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試從專業、科學的角度解釋,為何專業心理學家都無法解決的難題----華生醫生的腿傷,卻在遇到小夏後便不藥而癒。學術一點的說便是,試論專業諮詢偵探業餘心理醫生夏洛克如何治好華生醫生的創傷後應激障礙綜合症。

故事要從8年前講起,讓我們將時光倒退到2010年,《神探夏洛克》第一季開頭,當巴茨醫院那間實驗室里,一個長臉捲髮青年向對面的矮個子問出:「 阿富汗還是伊拉克?」 這句話時,全世界無數同人女激動了,在這個轉動歷史的時刻,一段偉大的基情,啊不,是偉大的友誼開啟了。

但我相信,就在那一刻,當事人、主人公、前軍醫、未來網路紅人、博客寫手、華生博士一定不會有自己身為天啟之人、此際便是命定時刻的高尚覺悟。因為那時的他,正飽受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綜合症)之苦,在為自己找不到合適的租住地而深深憂慮。

但是,別急,本著主角最大,主角光環最閃耀的原則,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華生醫生就將丟掉拐杖,與我們英俊的男豬紅塵作伴,活得瀟瀟洒灑,攜手攬腕,共看塵世繁華,同時不斷破獲一起又一起繁華下的犯罪案了。

講到這裡,問題來了,什麼是PTSD,為什麼身為醫生的華生自己卻醫者不能自醫?專業心理學家都沒能解決的了的難題怎麼無業青年,諮詢偵探小夏倒一下解決了?而治病方法居然是帶著一個瘸子滿倫敦玩跑酷,飛躍屋頂,上演小巷版速度與激情?

難怪有網友看到這裡認真表示,你看難怪人家倫敦辦了好幾回奧運會嘿,這地方真是神了誒。打住打住,咱新時代的知識青年不信那個,還是看看專業心理學書籍上怎麼說的吧。

德國心理醫生斯蒂芬妮.斯塔爾在其代表作《認同自己》一書中說:

成年後的經歷會強烈動搖一個人的自尊心。一些極端的痛苦,比如一場九死一生的工傷能極大地傷害一個人的自尊心——有研究證明,受傷後會導致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是經歷嚴重創傷後長期持續的心理反應,主要癥狀是感到恐懼、情緒抑鬱和極度敏感。

成年後發生的創傷經歷也經常會給人的自尊心帶來非常消極的影響,當事人的內心是極易受到傷害的。創傷經歷也會深深動搖一個人對世界的信任。

讀到這裡,我們便可以理解,為什麼華生醫生剛在巴茨醫院見到老同學時滿臉的生無可戀,無論對方聊起什麼話題,他的回應都很消極、負面了。原因很簡單,因為當時的他正處於一種深深的自我否定中。不信,你瞧華生醫生那孤傲的小眼神。

德國心理醫生斯蒂芬妮.斯塔爾在《認同自己》一書中總結過:如果一個人極度沒有安全感,對自己的價值嚴重懷疑,那麼他不僅覺得自己堅持和執行的能力很差,而且他甚至會懷疑自己做這件事情合不合理。

對照華生醫生在電視劇開篇一個人形孤影單,沒入住貝克街時的情景,我們會發現,這些描述幾乎全中。而在後面的情節里,善於觀察發現的夏洛克發現了華生的心結所在,於是以毒攻毒,帶著華生醫生滿倫敦飛奔,不打針不吃藥,生生治好了他的假性瘸腿病。

說到這裡個人需要解釋一下,為什麼反覆引用斯蒂芬妮.斯塔爾這本書呢?當然是因為它的專業性。

做為一位長期從事關於自尊與自信方面研究的資深心理醫生,斯蒂芬妮.斯塔爾在教人如何面對心理陰影,樹立自信心,實現自我認同方面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

這本《認同自己》,便是其研究成果的集合之作。本書中,斯蒂芬妮.斯塔爾在自己豐富的理論知識基礎上,尋根溯源,從自我存在、自我價值講起,從根本上回答了你為何不自信這個困擾無數人的難題。

在深入講解了會導致我們不自信的各種原因後,作者就大家如何解開這個死結進行了細緻論述,讓人們從自我接受、自我認同做起,有效溝通、積極行動,認真觀察自己的感受。

簡單說就是找到問題,接納問題,解決問題。一步步重建自己的自信心,變成一個更好的自己。

古希臘德爾菲神廟門前刻著一個名句——「人啊!認識你自己。」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也經常用這句話激勵自己的學生們。可以說,認識自己,是我們一生要做的功課。

你看《神探夏洛克》中的華生醫生便在遇見小夏之後真正認識到自己內心還渴望著戰場,於是,毅然決然的搬去與小夏同居,從此開始新生活,人生有了新意義。

就像趙薇在《還珠格格》里唱的那樣:

感謝天 感謝地 感謝命運 讓我們相遇

自從有了你 生命里都是奇蹟

多少痛苦 多少歡笑 交織成一片璀璨的記憶

感謝風 感謝雨 感謝陽光 照射著大地

自從有了你 世界變得好美麗

一起漂泊 一起流浪 歲月里全是醉人的甜蜜

海可枯 石可爛 天可崩 地可裂 我們肩並著肩 手牽著手

海可枯 石可爛 天可崩 地可裂 我們肩並著肩 手牽著手

手牽著手 手牽著手

好吧,在圍觀過別人家的好朋(基)友是怎樣從此過著幸福的生活後,最後還要說上一句,雖然我們身邊沒有卷福這樣的摯友,但我們可以積極應用作者在書中講授的那些方法,學習感知自己的內心,成功接受自己的缺點,勇敢接受真實的自己,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