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魚鷹運輸機為何成為麻煩製造者呢?我們先來看看魚鷹運輸機的前世今生。

魚鷹MV-22傾轉旋翼機是美國波音公司和貝爾直升機公司於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聯合研發,1989年3月19日首飛成功,經歷長時間的測試、修改、驗證工作後。2006年11月16日進入美國空軍服役,2007年在美國海軍陸戰隊服役,同年開赴阿富汗進行實戰部署,至今已有超過200架V-22生產下線。V-22在外形上與固定翼飛機相似,但翼尖的兩台可旋轉的發動機帶動兩具旋翼,在固定翼狀態下,V-22 好像是一架在兩側翼尖有兩個超大的螺旋槳的飛機;在直升機狀態下,V-22 又好像是一架有兩個偏小的旋翼的直升機,這樣使其具備直升機的垂直升降能力,但又擁有固定翼螺旋槳飛機高速、航程遠及油耗較低的優點,基於V22的螺旋槳主軸可以傾轉成為旋翼或者推進螺旋槳的的特質,因而魚鷹被稱為傾轉旋翼機。其最大飛行速度達509公里,是世界上飛最快的直升機。而美國也正在研究魚鷹的預警機與加油機型號與垂直起降戰鬥機配合使用。

可以說,魚鷹是一種十分新穎的機型,但基於傾轉旋翼機機械結構的複雜性,其發展經歷了漫長曲折的發展過程,在過去半個多世紀中,共開發研究過XV-3、X-22A、XC-124A、CL-84、「伏托爾」76等43 種不同的型號,但多數以失敗而告終。只有美國貝爾直升機公司成功地研製出了XV-3,XV-15,並在XV-15的基礎上成功地研製出軍用型「魚鷹」及民用型BA609傾轉旋翼機。而MV22魚鷹也正是基於這條道路走下來的,但其為何成為麻煩製造者呢?基於傾轉旋翼機主軸動作機構的複雜性,其飛行操作必然也是十分複雜的,相對於系統工程的簡單可靠原則無疑是相悖的,因而美軍在使用MV22傾轉旋翼機中也出現了大量的事故,特別是日本駐軍期間,因為其頻繁的高事故率,被稱為了麻煩製造者。就我國來說同樣也發展了類似的旋翼運輸機的概念,但基於傾轉旋翼機機構複雜的特點,我國在藍鯨等系列概念旋翼機上採用了多旋翼和推進旋翼結合的結構,使其動作機構相對簡單,更適合操作等特點,目前這些新概念旋翼機正在發展中,有待於最終定型的結果,但中國基於前人在旋翼機方面的得失經驗,而走出一條獨闢蹊徑的道路,也不失為一條明智之策的捷徑!值得各國加以學習,而就魚鷹運輸機而言,可以說是人類對旋翼機潛能的一種有益嘗試,前途如何,還有待美國的進一步發展,及解決相關技術問題,使之成為一種真正使用可靠的機器,而不是所謂的麻煩製造者!End!


謝邀

這種運輸機還有另外一個稱號〔寡婦製造者〕,毫無疑問,故障率很高

因為使用左右雙發動機,其中一個發動機出故障了,那麼另外一個發動機即使正在運轉,也是力不從心,從而造成墜機。


魚鷹運輸機兼顧了直升機和噴氣式發動機的優點,可以懸停,垂直起降,又可以以超過直升機的速度水平飛行,所以它的發動機和轉換裝置特別複雜,在起降及轉換過程中容易發生事故,造成損失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