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41

型洲際彈道導彈是一種多目標重返大氣層載具導彈,屬於第三代

洲際導彈

,具有第一次

核打擊

能力。DF-41最大射程可達約14000公里,使它幾乎可以打擊地球上的任何點。根據20世紀80年代初,國家提出的大規模毀滅性核報復,目的是研製一種能夠打擊前美國本土任何一地區的

固體燃料

洲際導彈,用來代替東風五

液體燃料

洲際導彈。國防科委向航天部第一設計院下達了研製固體燃料多彈頭洲際導彈的命令。「東風-41」採用多彈頭獨立重返大氣層載具(MIRV)技術,從而實現了運載火箭及分彈頭自適應變軌。該技術並非是簡單地在一枚導彈上裝載多枚分彈頭,而是讓每個分彈頭都有獨立的飛行彈道,可調整軌跡攻擊不同目標。


東風-41是東風-31彈道導彈的一種發展改進型。東風-41彈長16.5米,彈徑2.78米,整體重量達到63.5噸。採用三級固體燃料推進。東風41採用三軸液浮慣性陀螺+數字式空間計算機的制導方式,精度是100-200米,如果配合我國的北斗導航精度會更高。東風41採取公路機動平台、鐵路機動平台、加固地井發射三種方式部署。最大射程可達約14,000公里。東風-41導彈的火箭發動機末端採用可變的燃氣舵,該燃氣舵可以使得彈道導彈進行機動變軌,改變之前導彈基本上沿著不變的飛行彈道軌道,從而有效突破敵防禦系統的攔截。

戰鬥部可以裝載一枚1200千克的300萬噸級當量熱核彈頭;或者裝載6枚200千克30萬噸級當量熱核彈頭;或者裝載10枚20萬噸分導式熱核彈頭。東風-41採用多彈頭獨立重返大氣層載具技術,從而實現了運載火箭及分彈頭自適應變軌。該技術並非是簡單地在一枚導彈上裝載多枚分彈頭,而是讓每個分彈頭都有獨立的飛行彈道,可調整軌跡攻擊不同目標。這樣每枚反導攔截導彈最多只能摧毀一個分彈頭。讓反導系統的效能大為降低。

東風41是我國最有效的二次核打擊力量,可謂國之重器!


