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央視文化類節目的精品欄目,《國家寶藏》第二季繼續由央視和故宮兩大文化體強強聯手,全新加入四川博物院、雲南省博物館、甘肅省博物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河北博物院、山西博物院、山東省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從第一季的八大博物館(院)手中接過了講述中國故事、讓國寶活起來的接力棒。九大博物館掌門人在鏡頭前“坐而論道”,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侃侃而談。其中,講一口標誌性川味普通話的盛建武院長對四川觀衆來說非常有親切感——每次他一開口,大家不用看字幕就能知道是四川博物院的“掌門人”開講啦。

  1月25日,吳凡、任啓華捐贈陳子莊繪畫作品展在四川博物院順利揭幕,不僅是四川博物院捐贈史上的盛事,也是整個四川乃至全國文化史上的大事。飽蘸感動的筆墨,盛建武親自爲展覽題名——“情懷”。隨後,盛建武接受了《天府文化》記者專訪,對於四川博物院、對於文博事業,揭祕自己和其他博物館掌門人一起錄製《國家寶藏》的幕後故事。

  Q

  &

  A

  《天府文化》:此行參加《國家寶藏》這樣一個“曲高和衆”的節目,您最大的感概是什麼?參加過程中有什麼有意思的小花絮和我們分享?

  盛建武:《國家寶藏》這個節目形式新穎,製作團隊水準很高,強大的學術專家諮詢團隊,保證了節目播出後,在既有觀賞性趣味性的同時,又沒有丟掉積極正面傳播歷史文化的內核。最重要的是,這個節目激發了很多人的文化熱情,尤其是對歷史、對文物、對博物館的關注。中國歷史文化在一代又一代國人中薪火相傳,生生不息,這就是從歷史中汲取走向未來的智慧。正如前段時間在《人民日報》上刊登的一則評論所說,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光榮歷史,能夠“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

  節目組在拍攝後蜀殘石經“今生故事”的時候,急切想尋找到一位曾經在成都石室中學(跟文物有故事)就讀過、現在又在川博就職的人員。當時我們博物館的宣傳部門在全院各個部門詢問,還通過人事部門查資料,一時間沒有查到合適的人員。拍攝時間不等人,就在我們快要放棄的時候,我們的一位青年職工告訴宣傳部門,她就是石室中學畢業的,而且她丈夫也是石室中學畢業的,更巧的是,一起共同錄製節目的石室中學退休老教師朱澤蓀還曾教授過她丈夫的學業。這真是一場冥冥之中註定的相遇,節目效果非常好。以至於後來央視《國家寶藏》節目組第一次將節目錄制的線下活動放在了四川,放在了石室中學,國寶公開課第一次走進了校園,並促成了國家博物館館藏的宋拓蜀石經(複製本)“回家”。

  Q

  &

  A

  《天府文化》:此行經歷對四川博物院未來的規劃會不會有什麼影響?

  盛建武:通過此次節目錄制,我們感受到了文化傳播途徑的多樣性,也必將通過更豐富的現代文化傳播手段,深度發掘四川博物院的館藏文物資源,提供更多老百姓關注的文化服務,特別是便捷化、信息化的文化服務。四川博物院成立於1941年,2019年是川博新館建館的10週年,我們將以開放、包容、創新的心態,始終以“公衆的需求就是我們的追求”的辦館宗旨,進一步提升博物館的軟硬件綜合實力,打開大門辦老百姓喜愛的博物館。

  Q

  &

  A

  《天府文化》:此行參加《國家寶藏》,九大博物館掌門人“北京論劍”,有沒有

  碰撞出一些新的火花?是否預示着四川博物院未來會和兄弟單位有更多的合作?

  盛建武:其實在拍節目之前,川博也跟全國多家博物館有很多的合作。在參與第二季拍攝的博物館中,不得不提一下廣東省博物館。因爲拍攝,我們九大博物館前前後後在北京聚了好幾次,也就很多業務工作做了交流。2018年

  9月,我們的古蜀文明大展“古蜀寶藏”在結束國家博物館的展出後,第二站就去到了粵博。這個展覽在廣東大受好評,也成爲了粵博2018年度參觀人數最多的展覽。此外,浙江省博物館也在節目拍攝期間和川博初步擬定了一些學術講座的交流。今後,我們當然還將和更多的兄弟館交流和合作,請大家拭目以待。

  Q

  &

  A

  《天府文化》:《國家寶藏》第一季播出之後,第一季裏的很多博物館由於觀衆排長隊,出現很多後續服務問題,觀展體驗不是那麼好。這一季《國家寶藏》播出之後,據說四川博物院訪問率激增兩倍,硬件設施、展陳條件能跟上嗎?

  盛建武:我們在剛接到第二季的拍攝時,就已經考慮到了包括觀衆量激增和公衆服務之間的矛盾,也諮詢和借鑑了參與拍攝第一季的湖南省博物館、南京博物院等單位在節目播出後如何提升公衆服務的經驗。臨近春節,我們越發感受到了觀衆的觀展熱情,加之我們緊接着又推出了一個全球頂級的動漫藝術大展,便提前在院內增設了多個指引牌、飲水點、移動廁所、臨時醫務等便民設施,同時,安保力量、諮詢服務、線上預約等等也同步得到了強化。春節高峯更是一場公衆對我們的檢驗,川博不斷根據實際情況做好服務工作的調整。

  Q

  &

  A

  《天府文化》:四川博物院近年“走出去”的展覽非常多,像張大千書畫、“蜀寶進京”“江口沉銀”等等,讓外地人更多地認識了天府文化的源遠流長,可以給我們具體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成績嗎?“走出去”的同時,對於生活在成都這個城市的人來說,有沒有更多的規劃呢?

