冏說書第三季集資活動從八月初開跑以來風波不斷......

 

首先是「疑似掉馬甲事件」(部落格文章點此),再來是與合作者中止合作(事件經過點此),前者事件在網路延燒了近一星期才平息,後者則是從九月底當事人雙方在不同網路平台發聲事情才逐漸浮上檯面,正反兩方吵得沸沸揚揚,到今天整整半個月的時間,部落格已有五萬多人數拜訪,其中「冏說書第三季專案中止事件簿Part1」從10月6日發表以來已達三萬多瀏覽人次,而「冏星人嘖嘖集資,驚見大型掉馬甲現場」雖位居第二但也有一萬七千多瀏覽人次,可見冏說書第三季集資事件是繼早期CWT事件、UDN訪問等爭議事件後最引人關注。

除此之外事件的高潮迭起也和瀏覽人次呈現正相關,早期先在噗浪引發熱烈討論,因此絕大多數的拜訪者是透過噗友分享連結到本部落格得知事件相關訊息,之後相繼有網友製作懶人包擴散於各個網路平台,因而讓本事件更廣為人知,懶人包的出現也讓本部落格相關文章在各個平台或搜尋引擎(臉書、google等)的能見度逐漸增加。

undefined

本部落格瀏覽人次達到高峰為10月9日,當日有一萬六千多瀏覽人次,對比本事件的進度,剛好是ㄐㄒㄖ在粉專發佈集資中止公告後兩天,該則貼文底下出現大量的懶人包及相關截圖連結(巧的是ㄐㄒㄖ的粉專禁止留言以貼圖方式呈現,因此許多網友貼上截圖的連結,雖然留言只有縮圖但是一點連結即可看到截圖全貌),加上留言中有網友暗示可google搜尋關鍵字,因此當天有40%的訪客是由google搜尋到相關事件文章,而大部分的網友還是從噗浪裡噗友轉貼連結才連到本部落格,只有20~25%的人是經由臉書連結過來,表示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網友大多先從噗浪得知,而大多數的臉書用戶卻是從10月7日的集資中止公告發佈後才開始去了解事件始末,更有許多追蹤粉專的「粉絲」是在公告發布的當下完全不清楚事件前因後果,事件已平息一星期,瀏覽次數降低許多,雖然如此還是有七成多的流量來自臉書。

由歷次事件來看,噗浪是消息揭露最迅速,討論度最熱烈的網路平台,或許跟ㄐㄒㄖ及ㄇㄍ在2017CWT事件後的處理態度,以及UDN事件後ㄐㄇ皆離開噗浪的原因有關吧!(CWT事件文章連結點此),PTT在這幾次事件中討論度並無像噗浪如此熱門,可能跟平台屬性、網友來源多元有關,而臉書因為有所謂的「粉絲專頁」集結一群對某特定事物或人物有共同喜好的人,除非管理不當或者出現負面的訊息或留言,否則臉書粉專如同攻不可破的同溫層,很難看到對粉專不利、負面的訊息及評價出現,粉專管理員更是掌握資訊的揭露權,可刪除不利粉專的訊息,加上臉書特定的演算法及廣告機制,這種因個人喜好導致資訊接收不對等,使得臉書用戶更難看到同溫層以外的評論,可能會出現與事實偏差或相反的見解,在今天網路資訊量爆炸的時代,這種「量身訂做」的「資訊」是否就是「事實真相」,著實令人產生疑慮。

這次事件更可證明上述之現象:ㄐㄒㄖ首先在不同網路平台發表言論(推特、IG、臉書個帳),但只要發現風向不對馬上刪除不利己的貼文或留言,若非網友在第一時間將相關資訊截圖在網路平台討論進而拼湊出事件的輪廓,只追蹤單一平台的情況下是無法縱觀事件全貌,可能會導致不同於今日的輿論與發展,事件結果也會不同。然而集資專案休止的決定第一時間卻是ㄐㄒㄖ10月5日先在臉書個帳貼文公告,接著嘖嘖集資頁面10月6日公告集資休止,而ㄐㄒㄖ的臉書粉專直到10月7日才貼上冏說書集資中止的公告(事實上臉書的冏說書粉專迄今都無發布相關的公告訊息),關於腳本撰寫者更改公告,粉專只有在10月1日貼出專案合作者因事務繁忙因此原訂兩本書的腳本由ㄐㄒㄖ撰稿,在前則訊息尚未對外公告的情況下,嘖嘖集資頁面卻在9月29日擅自將書單合作者負責的部分更改成ㄐㄒㄖ,爆出爭議期間該集資頁面也只有三篇相關公告(9月26日、10月2日、3日),9月26日是關於27日的廣播延遲公告,10月2日為合作者退出計劃的公告,3日則是與1日ㄐㄒㄖ粉專的公告雷同,一個對外集資與金錢有關的活動竟是如此運作,令人咋舌!

再來是當事人的公開言論部分,本事件ㄐㄒㄖ的處理方式如同半年多前的UDN事件,先在不同平台的個人帳號發表相關言論,若非全部平台都有追蹤的粉絲根本無法得知事件全貌,在只能接收到單方說法的情形下,可能只會把當事人的發言內容解讀成「小情緒」,直到集資事件在粉專發布中止公告,「辛苦了!」、「休息一下再出發!」、「雖然不清楚事情始末,但是支持你,加油!!!」之類的回應此起彼落,粉專就像個溫暖的大家庭,事件的真相也就不重要了~~~

ㄐㄒㄖ的爭議事件值得網路經營者警惕,「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什麼樣的格局,就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