東風 41 型洲際彈道導彈一些公開數據: 東風 41 型洲際彈道導彈均採用三級固體運載火箭作動力,其載車能在公路進行機動,提 高在敵方發動第一 次核打擊時的倖存力。另一方面,該型導彈採用了電腦控制的慣性制導 系統,命中精度得到大幅提高。若配用多彈頭分導重返大氣層方式進行攻擊,以西方目前技 術是無法進行攔截的。 採用三級固體燃料的 DF-41 要比 DF-31 來得大, 並且擁有 10000—— 14000 千米的射程。迄今為止還沒有任何公開資料提及這種新型導彈的結構,據推測其很可 能是在 DF-31 基礎上加大了第三級推進火箭改進而來。由於不像 DF-31(巨浪-2 即以 DF-3 1 的潛射版)那樣受到核潛艇導彈發射管大小的制約,DF-41 可以將彈體設計得更長,並且 使用更大的第三級火箭推動器。 同時配套的機動發射系統將極大提高該導彈的生存能力。 預 計 DF-41 將在 2010 年左右交付二炮部隊。 東風-41 由於還沒有進行發射實驗, 這款使用固體推進劑的導彈最終的結構還是未知的, 特別是第 三級推進火箭的長度。然而,作為 DF-31 的衍生型號,DF-41 的有效載荷預計不到 1,000 千 克,很可能在 800 千克以內。一些意見認為,和早期型號的中國洲際導彈一樣,DF-41 僅 能攜帶一枚當量約 35 萬~100 萬噸的核彈頭。 「美聯社」消息,中國 2004 年 7 月 15 日試射一枚新型洲際導彈,據說是東風-41 改,導彈 從新疆射至太平洋中部,射程 15000 公里,高超音速,在太平洋上空曾做過曲線變軌動作! 美軍方推測,這類導彈比俄羅斯最先進的白楊 M 還要先進 5 年,估計是早在 10 年前白楊已 經讓中國竊取了關鍵技術,現在消化吸收發展更先進的東風-41A,導彈成功準確命中目標, 誤差僅 50 米。另,為配合這一聲勢,中國最新核潛艇 094 也與今早下水,攜帶 16 枚射程 8 800 公里的巨浪-2,中國此次把最先進的核武公開,很明顯是給美國看的。美國國防部緊急 磋商,再次考量對華及對台關係! (該條消息有待證實,不太可信,僅供參考) 東風四十一於 1984 立項,工程編號 204 工程,目的是研製一種能夠打擊前美國本土任何 一地區的固體燃料洲際導彈,用來代替東風五液體燃料洲際導彈。 東風四十一於 1991 年解決固然燃料問題,1994 年進行首次高彈道試射成功定型,東風四 十一研製工作歷時十年。 東風四十一原計劃參加 1999 年 10 月 1 日的閱兵, 但是因為當時載車未能得到解決, 所以 被中央軍委取消。 東風四十一同年又進行過計算機模擬的全程試射,打擊美國本土目標,獲得成功。 東風四十一洲際導彈是我國研製的一種先進的多彈頭洲際導彈,固體燃料,兩級結構。東 風四十一能夠攜帶 6 到 10 枚分導式核彈頭,最大射程超過一萬公里以上。 東風四十一洲際導彈採用公路機動平台, 鐵路機動平台和加固地井發射三種方式部署, 其 中公路機動平台為陝西特種汽車製造廠生產的 sx-4320 重型牽引車, 集儲存-運輸-發射一體 化三用拖車,導彈置於拖車的彈艙內,在運輸狀態下曾封閉狀態,拖車裝有兩扇對摺艙門, 發射前艙門開啟,導彈通過液壓裝置起豎發射。由於東風四十一彈體重量巨大,已經達到了

公路機動平台所能承受的極限,所以放棄了較複雜的冷發射而採用熱發射,與冷發射相比, 熱發射對導彈本身的固體火箭發動機的質量要求較高,但是節省了發射載車上的有限空間。 推進劑:三級固體燃料 射程:10000 到 14000 公里左右 彈長:15 米 彈徑:2 米 彈重:25 噸 彈頭:一枚 1,200 公斤的 300 萬噸級當量熱核彈頭; 或 6 枚 200 公斤 30 萬噸級當量熱核彈頭 制導:三軸液浮慣性陀螺 + 數字式空間計算機 精度(CEP):100-200 米 眾所周知, 洲際導彈所攜帶的彈頭數目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核彈頭的當量。 看來中國尚無能 力給 DF-41 裝備太多小當量(5 萬~10 萬噸 TNT)的分導彈頭。與之相比,美國的「民兵 II I」攜帶 3 枚彈頭,在有效載荷為 1,100 千克時射程為 12,900 千米,而「MX 和平衛士」則可攜 帶 10 個分導彈頭, 其射程在有效載荷為 3950 千克時達到 11000 千米。 這兩款洲際導彈裝備 都是小當量分導彈頭。 附:DF-41 部分技術數據 推進:三級火箭 推進劑:固體燃料 彈長:15 米 彈徑:2 米 彈重:25 噸 制導:慣性 首次試射:未知 交付使用:2010 年 彈頭:一枚 35~100 萬噸級當量熱核彈頭或 6~10 枚 5~10 萬噸級當量熱核彈頭

