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轟動社會的日本台灣女留學生命案,重大嫌疑人張志揚於9日在名古屋竟割喉自盡身亡,消息傳回台灣,他的父親難過的哽咽流淚,三個家庭眷屬同時飆淚日本。

由於命案辦不下去,真相懸斷於空中,就好憑日本警方已公開的說法來判斷,凌銘認為這有很大的可能是,是張志揚的EQ不足所釀禍。

EQ是什麼呢?為什麼凌銘會認為EQ不足竟能造成這樣令眾人遺憾的社會慘劇呢?凌銘就來分享一下EQ的一些淺薄知識吧。凌銘所知道的EQ,出自於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所著 「EQ」(Emotional Intelligence)這本書,《EQ》它指出EQ是一種「情緒智力」,也就是管理情緒的能力,代表一個人能否適當的處理自己的情緒,它的意義包含了「自制力、熱忱、毅力、自我驅策力等(引自p.12)」。一個有較高 EQ 的人,其情緒通常處於穩定狀態,不會因挫折而產生激烈的情緒起伏,而且能夠恰當的管理自己的情緒,使其言行舉止表現出能令多數理解者都感到合宜的行為。

那張志揚的表現與EQ有甚麼關係?從哪裡查覺張志揚的EQ是不足的?這一點是凌銘從華視新聞中,所聽到的一個說法是,張志揚因為愛不到林芷瀅所以痛下殺手,是從這一點推論的。

從這一點說法來思考分析如下:

其實愛一位女性到了覺悟到必須使用暴力的程度,這已經擁有把小事當大事來看的現象,這就是EQ不足的證據了。在凌銘來看,張志揚追不到林芷瀅,可以改追求AKB48的偶像嘛?AKB48偶像那樣多,隨便追到一隻都很青春美麗,有必要動刀嗎?

如果愛一位女性到了如此地步,必須以行使暴力,那在殺完林芷瀅前後,又何必去殺害朱立捷?殺完摯愛後就該自殺了,何必傷及無辜路人?

如果愛一位女性到了必須使用暴力的地步,那怎不回臺灣去找林芷瀅的男友溫志良?通常的呆線思考,如果溫志良不在世上,林芷瀅有可能轉向張志揚不是嗎?

凌銘不認識張志揚本人,純粹從報章雜誌與臉書看待這個人,所看見的是,當張志揚為了不知甚麼原因的理由,間接或直接的造成了他有善意的林芷瀅的死,以及無辜路人朱立捷的死,然後奔向AKB48的劇場前被逮捕,顯見張志揚也失去了AKB48,往警署時自殺身亡,失去了生命也失去了所有,再也回不到家去當宅男。

不得不讓人意識到EQ的管理學,它可能左右任何一個人的一生。讓凌銘難過的是,這三位都是動漫迷,就這樣蒸發,而且不知道之後,還能不能吃到張志揚父親餐廳的鰻魚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