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首發於Chicology公衆號,歡迎關注我們。

電影,讓我們有機會共情於不同的人生。在電影之中,我們悲傷別人的悲傷,興喜別人的興喜。在短短的一小時或者兩小時之間,從現實世界中抽離出來,進入另外一個在規定時間內會有結局的故事(所謂結局,不包括那些沒完沒了的超級英雄電影)。雖然好萊塢電影的輝煌似乎已經不再,但比起一季等一年的電視劇,電影似乎反倒變成了快節奏的消費。

在過去的非常多年以來,電影的精緻程度依然是一種奢侈,電影中Fashion Moment的影響力可以一直持續,成爲經典。赫本穿着紀梵希站在Tiffany櫥窗前面吃着羊角麪包的鏡頭,不管對於赫本還是紀梵希還是整個時裝歷史來說,都早已成爲經典中的經典,值得在漫長的歷史中不斷重新拿出來展示的瞬間。

在電影中,我們看到的不僅僅配合情節的衣服,更加能夠看到當時的流行風潮,時代風格,某些一去不復返的審美。

📽1995年

去搜索任何一個時尚電影榜單,Clueless都一定榜上有名。女主角Cher在匪徒拿槍指着她的頭讓她趴下的時候,她委屈地說自己的裙子是Alaia的。匪徒回了句“a-what-a?”,Cher還很耐心地跟他解釋,Alaia是一個很有名的設計師。

Clueless在情節上非常簡單,一個傻白甜白富美的愛情故事。她善良,看起來膚淺,但事實上有着自己對於世界和生活的原則。一個青春美少女,第一次明白了愛情的感覺和意義,她在一堆一堆華麗的衣服中再一次發現自己,成全自己。整部電影提到的設計師,除了Alaia之外,還有CALVIN KLEIN,都是在90年代到達自己職業巔峯的設計師。

📽2001年

Wes Anderson的電影,也是每次說起90年代時尚風格時候必然會提到的電影之一。做爲網球冠軍的小兒子,穿着全身紅色的運動裝,頭上戴着彩條毛巾,便是對於整個90年代運動服裝風格的總結。Gwyneth Paltrow的假皮草大衣和橫道運動針織衫,搭配上漂亮精美的場景怎麼看都是流行時裝大片。

故事本身帶着些荒誕不經,但在荒誕中又有些治癒。雖然沒有明確任何時尚的痕跡,但卻在冥冥中卻成爲當下最時髦的風格。導演本身的風格,決定了這是一部視覺上非常好看的電影。在時裝風格上,強烈好看,隨隨便便找出現在T臺的造型,都能跟這部電影的服裝風格一一對應。

📽1980年

80年代,電視爆炸,人類迎來了全民娛樂的時代。1980年電影《美國舞男》,男主角Rachael Gere有一個著名的鏡頭,是他正穿着Armani的襯衫,面對鋪滿一牀的領帶,對着鏡子決定自己到底要怎麼搭配領帶和襯衫。這個鏡頭被很多專業人士認爲,在男裝歷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從那個時候起,電視劇中的時裝因素,演員們在劇中的服飾,正式進入主流時裝圈,成爲潮流風向標。

該片講述的是70年代洛杉磯的故事,但因爲Julian職業的特殊性,他需要將自己打扮的非常時髦光鮮。他必須站在時尚第一線,才能完成他的工作,所以他幾乎引領這80年代的男裝風格。80年代的女裝大概是漫長曆史中最醜的,那個時候的女孩全部被穿上寬大的墊肩西裝,或者彩色緊身尼龍運動衣,慘不忍睹。

📽1998年

第一次看《天鵝絨金礦》,就被迷得神魂顛倒,因爲Ewan McGregor和Jonathan Rhys Meyers的顏值,也因爲整個電影的氣質,更加因爲這個電影的原型David Bowie。有一段時間常常把這部電影跟《我自己的愛達荷》弄混,總覺得他們之間的氣質非常像。太多的同性之間試探和喜歡的情節,都有太多的毒品和幻覺,都有死亡和逃亡。而《天鵝絨金礦》在視覺的記憶點上,離fashion更加近。