發射方式:井下發射或機動發射 圓周概率誤差:500~800 米 發射準備時間:3~5 分鐘 標準時間 6~7 分鐘 代號為 ГРАУ 15Ж65,國際條約代號 РС-12М2,北約代號 SS-27 Sickle B. 井式或機動式 三級固體導彈,由莫斯科熱工研究所研製。2000 年列裝。射程 11000 公里,發射重量 47.2 噸,長 22. 7 米,直徑 1. 86 米,投射重量 1.2 噸。裝備威力約 80 萬噸的單彈頭 ,圓概率 誤差小於 350 米。 「白楊」-M 導彈俄羅斯試射成功的新一代「白楊」-M 多彈頭導彈彈長為 22.7 米(彈體長 17 米),彈徑為 1.95 米,射程約 1.05 萬公里,彈頭當量為數十萬噸到上千萬噸不等,具有抗核 爆炸攔截能力。 從發射試驗看, 由於導彈採用了大量最新技術成果, 其總體性能大大超過「白 楊家族」的其他導彈, 其戰鬥性能比俄現有洲際導彈高出 50%至 1 倍, 命中精度高 1~1.5 倍, 發射井發射時 CEP(圓概率偏差)100 米,公路機動發射時 CEP300 米,在世界同類導彈中 也名列前茅。俄軍方人士認為,這種導彈可以突破任何導彈防禦系統(穿透率為 60~65%)。 「白楊」-M 導彈是一種 3 級固體導彈。其第一級、第二級取自 SS-20,但採用了大推力速 燃發動機技術,第一級還安裝了大直徑新型速燃固體發動機,推進劑的裝填量相當大。第三 級是新研製的,採用了最先進的推進劑——複合推進劑丁羥加奧克托金。在結構設計上,該 導彈還首次採用了 3 台巡航固體燃料發動機, 使導彈的功率更加強大, 具備助推段快速助推 和機動助推的能力,能夠在飛行初始段很快加速(比同樣條件下的液體導彈加速時間縮短近 一半),不僅大大縮短了發動機的助推段工作時間,而且整個飛行過程所需要的時間也比以 前的戰略導彈大大縮短。新型發動機技術還使「白楊」-M 導彈能在大氣層內實現關機,從而 使天基紅外探測器難以發現、監測和跟蹤導彈的行蹤,有如銷聲匿跡一般。這樣,NMD 就 難以對其實施有效的跟蹤和攔截。 導彈的機動變軌就是改變導彈基本上沿著不變彈道飛行的軌道, 以有效突破敵防禦系統的 攔截。「白楊」-M 導彈由於採用了新的空氣動力學設計,其飛行彈道已不是普通的慣性彈道, 在飛行過程中可機動滑翔,從而多次改變彈道高度。其彈頭也具有特殊的彈道,反導系統難 以發現和跟蹤。在導彈的末助推推進與控制系統中,包括 4 個互通的燃氣發生器。每個發生 器有兩個噴管, 由燃氣閥根據控制系統的指令打開或關閉, 控制末助推級的飛行和彈頭的釋 放。每個燃氣發生器可由發動機按照預設的程序帶動旋轉,以改變控制力的方向,並實現機 動變軌,從而提高導彈的反攔截性能。 分導式多彈頭就是一枚導彈發射多個分別沿不同軌道飛行、 瞄準不同目標的子彈頭。 每個 子彈頭就是一枚可以產生巨大殺傷效果的炸彈, 即使這些彈頭被擊毀, 也可以大大消耗攔截 導彈的數量,從而使後續導彈得以突防。有關研究證明,當子彈頭數為 5~15 時,導彈的突 防概率趨近於 1,就是說,攔截導彈將無從攔截。「白楊」-M 導彈最初設計的是一種單彈頭 導彈, 但在投擲重量和其他相關技術上留有改裝為多彈頭分導式導彈的介面。 其目的就是在 必要時,使俄羅斯的核威懾能力能成倍增加。即將裝備部隊的新一代「白楊」-M 導彈就是這

