進,更加強大的“福特”級開工建造。

美國航母是如何從最強走向更強的

“尼米茲”級第6艘CV-73“華盛頓”號航空母艦及其艦載機聯隊

美國人的未來航母-“福特”級,航母時代還將延續多久

“福特”級作爲美國第三代核動力航空母艦,很多技術已經在CVN-77“布什”號上完成的驗證性實驗。多達10艘的建造計劃意味着它將全面取代“尼米茲”級成爲美國海軍下一代主力。2009年開工的首艦“福特”號已經服役,第二艘建造進度已過60%。更加緊湊的艦島結構帶來更大面積的飛行甲板,全新的電磁彈射器配合新型核反應堆,將大大提高艦載機出擊效率.未來已來,美國仍未停止對航空母艦的提升,儘管質量和數量已經強大到沒有了對手。最求更強或許永無止境。也許有一天,航母時代將會終結,但肯定不是今天。

美國航母是如何從最強走向更強的

正在船塢建造時拍攝的“福特”級首艦“福特”號航空母艦

對於我國航母發展的思考

好在我們也已經意識到航母對於展現國家實力的重要性,也感謝衆多前輩的努力,起步雖晚但成長迅速。在國產新型航母即將服役之時,回顧美國航母的發展歷程,我們會更加意識到,航母這條路非常艱辛,需要整個國家和幾代人的努力,它也是綜合國力的體現,作爲中國軍迷,戒驕戒躁,多一點耐心,多一點鼓勵,中國航母的光輝時代也將到來。致敬!

美國航母是如何從最強走向更強的

原創申明:本文由頭條號 軍武動態圖原創發表於今日頭條頭條,轉載請註明原作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