那是迷幻搖滾風行的年代,迷幻搖滾明星給所有的年輕人帶來了完全不同的時尚風格。在主角被槍殺之後的一段新聞報道里,幾乎總結了他們對於街頭時尚的全部影響,那也是70年代倫敦街頭青年的樣貌,是時代的樣貌。一首Hot One,好聽到不行。

📽1977年

Diane Keaton,好萊塢歷史上,我們最喜歡的女演員之一。之前在一篇盤點終身未婚的女性的推送中,也寫到她(點擊查看詳情)。她跟世界上最帥的男明星約會,但從來沒有走進過婚姻。《安妮·霍爾》是一部在時裝歷史上舉足輕重的電影,Diane Keaton所飾演的角色,把一種全新的穿衣風格帶到世人眼前。在這部電影之後,所有人都開始穿高腰的錐形卡其色長褲,做爲第一代文藝女青年的標配。

電影整體的風格有伍迪艾倫的幽默和諷刺,在電影開拍之前,伍迪艾倫就告訴Diane Keaton,讓她穿得像一個可以正常活動的人,想穿什麼就穿什麼。Diane Keaton在自傳中寫到,那時候她就想穿得像一個生活在紐約soho的酷女孩的樣子。這部電影的造型師,則總結Diane Keaton的風格爲“當男性化風格遇到流浪漢”。

📽1966年

未來主義和迷你裙統治者整個60年代。在《放大》裏,男主角是一個攝影師,鏡子裏抽象出來的模特都表現着典型的60年代風格。荒誕的故事,荒誕的表現手法,就像是60年代本身的樣子。那個時代出現了好多偉大的設計師,但是他們似乎都沒辦法讓自己善終。不知道是不是時代的原因,今天看到他們設計的東西依然覺得不真實、很魔幻,就像是電影《放大》一樣。

📽1968年

說到60年代,怎麼能不說庫布裏克,說庫布裏克怎麼能不說《2001太空漫遊》。現在在倫敦的Design Museum,有關於庫布裏克的展覽,有興趣的倫敦小夥伴可以展覽走起了。《2001太空漫遊》是一部太過於宏大的存在,專業的電影課程中大概也需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做電影本身的分析。這部片子看過不止一遍,但看完幾乎都想不起來情節,只記得,場景好美,衣服好美。

在60年代,當人類第一次踏上月球,我們從本質上拉近了與宇宙的關係。站在地球之外的空間裏,那裏沒有信仰中的上帝,月球上也沒有兔子和美女。人類開始反省自己的存在,反省信仰。反人類身體曲線的未來主義,應運而生。

📽1957年

這也是一部經典的不能再經典的時裝電影,奧黛麗赫本和紀梵希,一對絕配,在50年代給所有人留下一個又一個美麗優雅的瞬間。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1950在時裝設計上迎來一個黃金時代。那時候的設計師除了紀梵希,有Dior,有Balenciaga。Dior的New Look定義了50年代的基本流行趨勢,女人再一次被裝在了好看的花瓶裏。

電影的情節有點老套,可是老套的情節依然常常打動我們。“霸道總裁愛上我”的戲碼古來有之,明明知道無聊但還是看得津津有味啊。《甜姐兒》這樣的劇情,是同樣的道理。

📽1926年 | 1974年| 2013年

2013年版

《了不起的蓋茨比》這部小說被無數次地拍成電影,從20年代開始一直到2013年。20年代的紙醉金迷一而再再而三地吸引着人們,爵士年代的華麗裙裝,永無止境的沙龍派對,大概是人類最爲放鬆和美好的時代。第一次看《蓋茨比》的小說,就被裏面描繪的派對吸引,每個人的腦子裏大概都有自己想象中最美好的《蓋茨比》。電影被拍了一遍又一遍,當然是最近的一次最爲華麗,也最能夠感受到那個時代的服裝風格。在不同時代拍攝的電影中,也能看到20年代風格的不同演繹。

1926年版

1974年版

我們的封面真的有在用心設計,如果看不到是有點可惜了,就,請星標我們吧。

text :盧笛

graphic:Doreen

produced by Chicology

圖片來源:網絡

未經允許請勿擅轉至他處。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