樣一種可攜帶多枚彈頭的分導式導彈——面對鋪天蓋地的來襲彈頭,NMD 是分身乏術,難 有招架之力。 抗核加固技術就是在彈頭表面包覆特殊材料,以防止攔截導彈的核輻射、電磁輻射;也可 在導彈上採用硬度大的合成材料提高導彈抗擊攔截導彈碰撞的能力。 為防止敵在 NMD 中使用核彈頭進行攔截,「白楊」-M 導彈彈頭採用了多層殼體結構,不 僅提高了彈頭的結構強度,有效防止在非直接撞擊條件下核爆炸效應對其產生的殼體熔化、 燒毀、斷裂等,還可以吸收、衰減和屏蔽核電磁脈衝等的輻射能量,使 NMD 很難對其進行 攔截。「白楊」-M 導彈對核爆炸的失效距離僅為 500 米,而世界上同類導彈彈頭的失效距離 為 10 公里,兩者相差 20 倍! 另外,「白楊」-M 導彈的控制系統還採用了人工智慧技術,可使電磁脈衝干擾失效,使導 彈具有良好的抗干擾性及飛行的安全與穩定性,有效規避敵方的導彈防禦系統。 白楊M 導彈有兩種發射方式:公路機動發射和地下井發射。俄羅斯表示,在 21 世紀初部署的白 楊-M 導彈中有 90 枚是由地下井發射,將置放在改進後的 SS-18 導彈發射井中。公路機動發 射時, 導彈藉助火藥蓄壓器從運輸發射筒發射。 在一子級飛行段靠氣動舵和燃氣舵控制導彈 的飛行, 燃氣舵裝在主發動機噴管處。 在二子級和三子 陸基戰略彈道導彈以機動部署提高 射前生存能力是針對躲避第一次核打擊而言的, 但是公路機動部署方式本身也存在一定的不 安全因素,尤其是迄今為止國外洲際彈道導彈中只有 SS-25 導彈採用公路機動部署, 這種部 署方式的經驗也比較少。 SS-25 導彈的發射質量約為 45 t,假設導彈與發射筒一起的質量約 50 t,按載重係數(上 裝質量與整車質量之比)為 0.5,SS-25 導彈的多功能發射車(TEL)滿載總質量為 100 t 級。與 此對比,侏儒導彈的加固多功能發射車滿載質量也為 100 t 級(97.6t),但侏儒導彈的發射質 量僅 16.8 t,假設與發射筒一起的上裝質量約 20 t,可見,與侏儒導彈相比,SS-25 多功能 發射車上部過重,易於出現翻車等事故。在 1994 年,SS-25 導彈的多功能發射車就發生過 1 0 余次事故,包括多次載有導彈時的翻車事故。因此,俄羅斯戰略導彈部隊曾被迫限制 SS25 導彈多功能發射車的道路行駛速度。白楊-M 導彈的發射質量比 SS-25 導彈還大,而且使 用底盤為更長的八軸多功能發射車,所以採用公路機動部署可能有更大的不安全性。 兩款導彈性能相近,都能機動發射。東風 41 和白楊 m 各有千秋。東風 41 更輕些,射程 更遠。白楊 m 在速燃技術,變軌技術和加固技術更好些。但都能對西方構成威攝力。


中國東風-41跨洲際遠程彈道導彈,作為中國遠程戰略打擊的一把利器,具備核打擊和常規打擊雙重能力,尤其是在應對反導系統時具備極強的突防能力,根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的報道稱,來自美國軍方的消息表示美方高度關注中國的東風-41跨洲際遠程彈道導彈,尤其東風-41的多次試射,空天防禦部隊都進行了全面的監測。不過中國東風-41的實際實力如何呢?不妨看看美國人怎麼說。根據美方空天部隊發布的消息稱,中國東風-41洲際導彈實際射程可以達到了14000千米,這一距離已經足夠確保中國上對全球大半數地區進行打擊。更為讓美方覺得不可思議的是,中國東風-41洲際導彈在2012年就進行了至少3個分導多彈頭攻擊實驗。到了2016年,更可以進行超過10個以上假誘餌彈投射實驗。根據美國《華盛頓郵報》的消息稱,中國東風-41導彈現在在假彈頭技術上已經做到了登峰造極的水平,根據美國天基反導系統獲得的情報匯總稱,中國發射的東風-41在入軌僅30秒左右,就突然散出20多個子目標,這些目標中顯然有假彈頭和真彈頭等多種目標混雜在一起,使得美國無法在最快的時間內識別這些彈頭是真是假,加大反導系統的反應難度。