  盛建武:四川博物院作爲一個展示四川文化的窗口單位,我們每年都有計劃地推出一系列代表和展示四川文化特色的交流大展。張大千是我們四川的大師級人物,“江口沉銀”作爲四川省考古研究所入選“2017年度十大考古新發現”的重點項目,都具有積極的推廣意義。重點說一下“蜀寶進京”,很高興你提到“古蜀華章——四川古代文物菁華”展時能用“蜀寶進京”這個詞,這是我們在做這個展覽時設計的一個很容易被記住的“超級話題”,得益於我們川博的宣傳部門爲這個展覽在北京首站大放異彩而在宣傳營銷上做出的很多努力。這個展覽是四川文物交流展上文物級別最高的一次,四川的9家博物館的文物都有參展,越來越多的對外交流大展,四川的博物館都以多個博物館“組團”的形式共同參與,這也是我們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形式之一。

  “走出去”的同時,我們也在做大量的“引進來”。除了之前川博引進過的卡地亞典藏中西方珍寶藝術展、羅馬尼亞珍寶展、英國製造現當代藝術展、中印佛教藝術展等等。2019年,我們擬引進3個重量級的外展,一是全球頂級動漫IP的“尾田榮一郎監修Hello,ONEPIECE路飛來了”動漫藝術展;二是與澳大利亞國家博物館聯合主辦的“大師:澳大利亞樹皮畫藝術家”;三是與意大利文化遺產和活動部、帕埃斯圖姆遺址公園聯合主辦的“彩繪地中海——一座古城的文明與幻想”展覽。除此之外,2019年川博還有一個工作就是通史展的改陳,一是填補沒有通史展的空白,可以完整地向公衆展示四川歷史發展脈絡;二是新館開放十年,設施設備老化急需提升。相信改陳後,將會給公衆提供更好的觀展服務和體驗。

  Q

  &

  A

  《天府文化》:四川博物院館藏文物32萬餘件,其中一級文物1404件,三級以上文物73973件,能上《國家寶藏》的畢竟只有3件,可以說是九牛一毛,作爲川博掌門人,您個人認爲還有哪些文物值得推薦,最能代表天府文化的深厚底蘊?

  盛建武:通過大量的宣傳推廣,通過此前諸如《國寶檔案》《如果國寶會說話》《國家寶藏》等高水平高平臺的曝光,這幾年川博出來不少“網紅文物”。四川博物院有全球最豐富的張大千作品館藏,有極具地方特色的畫像石、畫像磚、巴蜀青銅器、南北朝佛教造像、古代書畫等等,這些都是蜀地先民留下的寶貴遺產。無論是人們耳熟能詳的文物還是保存在文物庫房尚不爲人知的文物,每一件都是歷史的親歷者、故事的敘述者、歷史的記錄者。

  Q

  &

  A

  《天府文化》:這幾年來,看展覽成了成都市民很喜歡的一種休閒方式,每有大展,看展人數常常刷新,您怎麼看待這種文博熱?

  盛建武:這幾年,一是隨着經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提高了,更多需要精神層面的追求;二是在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時代背景下,博物館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成都的博物館衆多,綜合類博物館、遺址類博物館、專題類博物館、還有不可或缺的民營博物館都煥發出了勃勃生機,大展好展不斷。加之,成都的博物館都實行了夜間的延時開放,四川博物院更是成爲了全球日常開放閉館時間最晚的博物館,夏季開放至夜間9點,冬季是夜間8點,這一系列的便民舉措,爲滿足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充分條件,週末或節假日的休閒時間走進博物館已經成了成都市民的一個生活習慣。自2008年起,全國絕大部分博物館實行了免費開放,辦展水平和服務水平也在不斷提升,極大地激發了公衆走進博物館參觀的主動性。我認爲,觀展熱情的持續,還需要博物館不斷創新辦館理念和思路,去滿足公衆的文化需求。

  Q

  &

  A

  《天府文化》:2009年四川博物院從老館搬遷到現址,到今年整整十年了,這十年來,對您個人來說,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麼?

  盛建武:應該就是1月25日的吳凡任啓華捐贈陳子莊作品展在川博開幕。此次捐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川博繼張大千家屬捐贈、李一氓先生捐贈後接受的第三次重大捐贈。這批捐贈的藏品共213件,其中包括陳子莊書畫作品、親筆書信、便條、其學生代筆書信百餘件,以及其他著名老一輩巴蜀書畫家諸如馮灌父、吳一峯、伍瘦梅、晏濟元、周掄園等人的作品,還有陳子莊先生拓制和收藏過的拓片,任啓華先生手拓的皖北漢墓拓片以及與研究陳子莊藝術相關的早年作品。此次陳子莊先生作品成功入藏川博,是多方努力的結果,也是任啓華先生慎重考慮的選擇。我們希望更多有價值的藏品能夠“安家”在博物館,得到更好的保護、研究和展示。

  文 _ 本刊主筆 > 侯雯雯

  攝影 _ 韓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