朋友,東風41機動式戰略洲際彈道導彈是中國研製的一種先進的多彈頭洲際彈道導彈,固體燃料,三級結構。東風41能夠攜帶兩枚以上分導式核彈頭,最大射程超過一萬四千公里。東風41是與東風31的研究發展是同時進行的,在1995年五月東風一31導彈試射前,東風41導彈就進行過高彈道試射。彈長15米,彈徑2米,彈重25噸,制導三軸液浮慣性陀螺十數字式空間計算機,精度(CEP)100一200米。交付使用,由於東風31泄密事件,東風41服役被提前了。圓周概率誤差500一800米。發時準備時間3一5分鐘。它在整體技術狀態上,很有可能與前蘇聯的F25白楊1和美國末服役而早亡的侏儒機動式戰略洲際彈道導彈差不多。美國的侏儒導彈,是因為根據八十年代時期美蘇簽定的裁軍協議而末服役早亡的。東風41隻是在射程上遠比它們遠,這是因為中美地理位置遠的原因。俄羅斯現在的白楊二型導彈在彈道上能機動變軌,根據美蘇簽定的裁軍協議只能裝備單彈頭。

東風41於1999年8月研製成功,原計劃參加當年的50周年國慶閱兵,但是因為當時載車沒能得到解決,所以被中央軍委取消。

根據80年代初提出的大規模毀滅性核報復,國防科委向航天部門下達了研製固體燃料洲際導彈的任務,於1984年立項,工程編號204工程,目的是研製一種能夠打擊美國本土任何一地區的固體燃料洲際導彈,用來代替東風五液體燃料導彈。東風41於1991年解決固體燃料問題,1994年進行首次高彈道試射成功,東風41研製工作歷時十年。東風41進行過計算機模擬的全程試射,打擊美國本土目標,獲得成功。

東風41採用公路機動,鐵路機動,加固地下井,三種發射方式。其中公路機動平台為陝西特種汽車製造廠生產的SX4320重型牽引車,集儲存一運輸一發射一體化三用拖車,導彈置於拖車的彈艙內,在運輸狀態下完全處於封閉狀態下,拖車裝有兩扇對摺艙門,發射前人艙門開啟,導彈通過液壓裝置起豎發射。由於東風41彈體重量巨大,己經達到了公路機動平台所能承受的極限,所以放棄較複雜的冷發射而採用熱發射,與冷發射相比,熱發射對導彈本身的固體火箭發動機的質量要求較高,但是節省了發射載車上的有限空間。嚴格地講,東風41在設計上可以理解成東風31的放大,新技術的驗證彈,是一種過渡產品,所以不會大量部署。

朋友,為了防止美國對中國使用核敲詐,核威脅,必須有較先進的戰略核武器,必須有打到美國任何地區的能力,同時具有較強的生存能力及可靠性。美國百分之八十的經濟規模與人口都集中在不到20個大城市之中。將來如里真發生中國被美國使用核武器消滅了?那美國也會受到一點小教訓,美國被核反擊打成倒退50年。只有這樣才能防止這樣的事發生在中國頭上。

朋友,中國是鈾礦資源稀少的國家,鈾礦小,品質低,最大的內蒙古鈾礦資源儲存量也只能造7千顆核武器。這就決定了中國必須以少量的,有效的,戰略核武器感震對手,使對手不敢對中國威脅使用核武器。


東風41是在東風31A的基礎上改進而來,射程從11200公里提高到1.2~1.4萬公里,完全覆蓋美國本土,據稱東風41可搭載10枚分導式核彈頭,可同時攻擊不同目標,較東風31A的3枚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大大提高了突防與打擊能力。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